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住院患者疾病谱构成分析
2021-06-01刘志鹏葛学东史志广
刘志鹏,葛学东,史志广,贺 祯
(1.军事医学研究院一所,北京 100850;2.解放军96911部队卫生所,北京 100011;3.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信息科,北京 100088;4.解放军93735部队医院心理科,天津 301716)
军队医院主要是实施平时和战时卫生勤务保障,担负着伤病员的医疗救治、疾病预防、任务保障、健康教育等任务[1]。随着军队医院体制编制调整不断深入,卫勤保障要求日益全面、复杂[2]。本文对2015—2019年某三甲医院军队管理住院患者(在职官兵和离退休干部)疾病谱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较客观地反映医院服务驻京部队官兵的医疗技术需求,对提高军队卫勤保障效能具有深远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5—2019年住院计费类别为军队医改的有效电子病案首页内容作为数据源进行调查分析。其中,在职干部3 301人,构成比40.01%;战士3 043人,构成比36.88%;离退休干部1 906例,构成比23.10%,共计8 250人。
1.2 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使用SQL程序语言从医院信息系统中以每份电子病案出院的第一诊断为统计依据,收集的指标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份类别、出院疾病诊断等,剔除重复住院、出院诊断空缺及不合格数据信息。
按照ICD-10系统疾病分类标准开展数据归类整理[3],采用SPSS 24.0软件作为统计工具,利用卡方检验对不同年度、年龄段和身份类别患者的系统疾病构成比进行差异性比较,对系统疾病随年份变化趋势进行相关性分析。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描述2015—2019年,该部队医院共收治保障体系住院患者8 250例,每年患者例数基本维持在1 600例左右,其中2019年患者最多,达到1 723例。住院患者中以男性为主,6 298例,女性1 952例,男女平均性别比为3.23∶1(表1)。
表1 2015—2019年不同性别的住院患者例次及构成比变化趋势
2.2 疾病谱构成经统计发现,8 250例军队保障体系住院患者的病例中,排名前十的系统疾病占6 984例,构成比为84.65%(表2)。
表2 2015—2019年排名前10的系统疾病构成
2.2.1 疾病谱随年份变化 不同年份系统疾病的顺位会有变化,但顺位前四位的系统疾病基本不变。其中,损伤、中毒疾病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类疾病的顺位基本稳定在各年度第五或第六位,构成比从2015年的8.56%下降至2019年的5.80%,构成比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r=-0.901,P=0.037)。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的排序基本保持在第九或第十位,其构成比从2015年5.28%下降至2019年的2.44%(r=-0.898,P=0.039)。其他系统疾病的年度构成比与各年度无相关性(P>0.05)(表3)。
2.2.2 疾病谱随年龄变化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25~35岁和>55岁患者例数最多,分别为2 204例和2248例,累计构成比53.96%。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序较高的系统疾病也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转变为循环系统疾病[4](表4)。
2.2.3 疾病谱随身份变化 患者所患疾病受年龄、职业、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而身份类别与年龄和职业有较强的相关性[5-6]。离退休干部中,循环系统疾病顺位排在第一名,构成比为27.02%;而在职干部妊娠、分娩产褥期疾病顺位上升至第二位,构成比分别为11.75%;年轻战士则以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为主,构成比为25.44%(表5)。
表3 2015—2019年排名前10的系统疾病构成比变化趋势
表4 2015—2019年住院患者系统疾病年龄构成比变化趋势
表5 2015—2019年住院患者系统疾病身份构成比变化趋势
3 讨 论
通过对近5年某院保障体系患者住院数据的提取和统计,发现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是危及该院住院保障对象健康的主要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部队官兵常见病,历年来构成比占较大比重。其中,消化系统疾病高发主要是因为部队生活节奏快、军事训练任务重,以及饮食不规律等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致病。呼吸系统疾病高发主要原因是部队人口密度大且流动性大,加上个人卫生防护意识淡薄,在秋冬季节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7]。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多发生于25岁以下的年轻战士中。主要病种包括包皮过长、慢性肾功能不全、输尿管结石等疾病。主要在于战士平均年龄小、受教育程度低,卫生防护意识淡薄。
循环系统疾病在>55岁的离退休干部中顺位升高至第一位。最常见的疾病是冠状动脉疾病和Ⅲ级高血压。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患者随着年龄增大和平时运动减少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