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侧肺癌切除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手术病人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分析

2021-06-04郑衍洪梁柱马炳太黄厚沐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鳞癌淋巴分型

郑衍洪 梁柱 马炳太 黄厚沐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以及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1-2],确诊时均为中晚期,一般采取肺切除治疗,而大多数接受肺切除术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人仍有部分会复发,淋巴结转移在肺癌转移中最为多见,具有转移活跃性、多发性以及跳跃性,严重危害病人的预后情况[3-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行左侧肺癌切除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左侧肺癌切除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手术后病人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危险因素。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行左侧肺癌切除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病人90例。纳入标准:(1)病人符合《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外科部分》中原发性肺癌诊断标准[5];(2)精神意志正常;(3)无严重凝血功能障碍;(4)肿瘤位于左侧。排除标准: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障碍;现有肺部以外肿瘤;存在其他慢性、免疫性疾病。男性47例,女性43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43.26±8.23)岁,≥65岁43例,<65岁47例;肿瘤位于部位:左肺上叶47例,左肺下叶43例;病理分型[6]:腺癌59例,鳞癌17例,小细胞癌14例;肿瘤大小T分期[7]:T1期51例,T2期24例,T3期11例,T4期4例;病理分化程度[8]:高分化34例,中分化28例,低分化28例;吸烟病人54例,不吸烟病人36例。

二、方法

所有病人均采取左侧肺癌切除术,并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术进行系统性清扫,同时对清扫的淋巴结进行标记,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相关淋巴结分组标准对术中系统的区域淋巴结进行分组[9],同时根据淋巴结转移分期分别为N0、N1、N2。

肿瘤大小T分期:T1:肿瘤直径≤3 cm,不伴有浸润;T2:肿瘤直径3 cm7 cm。收集病人病历,分析病人吸烟情况、年龄、性别、T分期、肿瘤部位、病理分型、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危险因素。记录病人淋巴结转移情况并进行统计和比较。

三、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病人年龄、性别、吸烟情况、肿瘤部位、病理分型、肿瘤大小、病理分化程度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病人年龄、性别和吸烟情况的关系:病人≥65岁发生淋巴结转移19例,<65岁发生淋巴结转移2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发生淋巴结转移20例,女性19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病人发生淋巴结转移28例,不吸烟1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病人年龄、性别和吸烟情况的关系(例,%)

2.肿瘤部位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左肺上叶发生淋巴转移26例,N1期15例,N2期11例;左肺下叶发生淋巴转移13例,N1期8例,N2期5例。左肺上叶转移数显著高于左肺下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43,P<0.05)。见表2。

表2 肿瘤部位与淋巴结转移关系[n(%)]

3.病理分型与淋巴结转移关系:腺癌发生淋巴转移22例,N1期11例,N2期10例;鳞癌发生淋巴转移10例,N1期7例,N2期3例;小细胞癌发生淋巴转移8例,N1期5例,N2期3例。小细胞癌转移数显著高于腺癌和鳞癌,鳞癌显著高于腺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4P<0.05)。见表3。

表3 病理分型与淋巴结转移关系(例,%)

4.肿瘤大小T分期与淋巴转移关系:T1发生淋巴转移14例,N1期8例,N2期6例;T2发生淋巴转移16例,N1期10例,N2期6例;T3发生淋巴转移6例,N1期3例,N2期3例;T4发生淋巴转移3例,N1期2例,N2期1例。T3显著高于T1、T2、T4,T2显著高于T1、T4,T4显著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1 P<0.05)。见表4。

表4 肿瘤大小T分期与淋巴转移关系(例,%)

5.病理分化程度与淋巴转移的关系:高分化发生淋巴转移3例,N1期2例,N2期1占;中分化发生淋巴转移13例,N1期5例,N2期8例;低分化发生淋巴转移23例,N1期16例,N2期7例。低分化转移数显著高于高分化和中分化,中分化显著高于高分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5P<0.05)。见表5。

表5 病理分化程度与淋巴转移关系(例,%)

6.肺癌部位与淋巴结转移规律:本研究发现,转移至左上肺的包括第2、3、4、5、6、7、9、10、11组淋巴结,分别为2.22%、2.22%、2.22%、6.67%、2.22%、2.22%、2.22%、11.42%、4.44%,总转移率约为29.76%,其中第3组和第10组最多;转移至左下肺的有第5、6、7、8、9、10、11组淋巴结,分别为3.33%、9.99%、3.33%、3.33%、3.33%、3.33%、3.33%,总转移率约为29.76%,其中第3组和第10组最多。

讨论

淋巴结是肺癌转移的主要途径,与肺部较多的淋巴系统有联系,淋巴结转移也受许多因素影响。李淼等[10]分析,肿瘤直径较大以及不同分型均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表示,小细胞癌转移数高于腺癌和鳞癌,鳞癌高于腺癌;T3高于T1、T2、T4,T2高于T1、T4,T4高于T1。因此,对肿瘤组织较大的肿瘤,术中应采取淋巴结清除术,避免出现淋巴结残留,出现复发。肺组织分化程度越低,导致癌细胞与间质细胞极其相似,形态不整齐,细胞相互间黏性也较低,导致转移率升高[11]。李高等[12]等研究发现,肺癌发病部位与肺癌细胞可以作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表示,左肺上叶转移数显著高于左肺下。低分化转移数显著高于高分化和中分化,中分化显著高于高分化;左上肺中第3组和第10组最多;左下肺来自于第6组最多。提示,左上肺易转移至3、10组淋巴结,左下肺易转移至第6淋巴结。说明在术中病理发现肺癌组织分化程度不高,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就越大,因此在术中采取系统性清除是极为重的,同时在第3、6、10组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应当采取常规清除。

综上所述,左上肺易转移至3、10组淋巴结,左下肺易转移至第6淋巴结,同时转移的危险因素与肿瘤大小、病理分型、肿瘤部位、病理分化程度有关,与病人年龄、吸烟、性别无关。

猜你喜欢

鳞癌淋巴分型
术前血清miR-221-3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不同数学模型多b值DWI在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血管侵犯中的能力
肺炎克雷伯菌RAPD基因分型及其与氨基糖苷类药敏分型对比研究
p16 与PIK3CA、PIK3CB 突变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CT在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应用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肺鳞癌化疗后肿块没消怎么办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淋巴水肿的预防与照顾——乳癌康复者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