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润江:产业发展快 致富路正宽

2021-06-02

科学导报 2021年27期
关键词:西红柿草莓大棚

太行山谷口,连接晋中平原和太行山腹地的山地丘陵区,银白色的温室群依地形不规则镶嵌在荒山坡地上,棚内覆盖着生机盎然的绿色蔬菜,与棚外的一片贫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4月20日,《科学导报》记者来到晋中市太谷区范村镇闫村,此时范润江正在草莓大棚里忙碌,只见他把黄色粘虫板和二氧化碳气肥袋悬挂在草莓苗上面,忙完手头的工作,范润江告诉记者:“利用黄板去粘一些有害的虫子,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二氧化碳气肥可以增加棚内的二氧化碳,起到抗病的作用,这棚里的草莓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红颜,这种草莓不仅好看、好吃,还很安全。”

1997年,头脑灵活的范润江就开始发展蔬菜大棚:缺资金,范村镇政府协调金融机构给他发放了1.2万元的贴息贷款;少技术,镇里又请来山东寿光的种菜“老把式”手把手教他。建了棚、有了技术,范润江一个棚一年就净挣了1万多元。现在,范润江的大棚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他和妻子管理着8个大棚,种植的蔬菜就有七八种,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老把式。

在西红柿采摘大棚里,五颜六色的西红柿娇艳欲滴,范润江摘了几串西红柿,让记者品尝。范润江说:“国家晋中农高区和山西农谷就是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据了解,这个西红柿是引进山西农谷的试验新品种,尤其是七彩西红柿,口感相当好,走采摘的路线,收益可观,每公斤在40元左右。

2018年,范润江成立了太谷县嘉桦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了“润家仙”商标,推出了“润家鲜”精品礼盒蔬菜,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带领周边农民种植高品质瓜菜。

象谷村的候耀斌就跟着范润江在大棚里种起了香瓜。候耀斌说道:“我现在种有3个棚,每个棚每年收入3~4万元,很有信心干。”现如今,在闫村和周边的七八个村,发展大棚种植的农民已经有几百户,这些大棚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好收入,也给大家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西葫芦大棚里,50多岁的程巧林已经摘了滿满一筐西葫芦。他告诉记者,在范润江的带领下,他每年光靠打工就能挣3.5万元,解决了全家的温饱问题。如今他已经通过山西农业大学的培训学习,考取了国家中级农业植保员证书,后来又评上新型职业农民。他管理的蔬菜大棚成为山西农谷农民培训学校的实训基地之一,他自己也成了一名能为乡亲们解决生产难题的土专家。

“发展现代农业,只有借助品牌才能体现生态化、标准化、价值化,从而实现差异化。”范润江说。依托晋中农高区和山西农谷的快速发展,范润江从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成长为掌握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还带领乡亲们发展观光农业,共同走上小康路。

说起涉足农业这一路上的酸甜苦辣,苦尽甘来的范润江侃侃而谈:“农业之路的艰辛不可怕,怕的是不坚持、不思考、不学习,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创自己的品牌,做农业照样有钱赚,做农民照样也光荣!”

猜你喜欢

西红柿草莓大棚
雾霾天气下改良式大棚温度特性分析
西红柿熟了
大棚讲课
草莓
种植大棚草莓采摘效益可观
大棚蔬菜富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