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布局冲刺国家实验室建设热潮后的冷思考
2021-06-04曹方王凡魏颖
曹方,王凡,魏颖
(1.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国家实验室代表了一国相关领域的最高科技水平,堪称“国之重器”。仅2020 年以来,江苏、浙江、四川、河南等地纷纷启动布局储备国家实验室建设热潮。6月30 日,苏州投资200 亿的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7月3 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设之江实验室等浙江省实验室的通知》,决定建设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西湖实验室、湖畔实验室4个浙江省实验室,每家投资100 亿。另外,天府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等也正在加快筹建中。如何冷静客观地分析看待和科学认识地方层面省级实验室建设热潮,特别是深刻阐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博弈、要素流动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下一步明确各省级实验室战略定位、积极布局储备并冲刺国家实验室,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支撑引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设省级实验室冲刺国家实验室的战略背景
首先,布局建设省级实验室是地方层面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的主动探索。2019 年10 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这标志着“十四五”期间,聚焦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基础前沿创新研究、实现我国创新能力整体跃升成为重中之重。因此,以之江实验室、姑苏实验室为代表的省级实验室不仅是地方层面践行国家战略部署的“先行军”,而且是探索体制机制改革、勇闯技术创新“无人区”的试验田。任务目标方面,已建成的省级实验室聚焦前沿交叉和战略必争领域,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既是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预备队”,也是国家实验室体系的核心节点。创新主体方面,依托国家级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强调本地行业龙头企业参与,成为目前省级实验室的一大特点。例如,阿里巴巴达摩院牵头的湖畔实验室致力于构建数据科学中心、前沿科技中心、产业应用中心三大基础能力中心,而鹏城实验室(深圳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与华为在深圳共同建设鹏城云脑Ⅱ基本型系统,正式开启千P 级云脑战略。体制机制方面,鉴于部分国家实验室建设机制始终未能理顺,导致筹建时间漫长。因此,地方层面能够通过相对自主的财政支配和大胆的体制改革探索出省级实验室这一新型创新载体的建设模式,对于后续全国范围内示范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冲刺国家实验室是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地方突出重围的迫切需要。在国际科技环境复杂多变和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迭代嬗变双重背景下,区域竞争已不再表现为争夺某一龙头企业落户或是重大项目落地,而是向创新链前端的基础研究竞争延伸,通过取得重大开创性的原始创新成果而构筑的先发优势。为此,省级实验室既是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的前沿阵地,也是地方层面抢占区域科技竞争制高点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北京、上海、合肥、深圳已经分批被确立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它们依托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获得了中央层面的巨大支持;相比之下,诸如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亟待打破这些国家级科学中心的“磁力效应”,将其本地雄厚的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转化为基础研究的原始动力。另一方面,作为战略性、前瞻性的科学研究重要载体,省级实验室是能够进一步集聚资金、技术、人才、信息、数据等多元创新要素,逐步解决诸如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条块分割、力量分散、重复建设的问题,将市场、制度、技术和资源“四位一体”优势集中于既定的战略目标,通过整合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更好地攥紧拳头,在国家层面形成技术创新、高端品牌、场景应用的示范效应。
最后,建设国家实验室是跨越从科研到产业化的“死亡之谷”的重要途径。不同于中央层面战略部署,地方政府更加重视前沿技术产业化、商业化过程,特别是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因此,培育未来产业技术创新源是省级实验室的重要任务之一。浙江就提出之江实验室等4 家省级实验室聚焦智能科学、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着力解决制约我国战略领域发展的关键性、瓶颈性技术问题,并开展转化应用。这表明,目前省级实验室对于跨越从科研到产业化的“死亡之谷”极为重视,着力要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为此,近年来这些省级实验室基于要素组合的市场化的行为,努力破除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壁垒,强调研发部门生产制造功能跟营销部门有效整合,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例如,作为混合所有制事业单位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之江实验室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共同建设,并探索出“深度孵化”模式。针对智能感知、智能系统、大数据与区块链等关键领域原始创新,从专利申请、法律咨询到投资人谈判,专业的成果转化团队全程参与其中,不但让科研人员能专注于科研,还大大加快了项目落地速度和产业化进程。同样地,鹏城实验室则与华为深度合作,其使用华为自主研发的处理器集群,支撑诸如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各类人工智能基础性研究与场景应用,实现了全产业链条的无缝对接。
二、地方布局的省级实验室建设热潮背后存在的三大隐忧
可以判断,在中美战略博弈日益激烈以及高技术产业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我国对于科技创新的需求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将愈加迫切,省级实验室的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但是由于省级实验室体制机制、运作模式等方面尚处于探索中,建设热潮之下可能存在以下三大隐忧值得关注和警惕。
首先,地方布局的省级实验室监管体系不够完善,行政权责不清情况可能出现。区别于国家实验室,省级实验室本身是由地方政府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其建设目标、组织方式必然受到省级政府及所在地市直接影响,这对于目前监管体系提出了挑战。一是省级实验室建设主体目前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组成,由于没有行政权力,在研发过程中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化中试—市场应用”有机融合的全链条、一体化创新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实际监管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定位不明、参与度不足,不利于从整体层面统筹协调各类创新主体。二是鉴于省级实验室需要承担大量基础性、前瞻性和交叉性研究,政府监管涉及部门众多,而行政壁垒强、制度差异大、政策标准不一致等问题较为普遍,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制度性交易成本极高。
其次,跨区域创新资源要素流动整合存在困难,存在巨大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目前省级实验室基本上是依托本地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特色优势,虽然致力于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但主要还是沿用已有项目、团队或是载体开展相关研究,创新资源要素分割条块情况较为普遍。一方面,省级实验室的创新主体(高校、科研机构)存在重复申报科研经费、创新项目的情况,这种科研体制“九龙治水”导致科技活动“碎片化”“聚焦难”,使得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的同时经费使用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基于省级实验室研究方向大多集中在交叉前沿领域,单一创新主体难以独立完成这些研究,从而引发了越来越多跨越学科方向、跨越地理区划的合作需求。但是由于省级政府或属地政府管辖权有限,难以将资金、人才、信息、数据等不同创新资源要素予以整合,不利于形成合力开展技术攻关。
最后,地方布局的省级实验室建设“东快西慢”,导致地区数字鸿沟现象愈加明显。鉴于省级实验室目前主要是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并未在此轮建设浪潮中抢占先机,很可能将进一步落后。一是东南沿海省级实验室创新资源过度集聚容易扩大虹吸效应,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强,中西部省市面临人才、资金流失的窘迫现实。二是省级实验室建设对于地方财政和人力资源要求极高。江苏、浙江等地掀起冲刺国家实验室建设热潮可能对中西部地区释放错误信号,急功近利、一哄而上式盲目建设省级实验室对于欠发达地区显然是不够明智的,极易造成有限的财政资源错误配置,忽略了本应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造成与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三、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协调,明确省级实验室战略定位。省级实验室作为地方政府主导建设的科研基地,应该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从宏观角度明确相关制度及建设准则,建立信息畅通的央地协同机制。一方面,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应该根据我国“十四五”期间对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以领导小组形式与省级人民政府做好沟通对接,对未来省级实验室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科研布局、具体措施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和调整,同时积极调配相关政策资源和财政资金予以支持。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建设省级实验室过程中要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建立适应省实验室发展需求的政府服务流程和政策工具。在省级统筹基础上,承建地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计划中省市共同凝练组织项目,支持省级实验室承担项目或自主立项。
其次,聚焦战略必争领域,强化前沿科学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省级实验室既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安全,也要立足本地特色优势,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是瞄准强人工智能、先进计算、量子科技等战略前沿领域,与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梯次衔接,前瞻布局实施一批产业科技重大工程项目。二是组织协调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增强对项目市场化推广、产品质量效益的评估,构建科技创新管理全生命周期“闭环”,精准研判未来关键技术发展方向,针对重点领域进行产业生态型发展路径评估,绘制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图,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优化升级路径及发展方向提供指引,形成关键领域先发优势。三是以“有产品、市场认、用户用”的目标导向,遴选本地行业龙头企业以及产业链配套“专精特新”企业参与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攻关,建立市场反馈、迭代更新的技术攻关机制,加快国产化自主产品推广应用。
最后,秉承开放共享理念,打造省级实验室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省级实验室不是特定区域内封闭的创新载体,应该积极吸纳国内外各类创新主体和资源。一方面,打破地理空间、行政区划等限制,立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地区的人才技术、信息数据等资源要素的高效流动,参与国际性技术创新和产业联盟,通过人才引进、合作研发、委托研发等方式,为我国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营造良好国际合作环境。另一方面,注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赋予省级实验室人事、财务、薪酬、科研组织等自主权,实行社会化用人和市场化薪酬制度,不唯帽子、不唯名气、不唯团队大小,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遵循“重点支持、来去自由”原则,采用“民办官助”模式鼓励吸引海外制造业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开展基础研究、前沿领域研究工作,打造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平台,为我国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