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与应用拓展探讨
2021-06-04陈健
陈健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我国的经济学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得到了更为全面的发展。本文立足于实际,结合当前学术界的研究背景,对于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的概念与特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合中国的发展实际进行了区域经济学理论的范式演进分析,并且从应用拓展这一角度来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前 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尤其是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中国的经济朝着更加健康化的方向发展。在经济学理论中,区域经济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区域经济学的内容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有着良好的借鉴意义。
区域经济学理论的范式特征
从当前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而言,区域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活动主体因素的空间情况,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学已经逐渐从杜能模型中脱离出来,而且基于本体论的理论对于个体的动机情况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前提下,理性人假设与物品的稀缺性都进行了重新的定义,而且对于宏观经济学中的市场均衡状态也进行了重新的描述。从认识论的这个角度来说,区域经济学重点研究的是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这两方面的内容,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描述性的研究和经验性的验证,而且其研究内容也主要涉及空间经济特征的描述。从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与方向来看,我国在经济研究过程中还对宏观经济学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而这些已经被划分的部分之间同样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部分与部分之间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在传统的经济学中,市场的自发性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因此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中应当重点把握个体选择的内容。换言之,区域经济学主要就是补充传统经济学之中的不足,利用组织系统理论来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这对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分有意义。
区域经济学理论的范式演进
在杜能区域经济学研究理论中,以杜能的孤立国假设为例,在孤立国之中,中心城市主要是供應制造品的,而城市生活所消耗的食品是由城市四周的土地来承担的,若假设各个区域之间的自然条件和运输条件相同,那么生产地的距离就成了农场利润最大化的关键性因素,而这些因素也会对区域内的农业经营规模产生较大的影响,且成本与运费的偿还也必须与追加的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相互对等。在此基础上,杜能通过各种方式的研究验证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情况。从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情况案例看,在区域经济学中,空间是一种经济物品,在整个经济社会中发挥出了重大的作用,杜能的相关理论研究对于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具有双重性的分析。直到萨缪尔森基于杜能的相关理论创建了空间市场的均衡模型,而且在后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提出了诸如贸易等进行干预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而且对要素的收益有强烈的不对称影响,某种要素越是专业化生产,就越是集中于出口生产,它便越能够从贸易中获取收益。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开始被主流经济学所接受和认可,并且在当前的经济学研究范畴中,杜能理论已经与均衡分析深度结合。
区域经济学的应用探讨
对经济学的解释力增强
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有着很长的历程,而且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研究之中才得到了主流经济学的认可与接纳。在上个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学在主流经济学的推进下取得了非常重大的研究性突破,其中经济地理研究内容、区域经济研究内容以及经济发展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范式情况开始朝着集中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变化对于未来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在目前的区域经济学范畴中,其主要的研究理论工具包含区域经济禀赋、运输条件、地理条件分析、比较优势等方面的内容。但是从发散的理论范式研究中,这些理论的发散性十分明显。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并不是很集中,甚至像是一个“工具箱”的存在,当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区域”的现象后,这好像成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瓶颈。但是随着主流经济学对区域经济学的认可与接纳,在主流经济学的相关论点的支持与融合下,区域经济学的这种范式转化得到了充分体现,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种整体性的理论框架来进一步地解释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产业集聚、区域之间的差异等方面的问题。
但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是社会所有成员共同努力最终得到的结果,其发展是受到了人为的调控的,规划性的特征太过于明显,也就是说区域经济的研究是通过规范化的经济学对最优模型的一种定义。其以区域为分析单位对区域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还将政府干预的情况考虑在内。但是区域经济学的这种研究思路存在着很大的漏洞,那就是个体的理性选择的综合性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若从这个角度来看,区域经济学的相关内容就难以解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实际性问题,而区域经济学与传统的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相互结合,则可以对主流经济学之间的一些空白进行填充,所以说,这两者的结合使得区域经济学对经济学的解释力增强。
对经济生产供给活动产生影响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中,政府干预的效果和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在我国目前的应用过程中,区域的经济发展与规划十分突出,而这种“问题区域”逐渐也成为我国国内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政府在经济中的干预作用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这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政府干预效果的出现一般会受到规划模型中企业理性选择动机缺失的影响。在政府的有效干预作用下,市场的规模和结构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使得区域经济的均衡状态迁移预见性不够准确,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干预效果就难以达到预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政府对经济政策的干预情况和区域经济学之间的干预情况并没有很大的差别,从两者的适用范围来看,区域经济学主要是以区域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这一点在区域经济禀赋基础上的产业结构规划特点十分突出。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政府在干预过程中的某些政策手段并不是很明确,而且系统性特点十分缺乏,这导致了最终的应用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主流经济学主要是站在微观的角度来对市场环境进行调整的,从而实现对国内企业决策的限制,换句话说,这种限制更像是一种经济规制。若将区域经济学中的研究方法融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之中,那么从逻辑上来说,主流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之间的产业组织理论以及经济规制等方面的学科内容就会呈现出一致性发展的特征与格局,尤其是从当前社会的供给政策而言,两者的结合发展在理论的选择方面就会更加丰富。
与主流经济学协同发展
主流经济学的发展逐渐融入区域经济学的相关内容中,而两者的深度结合更能够体现出经济社会分析的全面性特点。除此之外,在这种融合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学得到了很好的补充与发展,并且与我国的现实发展情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这种研究思路下,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更加具有生机。而且区域经济学建立在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基础上,这对于当前的社会发展情况、经济运行机制、公共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均可以得到更加完美的解释,并且为我国一些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这样也使得区域经济学的合理性和全面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尤其是在传统的单一研究模式下,传统的研究已经开始向着区域经济的全方位转变。从目前的经济学发展历程来看,从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发展情况来看,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已经相对趋于完整,也得到了广大研究学者的高度认同,在这样的融合情况下,主流经济学的一致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大量的实践经验也再次表明,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内容与我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思路比较相近,而且区域经济学的相关内容也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补充作用。
结 语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其中需要各个方面因素的参与和协调。而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利用经济学中的内容以及方法来推动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这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学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通过上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区域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分有意义,而且区域经济学中的相关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也会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当前的主流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融合发展更加有利于解决当前经济社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可以将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应用于实际的社会经济研究过程中,从而为中国经济的崛起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衡水市审计局)
参考文献:
[1]张晶,鞠瑞年. 浅析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与应用拓展[J]. 商场现代化,2017(10):102-103.
[2]刘俊杰,白雪冰. 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创新与学科建设研究[J]. 区域经济评论,2017(05):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