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善炯:愿科学在祖国开花结果

2021-06-03詹媛

科学导报 2021年29期
关键词:抗生素祖国研究

詹媛

1、苦难读书日 心怀报国愿

“沈先生求学之际,正是家国动乱、社会动荡之时。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国民政府连连败退,多数学校、国民也不得不随之迁移,沈先生就是在各处转学、借读中求学。一路兜兜转转,他终于来到云南,通过了西南联大的转学考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熊卫民,因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与沈善炯结缘,曾为沈善炯整理口述史,并撰写了沈善炯的传记。

熊卫民介绍,在西南联大,沈善炯在教授张景钺和陈桢的引导下,对植物发育、世代交替、遗传学、苔藓繁殖等产生了极大兴趣。

1942年夏,沈善炯從西南联大毕业,被分配到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植物病理组,跟随戴芳澜教授开始了古瓶菌的形态与生活史研究,勘正了前人对古瓶菌描述的一些错误。他将研究结果写成论文,于1944年4月发表在《美国植物学杂志》上,这是他的第一篇科学论文。

1947年,沈善炯前往分子遗传学的诞生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离开祖国前,沈善炯在西南联大的恩师张景钺嘱咐道:“我等待你,望你学成回来。”这句话如千钧之重,时常萦绕在沈善炯的耳边。

到美国后,沈善炯不敢懈怠,记住恩师的教诲,决心要早日学成报国。

1950年6月,沈善炯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之后,他本想继续进修,多学习些知识带回祖国。然而,很快有消息传来——美国政府取消了加州理工著名火箭专家钱学森参加机密研究的资格,禁止其离开美国。

沈善炯大感不妙,立马作出决定,拒绝国外导师的进修邀请,订下近期回国的船票。尽管如此,归国过程还是发生了意外。

在日本横滨、东京两地,沈善炯遭遇了美国陆军部的扣押。然而,他心中始终怀抱着早日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愿望,从未屈服。数月后,沈善炯才被释放回国。

2、打破技术封锁 攻克金霉素研制难关

“到80多岁时,我常常想,我这一生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科学,一个是为了我们的国家。”晚年时,忆及自己的人生,沈善炯如是说。纵观他的一生,也是这样做的。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武器、飞机、石油等军事资源遭到封禁,同样在禁运名单的还有抗生素等医疗资源。中国必须迅速开展抗生素研究并实现产业化,以满足医疗、经济等各领域的迫切需求。

当时,金霉素的生产一直被美国垄断,其他各国建厂必须与美国工厂合股投资,全球只有美、英、意三国拥有金霉素生产药厂,我国的金霉素全部依赖进口。

沈善炯刚刚摆脱了美国的阻挠,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了祖国的需要,尽管对抗生素研究并无任何经验,沈善炯仍然担下重任。他觉得,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自己责无旁贷。

为此,沈善炯和团队成员来到我国第一家生产抗生素的专业工厂——上海第三制药厂。沈善炯把工厂的工人当作学习和研究抗生素的启蒙老师,常到工厂请教有经验的技术员和工人,虚心向他们学习发酵、提取和鉴定等基本操作,结合国际上已发表的为数不多的文献展开思考研究。

在研发过程中,沈善炯带领着学生和助理们反复地进行实验,并详细记录实验数据。但由于工作缺乏经验,在进行多次发酵试验后,都没有获得一个可以重复的可靠结果。

在一次抗生素工作会议上,有人提出,应当注意发酵条件的研究。沈善炯从中获得启发,决定转变工作方向,着手对抗生素发酵上一直被人忽视的接种条件,即接种培养基,接着展开研究。

经过沈善炯团队两年多的努力,我国的金霉素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1954年,由上海工业试验所、上海第三制药厂承担的金霉素扩大生产试验工作启动。临床试验发现,国产金霉素副反应很小,成功达到了临床使用的要求。

1957年,金霉素在上海第三制药厂正式投产。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能够生产金霉素的国家,金霉素的发酵单位、产品质量等均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3、老骥伏枥 开辟生物固氮新领域

早年为了国家,放弃遗传学方向的研究,转而攻坚国家急需的金霉素研究,年近六旬时,也是为了国家科研发展的新需求,沈善炯在1973年又受命组建新的研究组,开辟新的方向,从事生物固氮研究。

自博士毕业回国以后,沈善炯一直脱离遗传学的主流研究。为了尽快赶上世界研究进展,沈善炯便成天泡在图书馆里,找寻、阅读和抄录遗传学文献。实验室设备落后,条件有限,沈善炯就用一个冰箱、几套培养皿和一些吸管开始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向年轻组员演示教学。

短短三年内,沈善炯等人就发现了新的固氮基因,证明了固氮基因在克氏肺炎杆菌染色体上呈一簇排列,否定了国外科学家认为基因间存在“静止区”的观点。这一研究成果很快得到发表,并在国际上被大量引用。

沈善炯在国内开辟了分子遗传学和生物固氮领域,固氮基因表达与遗传操控方面的研究赶上国际前沿水平,对nif基因的启动子的结构和调节的研究也获得了高度评价。经过三四年的奋起直追,分子遗传研究室成为国际上以研究生物固氮而知名的实验室。

1980年,沈善炯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将一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

沈善炯在美国上学时的老师和同学都有获得诺贝尔奖,而学业优秀的他却选择回国。

也曾有人问他此生是否有遗憾,沈善炯说:“我的老师和同学都有得诺贝尔奖的,我向来好强,在那念书时可并不比其他同学逊色。”然而他接下来的话却更震撼人心:“但是,论起对中国的贡献,这些跟回到自己的国土去建立实验室、培养学生,使科学在自己的国土开花、结果,还是不能相比的。”

猜你喜欢

抗生素祖国研究
祖国祖国我爱您
意聊
对祖国唱出爱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抗生素
抗生素的使用宝典
抗生素不是坏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