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土地上践初心·于都
——重走长征路

2021-06-01

中国农资 2021年19期
关键词:中革军委于都县组歌

5 月19 日,由中国记协主办,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记协、赣州市委宣传部协办的“学党史悟思想·红土地上践初心”中央媒体赴赣州学习调研活动启动。中华合作时报社特派记者参加了此次调研采访。

采编团队第一站来到江西于都,这里是“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起点,是“中华民族伟大长征精神”的起源。

重温

长征,是我们心中永恒的红色记忆!1934 年10 月,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直至1936 年10 月到达甘肃会宁三大主力会师的长征历程,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也是战争史上不可思议的奇迹。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长征源头于都县,踏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看着还保留着的无数英烈用过的被单、草鞋、箩筐、藤篮、渔船……一样样都饱含着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和红色记忆。

在纪念广场,矗立在于都河畔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高19.34 米,底座边长10.18米,象征着中革军委、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于1934 年10 月18 日在此渡河出发。

当年中央红军出发长征要渡过的第一条河——贡江。这条河在于都县范围内,被于都人民和当年的红军指战员亲切地称为于都河。当年,中央红军渡于都河时,河面宽有600 多米,河上没有桥,所以大部队要过河就只有依靠架设浮桥。

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于都沿河两岸的人民都自觉地把家中所有可用的材料捐献了出来。家家户户的门板、床板、店铺板,只要架桥用得上,就没有人会留下一块,有的老百姓甚至还把正在挂果的瓜棚都给拆了。当时有一位70 多岁的老大爷,硬是把自己准备了多年的寿材送到了架桥工地。当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得知此事后,深为感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为了避免敌人飞机的轰炸,隐蔽红军的战略意图,都是在傍晚5 点以后开始架桥渡河,第二天凌晨6 点以前拆桥。据统计,在于都县60 华里的河段上共架设浮桥5 座,先后架桥、拆桥15 次。

随后,采编团队来到段屋乡围上村铜锣湾,这里是红一军团长征集结出发地。铜锣湾有一口“革命井”,至今保存完好,是村民洗衣洗菜、喂牛灌溉的水源。原来,当时村里只有一口水井和一处山泉,村民用水常遇困难。红军得知后,便和村里商量,找合适的地方挖了这口水井。尽管几天之后红军战士便踏上了漫漫征途,但这口“革命井”却成为军民鱼水情深的最好见证。

1934 年10 月,中央红军星夜渡过于都河,南下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之前,在这里秘密行军的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等直属机关以及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和红八军团,踏着于都县通往安远、信丰古驿道的祁禄山段山路,留下一条19.34 公里的红军长征小道。

采编团队渡过金沙河,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踏上只容一人通过的红军长征小道。虽然只重走了短短的5 公里,穿着运动鞋、旅游鞋的记者们感觉道路湿滑,泥泞难走,小不小心就会滑倒。可想,当年红军在夜间,又都穿着草鞋行军有多不易。

沿着小道拾级而上,走过古石桥、初心树、思源井、登贤桥等。这些都是当地群众帮助红军战略大转移的历史印迹,这里传颂着当年群众支援红军的壮烈故事。

传承

在于都县车溪乡坝脑村守望广场一幅守望绘画图,颇引人注目。它讲述着一个动人故事。

1918 年,段桂秀出生在于都县段屋乡。还未足月,家人便将她送给车溪乡王家抱养,按当时的风俗,给年长她十多岁的王金长当童养媳。1932 年,王金长参加了红军。从那时起,段桂秀便开始等待着金长哥哥,直到1953年,她等来了一张烈士证明书,人们告诉她,王金长在福建牺牲了。但她不相信一张薄薄的纸便能定了金长哥哥的生死。一晃89年过去了,但离别依然像在昨天。

现已104 岁的段桂秀老人家里四世同堂,在政府的帮助下,老人还住进了小洋楼,一家人其乐融融。

段桂秀说:“守了一辈子,现在有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照顾,生活过得很好,全靠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照顾,才有了今天这个幸福美满的家。”

小学生讲起段桂秀奶奶的故事,满怀深情。

红军后代讲起爷爷的故事,潸然泪下。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许多红军后代都参加了长征源合唱团,不计报酬,不怕困难,开展《长征组歌》公益演出。

2019 年5 月20 日,习 近 平 总书记亲临赣州视察时,反复叮嘱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长征源合唱团承诺以完成500 场《长征组歌》巡演致敬建党百年。5 月19 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赣州两周年前一天,于都县长征源合唱团在长征源大剧院举行《长征组歌》第500 场公益演出,终于如愿以偿。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现如今,于都人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红火。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新的长征。长征精神,必将激励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猜你喜欢

中革军委于都县组歌
于都县潭头村:推动乡风文明 打造幸福新农村
《孙子兵法》组歌
《这就是我们》组歌十九首
《喊一声幸福跟我走》组歌十二首
于都县中小学武术开展状况调查研究
启航
赣州市于都县第二中学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分析
长征时中革军委如何坚持军委主席负责制
周恩来为杨立三抬棺
对“西北军委”记述问题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