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制造业范式变革的四大趋势
2021-06-04念沛豪栾群张学俊赛迪智库
■文/念沛豪 栾群 张学俊(赛迪智库)
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加速了制造业发展动力、生产模式、支撑要素和组织方式等范式的变革。当前,我国制造业已经具备整体实现范式变革的基本条件,也进入了需要范式变革才能实现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十四五”时期,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就需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因势利导推动制造业范式变革,注重完善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注重推动制造业生产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注重推进制造业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注重构建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组织架构和产业集群。
一、我国制造业正在经历四大范式变革
第一,在发展动力方面,从利用国际技术溢出的外部带动向自主创新的内生驱动转变。我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得益于抓住了全球产业大转移契机,利用外商投资和跨国贸易带来的技术外溢,加快在国内形成大量产能。然而,过去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在多数情况下换来的是外企即将淘汰或者不够先进的技术与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中低端地位;在当前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大背景下,即便利用国际技术溢出的外部带动效应也已无以为继。从外部环境看,发达国家对我国的遏制和打压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其试图通过产品断供、技术封锁将我国锁定在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我国技术引进面临代价高昂、受制于人、安全风险突出等问题,以往获取国际技术推动产业升级的渠道已经不通。从国内发展看,只有通过自主创新而非技术引进,才能不断突破前沿、空白领域,实现更多产业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战略性转变。从创新规律看,未来多领域技术交叉融合趋势将更加突出,技术产品迭代将更加快速,企业需要同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及其他主体组成协同创新网络才能实现技术突破。我国制造业要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跨越,就必须加快推动以往依赖技术引进和“跟随式”创新向立足于国内的自主创新模式转变,提高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自持力。
第二,在生产模式方面,从传统生产方式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改造甚至颠覆原有的传统生产模式和业态。如果不顺应发展大势加快生产模式转变,我国制造业生产能力和规模优势未来就有被严重削弱的风险。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的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从本质上极大提高了制造系统的性能,也在改变着制造业竞争力版图。比如,机器换人的推进,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资本甚至技术密集型产业;又如,疫情促使网络化协同模式加快应用,正在重构产业链上各类主体间的联系和分工。资源与环境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等绿色理念深入人心,推动绿色增长、实现绿色生产已成为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往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将逐步被限制和淘汰。制造业企业可通过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提供“有形产品+增值服务”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仅聚焦生产环节、提供有形产品的传统企业势必将失去竞争力。只有把握住制造业生产方式加速变革的大趋势,推动我国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升级,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具备发展新优势。
第三,在支撑要素方面,从以初级生产要素投入为主向依托高层次生产要素为主转变。过去,我国制造业的规模扩张主要依靠廉价土地、劳动力、资源能源等初级要素的大量投入来支撑,但这一情况近年来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一方面,这些初级要素的成本上升迅速且具有一定的刚性,导致我国制造业原有的比较优势快速弱化,不少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已逼近极限,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遭遇瓶颈。另一方面,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发展逻辑发生了深刻变化,其更加倚重知识、技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更加依赖产业生态系统实现各类要素的集聚和融通。在以人工智能作为生产工具的时代,信息已成为类似石油和电力的战略性资源。为海量数据的获取、处理、传输提供基础性支撑的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将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完善产业治理体系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各国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产业生态竞争和对数据资源的争夺,能够率先集聚各类高端生产要素、建立完整产业生态和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国家必将占据先机。
第四,在组织关系方面,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生产关系向各类主体网络化协同配合转变。当前的产业组织形式,在生产上表现为不同企业以供应链为纽带形成的上下游配套关系,在空间上表现为不同企业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形成的地域集聚。然而,这两类组织关系都无法满足未来产业发展的需要。首先,未来产业分工越来越细、产品迭代速度越来越快,要求企业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产业链上多个合作伙伴的整合。目前通过人际网络、固有合作关系等建立起来的供应链,不仅抗打击能力弱,对市场需求也无法做出快速反应。其次,网络平台的迅速崛起,促进了不同地域间企业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使企业不再仅仅依靠面对面交流拓展业务,而是大幅扩展了企业寻找新合作伙伴的范围。再次,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产业园区,企业虽然在地理空间上集中,但相互间关联度较小,技术和信息等资源无法实现共享,“集而不群”现象比较突出。最后,产业领域的交叉融合趋势明显。企业不仅要深化与固有伙伴的关系,更要开展与其他领域企业、高校院所、咨询机构等的合作,目前我国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第三方机构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可见,未来必须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加快推动产业组织模式变革,积极发展新型产业组织,通过产业集群实现线上平台与线下集聚的有机结合,形成创新协同、技术共生、利益共享的组织形态,实现效率价值的提升和资源配置的优化。
二、把握制造业范式变革应坚持四个“注重”
展望“十四五”及2 0 3 5 愿景,我国要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就必须加速推动制造业四大范式变革。制造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既要顺应长期规律,也要遵循产业发展新逻辑,找准政策切入点,多方协同合力推进。
第一,注重完善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只有加快补齐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缺乏积累、共性技术供给缺失、创新环境不健全等短板,创新才能真正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是加大对战略必争领域基础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完善国家基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利用已有高校院所和重点企业创新载体,长期稳定地开展工业基础技术研究。在重点领域建设若干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在重点城市加快布局一批大科学装置。梳理产业链的短板和弱项,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支持力度,突破基础技术和产品薄弱环节,强化原始创新和颠覆式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实现“换道超越”。二是创新共性技术研究的方式方法。加强共性技术研发机构建设,组建国家产业技术研究院,统筹协调承担关键技术突破的各类主体,针对发展重点和企业共性需求制定技术研发方案和路线图,组织优势力量加快攻关,同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咨询服务。鼓励行业协会组织业内企业开展共性技术研究,总结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应用的先进案例,并向全行业推广应用,收集并响应企业的各项需求,协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接政府部门以及创新机构、金融资本。三是释放场景优势加速应用创新。推进新场景革命,为应用创新创造需求,为商业模式试验创造环境,为产品迭代打开市场。鼓励组合创新和跨界融合,支持企业依托产业集群、创新中心等,与其他企业和各类主体建立深度协作的研发体系,促进新技术与新兴产业交叉渗透,推动从技术融合到产品融合再到业态融合,为不断孕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创造条件。
第二,注重推动制造业生产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将绿色低碳作为根本要求,将服务型制造作为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重要路径,推进产业链现代化。一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持续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广智能制造国家标准体系,力求应用于智能制造装备的关键核心技术和重点产品有所突破,打造新一代智能车间和智能制造工厂,加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力度,大力支持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壮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队伍,推动单一制造环节的智能化发展向全产业链智能化升级转变,完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二是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持续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推进先进绿色制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高技术集成能力和推广应用效率,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企业应用绿色制造工艺和节能环保设备,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提升绿色制造公共服务能力。三是加快推进服务型制造。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强化工业设计服务能力,提升产品和服务层次,推动企业从以产品生产为主向基于用户的导向式服务转型,大力发展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模式,创新发展协同生产、共享工厂等新模式。
第三,注重推进制造业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支撑要素的能级决定了产业层次,只有集聚起更多高级生产要素,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才能助力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一是加快提高传统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要打破行业垄断、进入壁垒,消除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水、电、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各类生产要素在最大范围内自由流动。以市场为主导,建立灵敏的价格信号机制,深入推进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改革,引导资源从经济效益低的产业流入经济效益高的产业。二是增强数据、信息、知识等新型生产要素的支撑能力。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推广应用,积极研究开展信息基础设施和传统基础设施的融合部署,实现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信息化转型。同时,要加强对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的获取、处理和利用,提升数据信息的价值创造能力。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分析、应用和叠加应用,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