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
——以郑州市为例

2021-06-04潘美莹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14期
关键词:郑州高质量重庆

潘美莹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在国家发展的众多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是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门户城市。目前,国家支持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西安、武汉、郑州在内的九大城市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推动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进程,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是促进区域经济协同高效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

本文在深入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将各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量化和对比,找出郑州存在的发展潜能及短板方面,提出长效发展路径。

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依据国家中心城市的属性和核心功能,结合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从五个功能选取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选取中,创新性地添加了信息产业增加值占比、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注重体现发展过程及潜力指标的选取。

表1 长三角区域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2. 高质量发展水平对比分析

2.1 综合发展水平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计算出2015-2019年九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数值,据此对城市发展水平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包括上海、北京和广州。其中,上海的综合水平排名第一,且上升趋势最大。从2015年的0.6585提升到2019年的0.8731,年均增长率为4.29%,均高于北京的3.01%和广州的2.81%。第二层级包括天津和重庆,天津的发展水平略超前于重庆,但2017年和2019年两者折线图计较交合为一点看,重庆正有迎头赶上的态势。第三层级的城市包括成都、武汉、西安和郑州。这四个城市的折线图基本交汇在一起,发展水平和速度都比较低,其中武汉和成都略高。郑州目前处于九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最低水平,其与第一层级的发展水平差距还很大。

2.2 单项功能对比分析

一是经贸集聚功能。九大城市的经贸集聚功能整体呈上升态势。位于第一层级的北京和上海,在近五年的发展水平将其他城市甩在后面,且在2017年之后,上海的经贸集聚发展水平赶超北京,发展速度更加提升。其他七大中心城市在前期发展水平比较接近,之后差距逐渐显现。尤其是重庆和广州,两个城市在五年间形成“你追我赶”的态势。处于第三层级的武汉、成都、西安和郑州的发展水平明显较低,且速度比较迟缓,郑州处于末位。二是区域辐射功能。九大国家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功能都不断提升,发展速度显著。多个城市以2017年为转折点,之后区域辐射功能的发展速度有个明显提升。将北京和上海归为第一层级,其中上海的整体发展水平要高于北京,两者在2017年将近重合,之后又分离。将重庆、广州和天津归为第二层级,广州的发展势头更猛,重庆在波折中发展,天津在2017年之后发展迅速。第三层级为成都、武汉、西安和郑州,郑州与西安的发展水平非常接近。郑州在2015年的区域辐射能力略高于武汉,之后一直处于末位。三是对外开放功能。该功能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别比较大。上海的开放水平遥遥领先,北京虽然仅次于它,但在发展水平和速度上有明显差距。广州、天津和西安的发展水平依次排开,发展速度接近且均衡。重庆、武汉、成都和郑州的发展水平接近,速度缓慢。四是文化创新功能。第一层级为天津、北京和上海,其中天津远超于其他城市,发展水平比较高且速度适中。武汉的文化创新水平在2015-2016年不输于北京和上海,在2017年之后被赶超,降为第二层级,与广州和西安的差距比较小。广州的文化创新发展速度强于西安,在2017年直冲超越了西安。重庆、成都和郑州处于第三层级,重庆略高,郑州和成都与其差距不大,且两者始终处于你争我赶的状态。五是社会服务功能。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均处于上升趋势。西安和武汉处于第一层级,两者的发展水平和速度都比较接近。北京、广州、重庆和上海处于第二层级,北京领先于该层级的其他城市,其和广州的发展速度都比较快。重庆的发展水平在2015-2018年均高于上海,而在2019年被赶超。成都和天津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接近,位于第三层级,郑州与第三层城市有一定差距,因此归为第四层级。近五年来,郑州的发展速度也不容小觑,尤其是在2018年在速度上有了一定的转折。

3. 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

3.1 夯实产业基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稳住提升郑州的优势产业,谋划调整产业发展整体框架,逐渐引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网络经济,发展壮大新一代智能终端、电子科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高端合金材料等新兴产业。提升城市社会服务功能,加快物流业、金融、期货等产业的发展,完善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和郑州期货交易所等平台建设。加快旅游业等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3.2 深化对外开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建设航空网络,基于客、货运量,加快跑道、航站楼及货运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客货运航线的覆盖,打造郑州国家航空节点。拓展铁路网络,加快推进“米”字形铁路网络的全面建设,拓展中欧班列(郑州)国际货运线路。完善公路网路,建成中原城市群干线公路网和郑州大都市区快速路网。加强航空、铁路和公路网络深度融合,形成连通全球的国际交通网络。

3.3 注重文创引领,彰显郑州城市个性

创新发展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和高效发展的必由之路。郑州在创新发展中,要坚持人才培养和引进战略,加大实施“智汇郑州”人才工程,实施开放灵活富有竞争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助推抢占人才竞争制高点。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彰显城市发展潜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城市个性。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原文化最重要的发源地和核心区。郑州站在国家中心城市的新高度应开拓文化产业的新视野,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打造文化引领型国家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的经济和人文协调发展。

3.4 促进区域协同,构建多处经济长廊

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要充分重视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避免区域内部发展差距拉大。在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下,推进国家各大城市群形成的各个经济带间的发展差距逐渐减小,最终实现整个国家的共同富裕。郑州要带动中原城市,加速中原-长三角、中原-京津冀城市群经济长廊的研究和建设,形成互帮互助、双向循环的新格局。

3.5 发挥政府职能,把握发展的效率性

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城市发展制定阶段性且强操作性的发展规划,注重前瞻性的理论研究和学习,保证城市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共同进步。政府要参与效率的把控和监督,掌握城市、国家和国际发展动向,拥有掌握最大最快信息的能力,注意风险防范意识,科学分析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各类突出问题,及时引导。促进城市发展的公平与效率,以人为本,注重民生。要有长远和大局的眼光,摒弃过分强调发展优势产业的陈规思想,积极引导优势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反哺,从而实现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高效、有序、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郑州高质量重庆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重庆客APP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郑州麦飘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视觉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