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2021-06-04刘靖
刘靖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生本教育理念应用至教学活动中,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构建阅读情境
小学阶段是学生独立思维形成的基础阶段。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思考活动,培养独立思维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特点为依据,构建合理的阅读情境。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情境创设,除可丰富学生阅读体验外,还可帮助学生感知自身在阅读活动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情境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深层次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比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教师便可先引导学生自主开展阅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文章所讲述的主要内容,结合自身认知对文章主旨加以了解,还可突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营造教学情境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以动画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再给学生播放朗读课文的音频,帮助学生感知小壁虎借尾巴时的焦急心理,促使学生融入课文内容中,对动物的奇妙之处加以了解,拓展学生的视野。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情境,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悟文章的主旨。
二、强调情感感悟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情感阅读指的是教师引导学生从自我意识层面出发,对文章所传达的主旨情感加以体会,促使学生由理解文章浅层含义到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推动学生的阅读活动上升至精神的层面,实现阅读教学活动的升华。
比如,在学习《去年的树》一文时,文章中的对话形式将会引发学生共鸣,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小组内合作,演绎小鸟与大树间的对话,感悟小鸟、大树的情谊。在阅读活动中,学生将会从各自扮演的角色出发,真切地感受小鸟无法联系到大树时的焦急心理。教师还可借此引申出保护环境的理念,揭示文章的主旨,深化学生的阅读感悟。
三、尊重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及智力水平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閱读效果也各有不同。学生间存在的这些差异,可借助后期的努力逐渐拉近,从整体上提高阅读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法,落实生本教育理念。
比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这篇文章的内容较为深刻,需学生展开深层次阅读方可理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分层设计教学目标。针对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可要求学生先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随后再划分段落,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针对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可要求学生对各大段落的主要内容加以掌握,对倒叙的写作手法加以了解,同时还可对贯穿全文的主体加以明确;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应以掌握上述内容为基础,深入分析课文中的语句,对“碰壁”“四周黑洞洞的”等词语中所蕴含的深意加以了解,对作者的写作情感、写作意图加以了解。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将生本教育理念应用至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强调语文阅读情感感悟、构建多样化阅读教学情境等方式,推动生本教育理念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深度融合,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