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建与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
2021-05-31金妤
金 妤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
基于数字化背景,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方向和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在此过程中,高校切忌闭门造车,应基于共建共享思维,打造校际教学资源库和区域性、全国性高校优质教学资源链。为实现这一目标,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基于数字化背景,构建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
1 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的背景与内涵
当前,我国网民数量与日俱增,高校学生更是网民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脚步在不断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不断丰富,高校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利用方式也不断更新。在国家政策扶持与技术支持下,各大高校纷纷参与开放教学资源平台和移动教育应用软件的研发工作;更是响应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建设的号召,积极推出精品资源共享课、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微课等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开发整合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建立高等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在实践工作中,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是指利用“互联网+”思维,推动高校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库的多校共享,扩大优质教学资源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并实现多校共享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1]。而协作创新则是对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进一步发展,在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发展应用的过程中,可发挥企业、研究院、学校等多元主体作用,共同促进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的合理应用,切实提升高校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总而言之,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是增强教育信息化、提高教育精品化、推动教育公平化的重要手段。
2 推进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的意义
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的根本价值是实现知识分享和创新应用,在运行该机制时需要保证学校、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金融机构等多平台、多主体的有效联动与协同互动。为此,需要在推进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时,深刻践行整体性、动态性、时效性原则,坚持分区优化整合原则和质量效益原则。
对于高校而言,建立、优化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意义重大。开展该项工作,不仅可以提高高校自身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和优质教学资源丰富性,还可以提高校方的人才培养水平[2]。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和发展,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便捷性和开放性。通过共建共享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库,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机会,激发学生的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潜能,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对实现全面化、优质化人才培养十分有益。对于教师而言,推动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能够一定程度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让教学与科研变得更为轻松,还能够拓展教师眼界、整合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
3 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发展的问题
当前,国家政策不断鼓励高校共享教学资源、开放精品课程,打造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或教学云平台。在这一背景之下,各大高校都累积了大量数字化教学资源,不过这些资源的交流共享和创新应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高校的信息化基础,为推动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提供了条件。在校师生对这一项目的接受度也相对较高。然而,教学资源评价标准、质量、利用率和使用环境的差异,还是为高校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带来了不便[3]。从高校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工作现状来看,项目推进过程中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3.1 共享协作意识薄弱
目前,大部分高校师生的教学资源获取渠道仍在校内,这些资源多来自高校图书馆或教学资源库,而从校外获取的资源数量少、频率低。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校领导层与在校师生的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意识薄弱,没有真正地将信息共享、知识融合、协同创新等思维融入日常学习和工作,校际的交流与互动频率也难以提升。在我国,高校内部以及高校之间的竞争意识极强,无论是领导层、教师还是学生,都十分看重其所在高校的形象和地位,并极为珍惜校内特有的资源和优势。许多高校师生认为,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是高校立足的独特优势,若将其共享会导致优势消失,对本校发展十分不利。这种狭隘的思想,不仅会阻碍高校以及在校师生的成长与发展,更会为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和落实带来不便。若高校师生难以形成共享协作意识,或者让搭建好的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形同虚设,就很容易导致高校陷入信息孤岛困境。
3.2 优质教学资源判定标准不一
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大多以精品课程的形式呈现,各大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则为实现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奠定了基础。从实际情况来看,各大高校都拥有着数量颇多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主要由本校开发,以多媒体形式呈现。但由于不同高校教师的学科内容、教学风格、教师素质不同,且优质教学资源的后期制作水平存在差异,所以校际难以形成统一的教学资源评级标准。即是说,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的评判标准不统一,被共享的教学资源是否是精品资源、是否具备优质属性、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者需要都难以判断。在这种高度不确定的状态下,高校师生对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热情必然会消减,相关工作所能获得的人力、物力支持也会下降,久而久之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将变得敷衍了事[4]。
3.3 顶层设计缺失严重
事实上,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和落实,需要借助于多主体的通力合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具有很大的工作量和很长的工作周期。现在已建成的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大多是基于政府主导、高校与研究所开发、企业或金融机构辅助的方式建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企业与高校分别承担各自责任,共同打造出符合市场运作规律、满足使用者实际需求、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资源共享平台。但是,这种方式并非毫无弊端,它会一定程度限制优质资源的共享,阻碍资源协同创新应用。由此不难看出,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尚处于顶层设计缺失的阶段,若无法构建有序化、健康化资源共享机制,打造市场化、动态化资源共享环境,那么提高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水平将会变得十分艰难[5]。
3.4 辅助性工作开展不完善
本文中,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的辅助性工作主要包括相关管理制度、政策法规和技术支持等方面。这些因素都会对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工作的质量产生深刻影响,所以必须提高各项工作的开展水平。目前,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环节存在明显的管理制度缺失问题,优质教学资源建立的原创性、协作性、价值性和规范性都无法得到保障,在校师生对资源共享与协作创新的热情也逐渐被磨灭。在政策法规方面,与高校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有关的法律法规仍需完善,无论是立法还是执法细节都存在不明确之处,为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不便。此外,对于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来说,有力的技术支持不可或缺。但受到数字化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资金分配不科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的影响,推动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的信息化基础存在缺失,相关工作难以推进。
4 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优化路径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高校与科研院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趋势日渐鲜明,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创新体系,能切实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协同创新应用。推动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不仅有益于教育公平,更有益于优化高等教育体系,是提高高校师生整体素质,增强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方法。面对现有工作中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的价值,确定建立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库的客观要求。还应该从实际出发,建立全局性眼光,增强细节把控能力,找到推动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和优化的有效路径。
4.1 培养协作共享与创新发展意识
思想观念和思维角度会深刻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意识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在构建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时不难发现,高校师生缺乏共建共享意识,忽视协同创新思路已成常态,并对相关工作的推进造成了极为严重的阻碍。为此,在建立和优化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意识培养和普及工作,提高高校师生和其他参与主体的协作共享、创新发展意识,真正地从思想层面着手消除工作隐患。当然,在此环节还需要不断增强高校师生对多元化、个性化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需求,提高他们对资源共享的期待度,并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资源共享与校际竞争之间的关系,进而为有效开展建设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奠定基础[6]。
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引导高校师生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问题,进而充分了解该项工作的本质、内容与优势,培养共建共享、协作创新意识。高校应大力倡导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观念。比如,将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意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校内数字化的科普宣传,激发高校师生的共建共享意识,鼓励他们加入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行列。同时,高校师生也应该正确看待资源共享与校际竞争的关系,明确二者关系的辩证性。比如,引导在校师生充分认识和了解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承认校际竞争的客观存在性以及竞争和共享的可共存性,促进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发展。高校师生都应该通过转变思想影响行为,在同时参与共建共享和校际竞争的过程中,透彻了解自身优劣势,并借鉴其他高校经验与优势,为做到共同进步、协同发展提供助力。
4.2 完善优质教学资源评级指标体系
为了保证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的应用有效性,相关工作人员还应着力提升共享教学资源的质量,进而让资源共建共享达到预期目的。在此环节,相关工作人员既需要做好资源分类,又需要完善资源评价分级指标体系。
构建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践行分类共享原则,确保多主体提供的多元化优质教学资源能够物尽其用。我国高校众多,各大高校在办学规模、科研力量、教学能力以及人才资源储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层次的高校所需要的教学资源类型也不相同。因此,只有真正满足高校的个性化资源应用需求,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对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进而确保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达到理想效果。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可从实际出发,细致划分优质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共享性和可用性。比如,基于市场需求与市场规律,建立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细分原则;打造个性化信息共享方式,满足不同高校的差异化资源共享需要;提高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建立的协作性,避免优质资源的重复建设,打造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局面等。
在确定数字化优质教学质量方面,各大高校需要建立明确的评价流程、完善的评价指标和统一的评价标准,从而对所有录入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库的教学资源进行客观评价。以精品视频公开课为例,高校的精品视频公开课是其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多层次、多类型教学资源体系,推动教学资源开放、教学信息化建设和学习便捷性提升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在评价此类型教学资源时,需要全面考虑可能影响视频公开课质量的因素,从而构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比如,以教学内容、传授技巧、呈现形式、教师能力、课堂效果、教学环境、后期制作和学生反馈构建共享视频公开课资源的质量评价体系。评价公开课资源的呈现形式时,应根据其直播或录播模式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而且,在课堂效果方面应重点评价师生互动、灯光陈设、教师动作和教学流程完整性;在评价教师能力时,应基于教师形象、语言风格、学术功底、人格魅力和传授技巧等多种标准作业;在评价后期制作水平时,需从视频可看性、多媒体合成水平以及资源整体的观赏性和传输性角度进行判断。总之,参与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的高校,应该沿用统一的教学资源质量评价标准筛选库存资源,打造整体精品化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4.3 优化系统顶层设计
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与落实的工作量极大,影响因素众多且参与主体丰富,所以在开展这种大体量系统工作时,必须统筹兼顾项目的各个层次和要素。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从全局角度出发,运用系统论方法,基于任务的各项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开展统筹规划,从而实现资源有效集中与目标高效实现。即开展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与应用时,应做好顶层设计工作。
在实践工作中,不同高校的教育资源管理体制不统一是造成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工作难以推进的主要原因。若无法解决这种不统一问题,必然难以实现资源共享。而基于科学的顶层设计可以协调多元主体,让各大高校围绕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目标,相互配合与协调,形成科学、高效且具有普适性的教育资源管理体制。顶层设计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顶层决定性、整体关联性与实际可操作性,这一理念的应用将实现综合规划的具象化和细节化,为达成特定目标提供科学方法。在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工作中,应建立层次分明的教学资源库结构,为真正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供助力。比如,设计资源库基础框架,打造国家级教育资源库与区域教育资源库,在区域教育资源库中下设校级教育资源库和企业教育资源库。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细致规划与划分资源库建设的业务内容,确保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有序性和规范性。比如,将高校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库按照学科资源、通用资源和产品资源划分,设计完整的业务划分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库业务框架
从资源库的业务框架来看,学科资源库的专业性较强,可共享的资源主要包括同步教学资源、专题教学资源以及学科工具。各大高校可根据学科与专业的办学情况,将符合标准且与现行教材相关的同步教学资源录入其中,并通过教学资源共享相互借鉴和参考。专题资源库中主要包括主题性资源,能帮助使用者深入挖掘特定知识点的相关资源,满足其专业训练、知识点巩固、教学难点攻克需求。学科工具主要是可以用于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专题性工具软件,该部分资源既可为教学工作提供辅助,也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在通用资源库中,各学科通用的资源集合后形成了通用素材,此类型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充分满足高校的通用教学需求,丰富多样的素材类型也能提升资源可用性。此外,产品资源库中,电子书刊、校外产品和课程是此类资源的主要类型,它是校企联合下的产物,更是实现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协同创新的重要基础。
4.4 提高辅助性工作水平
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与落实过程中,管理制度、法律法规与政策不完善问题始终存在,资金与技术支持不到位问题也时有发生,都对资源共享与应用造成了严重阻碍。为此,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的参与主体应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分别从管理制度、政策法规和资金技术支持等角度出发,做好优化处理。
4.4.1 管理制度
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参与主体十分多样,所以在共建资源库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资源类型、内容重复,同质化严重,资源建设速度不均或质量不佳等问题;在资源共享和应用方面,也容易出现冲突。为解决这些问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进行优化,确保相关工作开展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此时,需要着眼于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持续性和动态性特点,建立灵活适用的管理机制。比如,建立资源录入与共享的动态化常态化监控制度,明确视频、音频、动画与图片文本类资源的格式标准,保证资源制作规范;建立同质化管理制度,完善版权保护机制与原创奖励机制,使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形成良性循环,激发高校师生的共建共享热情;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依照高校层次设计和分摊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任务,鼓励高校积极创新、勇于奉献,杜绝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在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重视同质化问题严重和共享渠道不完善问题,可通过建立客观准确的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评估管理体系和统一的共享平台连接通道保障相关工作质量。为提高各大高校共建共享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的积极性,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让高校以及资源制作者都成为既得利益者,从根本上激发他们的创作、建设与共享热情,使其以自身的专业能力为推动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优化添砖加瓦。
4.4.2 政策扶持
在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和优化过程中,政府部门将担任组织者、引导者和管理者等多种角色,政府制定和落实的各项教育政策,都将深刻影响共建共享质量。为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为推进工作进程、提高工作质量、增强管理质效奠定基础。比如,有关部门可制定统一的教育资源建设规范,让各大高校在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环节有据可循;还可加强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政策倾斜与扶持,鼓励高校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打造精品数字化教学资源;将推动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纳入高校发展规划,从政策上为高校指明方向等。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权威性与统筹能力,着力打造“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融合发展环境,为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推动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做好充足准备。比如,深化资金支持,从财政干预角度出发为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提供充足资金;调整税收政策,减免与高校合作企业的税收,增加校企合作积极性,为实现产学并进、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保障。
4.4.3 法律法规
身处法治社会,法律为各项工作的开展规范提供了明确指向,在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工作中,保持合规合法、遵守法律要求至关重要。不仅如此,有关部门还应该积极完善立法和执法,从而为推动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供强有力的约束和保障。在此环节,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应集中在版权保护和信息安全方面。高校的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都是高校教师的智慧结晶,更是一种原创作品,虽然这些资源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但若在未经允许的状态下流入市场,将会减少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流量,更会打击创作者和分享者的积极性。为此,有关部门应完善立法,让相关教学资源可以在安全、可靠、规范的前提下被分享。比如,完善产权保护、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法律体系,明确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盗取、损毁、篡改标准;完善网络信息安全,为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4.4.4 技术支持
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需要依靠网络平台来实现,因此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应用大量先进技术,所以保证技术支持的有效性将成为优化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的重要方法。在此环节,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者应合理融入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着力提高资源共享体系的智能化水平和使用便捷性,使其更受教学资源应用者的青睐。以云计算技术为例,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主体可基于该技术,建设涵盖共享服务层、平台服务层、基础设施层的多层级共享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的共享成本节约优势。当然,为提高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利用效率,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时还应该加入信息筛选与检索技术。
5 结语
身处于数字化时代,转变教学思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资源开放性和利用效率,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共同发展目标。在此情况下,高校需明确数字化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价值,分析相关工作的开展困境,并且通过有效构建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为推动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事业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