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学校课程要尊重家长的经验
2021-06-04殷飞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校社共育委员会理事
文/殷飞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校社共育委员会 理事
幼儿园家长学校课程,顾名思义,是为提升家长教育水平而组织的系统知识体系与教育建议,也可称之为父母教育课程或亲职发展课程。家长学校课程面向的学习对象是家长,因此它属于成人教育的范围,其课程架构与呈现方式应该符合成人学习与教育的规律。
成人的学习和儿童的学习最大的区别在于拥有的经验不同,儿童也是具有一定的经验的学习主体,而成人所拥有的经验显然比儿童丰富,无论是对事物认知的经验,还是对学习过程的经验都比儿童丰富。而一个人已有的经验对学习过程而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学习的产生,一方面阻碍学习的进展。
1.尊重家长过去的学习经验。
现在的父母基本上都受过一定程度的学校教育,他们在学生时代接受教育的体验以及对学校对教师的经验会影响他们在进入家长学校后的学习感受,以及对幼儿园教师的态度。
如果一位家长在自己的读书阶段成绩不佳,体验感不好,那么他们在进入幼儿园参与家长学校学习,以及和教师打交道的过程中会容易产生怀疑和抵触情绪。如一位父亲不愿意参与幼儿园的家长学校课程,孩子母亲不断邀请他,鼓励他参与,他总是以工作忙和教育孩子是妈妈的责任等为借口回避去幼儿园,回避和教师打交道。在与他深入交流后发现,他从小学习成绩不好,一谈到学习就没信心,想到要和教师打交道,心里就有抵触情绪。
这是学习经历给家长成年后带来的经验压力,还有一些家长过去的学习心态和方法所构成的经验也会影响他们成人以后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如有些在学习过程中不会记笔记,不会主动思考,不会尝试着迎着困难解决问题等。反之,一些从小学习经历和体验比较好的家长,他们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时就会表现得更主动,更积极,更能抓住主要问题。
启示:在幼儿园家长学校课程的教学组织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加以指责,多采取理解和鼓励的方式对待家长现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让不同教育经历的家长都能在安全的心理氛围中参与家长学校课程的学习。
在家长学校课程的呈现方式上,少采用大段的文字理论和说教的方式,学习参与过程中,尽量少采用记忆、考察的形式,以避免唤醒家长不愉快的学习经历。
多鼓励不同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的家长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参与学习,为他们提供多元的学习材料,如给善于阅读的家长提供文字学习资料;为倾向于听的家长准备音频和视频学习资料。
2.尊重家长过去的家庭经验。
每位家长都来自特定的原生家庭,他们成为父母后,更多地会唤醒他们曾经作为孩子在原生家庭中的成长经验,以曾经受到的家庭教育来理解当下作为父母的角色扮演以及教育理解。
如在对待孩子的家庭教育责任上,来自不同原生家庭的夫妻的观念和认知会存在差异,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家长也会存在不同。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的成长,家长要主动承担责任,主动为孩子进行规划,主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而有些家长可能会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出发,认为从小自己的父母也没有过多地管教,自己成长得也不错。不同的家庭成长经验导致他们对自己如何做父母的认识有着天壤之别。
启示:在家长学校课程呈现家长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时,如果举例子或者谈现象,就不能只针对某一种现象,否则会让参与学习的家长感到自己的经验没有得到重视,似乎都在讨论别人的问题,从而对课程失去兴趣。
在讨论某个主题时,教师要尽量全面地呈现班级家长不同的观念,让不同观念的家长都能感到课程对他所持有的教育观念的重视。
对在不同家庭环境成长起来的家长,要避免简单化判断,如有些课程会武断地“从小受到暴力教育的家长也会对自己的孩子使用暴力”,这听起来很有道理,实质上把教育问题简单化了,从小受过粗暴教育的家长有可能会延续过往的受教育模式,也可能会进行反思,采取另一种极端纵容的方式教育孩子。
因此,家长学校课程应该是辩证的,而不是武断的和僵化的。
3.尊重已有的家教经验。
参与课程学习的幼儿家长,他们的孩子虽然很小,但是他们的家庭却可能比较复杂。如一些家长可能已经离婚,一些家长可能已经养成了对孩子恐吓和吼叫的教育习惯,一些家庭可能始终是祖辈在陪伴和教育孩子。
家长已有的家教经验也会被带到家长学习的课堂中来,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在验证自己已有的家教经验是不是和课程所宣传的理念存在差异,自己的教育方法能不能从课程中得到合理性的解释与建设性的意见。
启示:课程在分析家庭教育现象时,要时刻谨慎对现有的家庭结构、教育方式等进行绝对化的判断,如单亲家庭必然对孩子造成伤害,这样的判断就是偏颇的,而应该用更为辩证的判断进行分析,如尊重家长之间的婚姻选择,但是同时要有儿童成长视角,离异的家长要积极面对婚姻状况改变对孩子成长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积极智慧地面对挑战,化危为机。
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不同,都有不同家庭的教育经验,有上述的单亲家庭,还有隔代抚养、重组家庭等,家长学校课程要尊重不同类型家庭的教育经验,通过讨论分析,鼓励所有的家庭成员以“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为孩子的成长谋划更优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