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如能永耀,人类将彻底解决能源问题
2021-06-03刘远举
刘远举
研究聚变的物理学家中流传着一个很久的笑话:新闻界又开始报道核聚变技术要在30年后进入实用阶段、核聚变工厂即将开工的消息了
2021年5月28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该成绩打破了2020年年底韩国创造的1亿摄氏度20秒的纪录,将时间延长了5倍。科研人员称新纪录进一步证明核聚变能源的可行性,也为迈向商用奠定物理和工程基础。这是人类掌控核聚变的又一次成功突破。
核聚变,指轻原子核,例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聚合为较重原子核,例如氦。聚变过程,会损失一定质量,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这些质量会转变为巨大的能量。热核聚变是宇宙中的常见现象,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热核聚变反应炉。
人类对核聚变认识,差不多有100年了。1932年,马克·奥利芬特完成了氢同位素的实验室聚变。20年后,1952年,氢弹试验成功。氢弹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利用核聚变。不过,这种方式是剧烈的、不可控。其实,单单可控,人类也能做到,但这样的聚变反应,输入能量大于输出能量,得不偿失,而且时间也极短,所以,不能用来发电。要想聚变被用来发电,不但要可控,还要输出能量大于输入,并且持续、平稳。
太阳的聚变反应,靠重力约束,但仍然需要巨大的空间,才能容纳这样一个高温物体。太阳表面的日珥,高于日面几十万千米,而地球的直径才1.2万多千米。即便如此,没有磁场、大气层的保护,地球生物仍然承受不了太阳核聚变所发射的射线。显然,地球上没有那么大空间,要想实现大规模的聚变,还得想其他办法。
核聚变发生时,是等离子状态,温度达到几千万度甚至几亿度。没有任何容器可以承受这样的高温。那么,一个思路就是用一种无形的力去约束等离子体。人类想到的办法是磁场。
从1940年代末起,各国对聚变发电可行性展开了大量研究,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经费,开发了多种磁笼。到了1970年代,苏联科学家伊戈尔·塔姆、安德烈·萨哈罗夫和列夫·阿齐莫维齐等人在1950年代发明的“托克马克”(Tokamak)逐渐显示出了优势,并在1980年代成为聚变能研究的主流。托克马克的中央是一个环形真空,外面围绕着线圈。通电时其内部会产生巨大螺旋形磁场,将其中的等离子体加热到很高温度,并加以约束,达到受控核聚变的目的。
此次合肥的EAST于2000年开建,2006年建成,是由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又被称为东方超环。EAST的一系列里程碑成果表明,中国磁约束聚变研究在稳态运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开始引领国际前沿。
不过,核聚变所要求的技术、资金、人力是如此之大,往往是一国所难以独力承受的。
19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美国、日本、俄罗斯、欧洲陆续建成了五个大型的托卡马克装置。1985年,里根-戈尔巴乔夫倡议苏联、欧盟(通过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美国和日本平等地参与建设ITER。2006年5月24日,欧盟、美国、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印度7方代表草签了一系列相关合作协议,标志着这项计划开始启动。ITER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也是国际科技合作史上前所未有的。它的建造周期很长,计划耗资五十亿美元(1998年值)。
需要指出的是,ITER的目标是实现氘氚放电自持300-500秒,预期功率到500MW。但这仍然是一个实验,离商业化还非常遥远。
可控聚变被认为能为人类带来无限的清洁能源,远景规划非常诱惑人。然而,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在投入了无数资金之后,科学家取得的成就非常有限,实用性的商业价值,还遥不可及。研究聚变的物理学家中流传着一个很久的笑话:新闻界又开始报道核聚变技术,要在30年后进入实用阶段、核聚变工厂即将开工的消息了。
媒体难免夸张,是因为前景太过美好。
人类的工业历史,无非是挖矿、种植,得到原材料,然后引入能量制造产品。挖矿本身需要能量,而种植无非是把太阳能变为碳的化合物。所以,人类的生活本质上是由利用能量的程度决定的。而核聚变,可以提供廉价、清洁的能源,一旦实现,势必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
比如,一些高耗电的行业就没有了电力的限制,势必会发生变革,例如钢铁、化工等产业。电力成本降低,整个产品成本也随之降低。而煤炭、原油行业,逐渐被替代,地球环境也会更好。再比如现在的电动汽车被一些人溢美为“新能源车”,但有的能源的来源一点都不新,电力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只有当可控核聚变真正占据能源供应的主流时,以此能源的新能源车才实至名归。
前景如此美好,人类翘首以盼,但前路遥远,道阻且艰,还有待科学家的努力,探索那无尽的前沿。
(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