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需用好本土人才

2021-05-31罗成友

当代党员 2021年9期
关键词:领头人渝北区集体经济

罗成友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不振兴,乡村难振兴。人才成为基层最急迫的需求。

当下,我们最需要的是能够将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执行到位,能够带领广大农民发展乡村产业、改变乡村面貌的领头人。

“这样的领头人太难找了!”一位镇党委书记说,今年是村(社区)换届之年,一些镇党委为村(社区)难以选出既勇于创新,又熟悉农村工作的领头人伤透脑筋。

“老龄化”是近10年来村干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原因显而易见——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或创业去了。乡村振兴走的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领头人不仅要对党忠诚、对村民有感情,还要能够吃透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相关政策,且敢想敢干,勇于根据本地实际,大胆进行创新,创造性地执行好政策。这样的领头人,不仅需要有文化,还得有闯劲、有担当。

几年前,渝西地区有一个村在换届选举中,将两名读了大学的本土年轻人选为村党委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两位年轻的本土人才不负众望,在吃透相关“三农”政策后,在村里搞起了改革,成立股份合作的村经济发展公司,发展集体经济。

在深化改革和发展乡村产业中,这两位年轻人打破常规,将争取来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交由村经济发展公司实施,所获利润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他们与村民商量,让村民以承包地入股,规模化发展优质柑橘产业,还利用村里的良好生态环境,发展起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产业。

短短几年时间,这个村的基础设施改善了,生活环境变好了,产业发展起来了,集体经济壮大了,农民收入也增加了。

如今,由有文化、有闯劲的年轻本土人才当家的村庄逐渐多了起来,但这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村干部“老龄化”的状况。

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的基本要求,而本土人才是这支队伍最好的人才来源。

要让本土人才回归本土,回引回流是基础,加強培养是关键。

前不久,重庆市沙坪坝区发出招聘公告,公开招聘数十名本土人才,作为村和社区的后备人才。几年前,重庆市渝北区也以镇街为单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士、退役军人中,确定了383名后备人才。随后,渝北区对思想僵化、能力不足、没有担当、工作散漫的村(社区)干部依纪依规进行调整,让一大批本土人才走上了乡村振兴、干事创业的岗位。

本土人才爱自己的家乡,熟悉自己的家乡,有深厚的乡愁情结和群众基础。相比较而言,他们干起事来既尽心,又顺手,还能更快地得到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

当然,要让本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挑大梁,首先得把他们引回来,这仅靠讲大道理和家乡情结是不够的,还要给他们创造一个能够施展拳脚、干事创业的大环境。在此基础上,对回引回流的本土人才,还要持续不懈地进行培养,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干、大胆地闯,在干中增长才干,在闯中迅速成长。

猜你喜欢

领头人渝北区集体经济
三年挫败让他越战越勇,如今却做到单产12斤/平,成为当地工厂化高密度养金刚虾的领头人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未雨绸缪快响应 多措并举固防控
——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全方位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渝北区中医院参加第二届心肺复苏急救全国技能大赛获佳绩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如果我有剪刀手?
我是一个“女汉子”
谁是领头人(大班)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