抗疫下半场:印度背锅,拜登揽功
2021-06-04谢奕秋
谢奕秋
短短兩个月,印度实现了“每周平均日增确诊病例数”从2万例到近40万例的恐怖暴发。虽然截至5月12日,印度的累计确诊数只有美国的七成,人均下来更是只有美国的1/6,但是媒体的耸动报道,似乎已将印度描述成人间炼狱。
印度大面积医疗崩溃,更让不少人对全球抗疫形势陡然悲观起来。
其实,当印度不幸“承包”了全球新增确诊病例的半数以上时,新冠疫苗正在全球尤其是主要经济体境内快速铺开。若以当前每周接种1.3亿剂次的速度推进,一年时间可以接种近70亿剂次。假设更新工艺后的疫苗能更好地对付变种病毒,那么说全球抗疫已经进入了“从战略相持转向战略反攻”的下半场,恐怕不会有什么异议。
存在争议的是,当下“印度因素”被用于解释许多亚洲国家暴增的疫情,尽管其中的传播链并不总是清晰可辨;而拜登政府提议的豁免疫苗专利,实际作用有限,颇有作秀之嫌。至于美方吝于向印度供应生产疫苗的原材料、印度疫苗优先满足本国接种从而影响国际交付,则尚未得到充分讨论。
“闯祸”的印度
在近六成国民反对东京奥运7月上演的日本,470天所累计的近70万新冠病例,如今印度用两天时间就能达到。
印度的“全球疫情震中”地位,不是恒常的。去年3月,医疗崩溃的意大利先得此位,后一个月不到即转给美国。美国在夏季疫情小高峰过后,于冬季暴发了规模空前的第二波,日增确诊数曾高达30万例。
在日增10万例以上的高危区间,美国盘桓了3个多月,才于拜登上任后重回“日增数万”的状态。这期间,英国于岁末年初暴发了变种病毒疫情,由于封城、注射疫苗等措施得力,差不多与美国同期遏制了疫情。
此时,施打疫苗滞后的欧洲大陆,迎来第三波疫情。原本在印度疫情4月一飞冲天之前,“全球疫情震中”已经回到欧洲大陆,且这回由法国“领涨”。但印度一发力,就如同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将这个地位牢牢攫住,还连累亚洲在疫情总榜上接连赶超北美、欧洲,奔向累计确诊数第一的大洲。
印度何辜?归纳起来有三条。
侥幸轻敌是其一。仗着自己是热带国家、人口年轻,印度在遏制第一波疫情近半年后,麻痹大意,本国接种缓慢,还想着拯救世界,把生产的氧气和疫苗大量用于出口。结果,去年还不起眼的新型变种病毒大发淫威,男女老少通杀,更不怕三四十度的高温天气。
聚众狂欢是其二。3月29日洒红节,印度各地民众不顾防疫禁令,拥上街头载歌载舞,庆祝春天到来。而从4月11日开始、为期6周的大壶节(圣水沐浴节,由恒河流域4座城市轮流举办,今年轮到喜马拉雅山下的哈利德瓦尔),又吸引了约700万民众远道而来。印度政府拒绝取消这个可追溯到吠陀时代的古老印度教节日的群聚活动。
消极抗疫是其三。去年春季印度厉行全国封锁,但是并没有压平疫情曲线,反倒重创经济和民生,所以今年3月疫情反弹时,当局投鼠忌器,不敢严格封锁交通,而是自夸经济强劲复苏,抱有“被动群体免疫”幻想,以致错失干预的最佳时间窗口。在民间,印度家庭因冰箱保有率低(仅约三成),习惯每日外出采购食材,也令防疫政策大打折扣。
纵然印度大意失荆州,事后也在快速补救,如吁求外援、加快接种、动员军队,其每日新增确诊数已现回落之势。至于外媒纷传的露天火葬图片、昼夜不停烧尸情节,在印度教传统里实属稀松平常。
纵然印度大意失荆州,事后也在快速补救,如吁求外援、加快接种、动员军队,其每日新增确诊数已现回落之势。至于外媒纷传的露天火葬图片、昼夜不停烧尸情节,在印度教传统里实属稀松平常。
正常年份里,印度每年死亡约1000万人,出生约2500万人。截至今年5月12日,印度因新冠去世的确诊病例数刚超过25万,远低于实际新冠死亡人数。但在这样一个几乎全民信教、看淡生死的国家,新冠死亡确诊数缩水更多是技术因素所致(比如穷人不愿去医院检查,早期新冠检测覆盖率低)。而这种缩水在欧美国家并不鲜见,甚至在实际感染比例的推算上也彼此彼此。
印度最受本国人诟病的,是其医疗投入长期不足,应急体制调配医疗资源的能力不够,医用氧气的生产能力更是掉链子。但在人均医生数与加护病床数极低的国情下,印度能做到人均累计确诊死亡数只有美国的1/10,已经殊为不易。
至于亚洲多国近期激增的病例,与印度的疫情海啸存在某种联系,只是,除了双方边界形同虚设的尼泊尔和印度富人常去的马尔代夫的新冠狂飙可归咎于印度外,其他国家的疫情起伏原因各异,充其量说印度自3月下旬以来将原本计划出口的阿斯利康疫苗留作自用,拖慢了相关国家的接种进度。
实际上,疫情高烧不退的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蒙古、柬埔寨,以及西亚多国,并不在印度的“密切接触”圈内。即便是环绕印度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也不能说病毒大多是传自印度。
斯里兰卡病例的迅速增加,主要归咎于4月中旬的新年大型集会;该国现今流行的是英国变种病毒,而非印度双重变种病毒。巴基斯坦3月以来的疫情增速并不惊人,孟加拉国的疫情波峰也很快被拉平,它们都不需要拉印度来为自己背锅。
拜登的“秀场”
近期的全球疫情固然严重,但并非世界末日。4月26日出现的“每周平均日增确诊病例数”波峰,平均值为日增86.3万例。这跟上一个波峰,即1月9日录得的76.6万例平均值相比,只是小涨了1/8。而且,最坏的时刻似已过去—4月26日“达峰”后两周内,上述平均感染值已经锐降近三成。
再从“每周平均日增确诊死亡数”来看,整个4月的全球情况也并不比今年1月时更糟糕。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疫苗接种的铺开。
除了直布罗陀、塞舌尔等弹丸之地,新冠疫苗接种率高的普通国家,依次为以色列、阿联酋、智利、英国、美国、匈牙利等。以色列率先实现“口罩自由”后乐极生悲:4月30日凌晨,在北部梅龙山举行的宗教聚集活动发生踩踏事故,造成45人死亡。
中国、美国、印度,是施打新冠疫苗剂次最多的3个国家,但中国和印度人均下来就不靠前了。
截至5月14日,全球累计接种14亿剂次,相当于全球每百人接种17.94剂次,离形成免疫屏障还很远。但美国行动迅速,其完成接种两剂次疫苗的人口超过1.1亿,占本国人口之比超过1/3。加上美国订购的新冠疫苗数量(逾10亿剂)已足够未来之用,拜登政府遂开始启动疫苗外交。
5月4日拜登放言,美国将成全球“对抗新冠疫情的武器库”。他宣布将向国外运送6000万剂阿斯利康疫苗,且“尽可能多地生产出莫德纳和辉瑞疫苗,并出口到世界”。
白宫做出向印度提供数百万剂疫苗的决定很容易,因为印度每天都有数千人死于新冠,但对于乌克兰等新感染病例呈下降趋势的国家来说,决策相对棘手。当各国争先恐后地寻求国际新冠援助时,美国若以乌俄军事斗争为由,优先向乌克兰供应疫苗,那么正值疫情高发的南美诸国,恐怕要非议这样分配疫苗的公平性。
拜登政府最富争议的一个抗疫决策是,计划终止企业对新冠疫苗专利的强制执行权。这意味着,一旦美国国会通过这样的立法,疫苗原研企业将无法在美国起诉在专利期内仿制新冠疫苗的企业侵权。
该计划不仅遭到共和党和辉瑞等美国药企的反对,也引起药企势力强大的德国、英国等国的反对。欧盟27国在5月8日的峰会上,也集体表达了反对意见。
为什么讲究与盟友协商的拜登,会突然出这么一招?
其实,这本就是拜登的竞选承诺,只不过当初很少人相信他真会实施,因为拜登的金主里不少是大药企。但拜登的考虑是,对于美国顶尖疫苗企业而言,放弃专利只是象征性的,却能缓解國际上对于美国向发展中国家供应疫苗不足的批评。
专利通常是公开的,但工艺细节却语焉不详。灭活疫苗技术成熟,基础专利已失效;腺病毒载体疫苗(阿斯利康、强生)有效专利不多,放弃也影响不大;至于仿制mRNA疫苗(辉瑞/ BioNTech、莫德纳)和重组蛋白疫苗(Novavax),技术上没那么容易,何况美国实际控制着生产疫苗的大部分原材料,即便印度企业仿制出来了,想通过高标准的三期临床试验和各国的审批程序,也需要很长时间。
拜登的金主里不少是大药企。但拜登的考虑是,对于美国顶尖疫苗企业而言,放弃专利只是象征性的,却能缓解国际上对于美国向发展中国家供应疫苗不足的批评。
早在去年10月,印度和南非首次向世贸组织提出,暂停与新冠有关的药品和技术的知识产权。该建议很快遭到欧美联手否决。当时,美国疫苗企业莫德纳主动宣布放弃其疫苗专利权。但该公司最近指出,缺乏能够迅速生产类似疫苗并获得批准的仿制企业。按照印度媒体4月20日的报道,如果美国不为印度提供37种关键原料,印度的新冠疫苗生产线将在几周内停工。
强制撤销对疫苗的专利保护,即便在实践中对原研药企伤害不大,理论上也会加剧当下对于稀缺疫苗原材料的竞争,打击药企应对下一场疫情的投资积极性。像印度这样的仿制药大国,早年出台“专利强制许可”尚可理解,美国这种原创药大国也如此效法,就显得别有所图甚至是在政治作秀了。
非洲疫情悬念
由于外界不看好上述一刀切的豁免疫苗专利计划,白宫立场遂转变为支持“临时撤除”新冠疫苗的专利保护。但法国总统马克龙还是揪住美国现有的“疫苗和原材料出口限制”不放,批评盎格鲁—撒克逊国家不愿与较贫穷国家分享疫苗。
较贫穷国家里,不同于“世界药房”印度,非洲国家整体的新冠疫苗接种率非常滞后,仅摩洛哥算是跟上了节奏。从疫苗接种量来看,非洲当前仅占全球的1.5%左右。幸而,非洲的疫情不算太严重,累计确诊数不到500万(只有印度的1/5),而亚洲、欧洲都在朝着5000万的里程碑进发,南美洲也已突破了2600万。
南非虽然退回了据称对其变种病毒基本无效的印度产阿斯利康疫苗,但非洲其他国家还是需要这种相对易得且评分较高的疫苗。显然,印度疫情海啸会殃及包括非洲国家在内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疫苗供应。此前世卫组织COVAX全球分配计划中的疫苗,有80%产自印度。
中国研发的新冠疫苗,正成为印度所代工阿斯利康疫苗的某种替代品。尽管引入中国疫苗的50多国大多数只是将其作为疫苗组合里的一种来搭配,但也有7个非洲国家(津巴布韦、塞内加尔、赤道几内亚、加蓬、尼日尔、毛里塔尼亚、喀麦隆)和吉尔吉斯斯坦,暂时只采用中国的疫苗。
在印度“闯祸”、拜登“作秀”的抗疫下半场,非洲人若能更多接种包括中俄疫苗在内的其他替代性疫苗,或许能避免像印度那样栽入病毒的汪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