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近四十,“俗女”从头开始

2021-05-30张德芬

家庭百事通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台南台北家人

39岁,坐标一线大城市,无婚、无房、无孩,工作繁琐且收入一般,恋爱关系看不到未来——如果是你,会不会感觉迷茫而焦虑?台剧《俗女养成记》里的陈嘉玲,就身处这样一个境地。

嘉玲从台南的小地方一路努力读书到台北,可打拼了近二十年,她对台北还是没有归属感。画面开始,她便无奈地自嘲:“大家好,我是个生活在台北,却永远成为不了台北人的陈嘉玲。”她虽然在一家公司做董事长秘书,看起来又靓又飒,可实际上每天周旋于出轨的老板和有控制欲的老板娘之间:一方面要一天24小时做监视老板出轨的卧底;另一方面又要帮老板安排情人的酒店、机票、行程,到处圆谎。交往四年的男友虽然看起来条件很好,但是彼此之间缺乏交流。一次同学聚会回来,她趁着酒意和男朋友求婚成功,却未曾想,准婆婆事事都想插手。面对这一切,嘉玲迟疑了,她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她的内心,熟悉的故乡一直在召唤自己。于是她辞去工作,毁掉婚约,回到了台南。陈嘉玲的回归,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逃跑,她在寻找真正的自己。

与长大后的嘉玲不一样,9岁的她灵动而充满生趣,在家人的庇护下快乐地成长,对未来饱含希望。嘉玲有个很疼爱她的奶奶。但是,每当“家境优越,见过大世面”的大姑姑回家的时候,奶奶展现出的各种偏心和照顾,刺激了嘉玲的妈妈和嘉玲。在嘉玲的眼中,只有到大城市去见世面,才是明智的。所以,嘉玲提着箱子毫不犹豫地去了台北。然而,面对台北忙碌的生活节奏、人情的淡漠,嘉玲内心始终缺乏安全感。加上年龄和婚恋状况所带来的压力,她发现自己无法承受。

嘉玲想回来,但她“不想让父母失望”。从台南出去的优秀女儿,是家人的牵挂和骄傲。嘉玲认为自己到这个年纪,没能有出色的事业、满意的老公,是失败的,是灰溜溜的,是让父母难以接受的。但是她很快发现,她误解了家人对她的期待。

她问妈妈:“我回来你高兴吗?”妈妈回复她:“你高兴我就高兴。”嘉玲为自己搞砸了结婚的事而内疚,但善解人意的奶奶告诉她,现在这年月女人不结婚很常见。奶奶说她一辈子都是作为别人的老婆、老妈、奶奶活着,死了后她想做回李月英(奶奶的名字),让嘉玲把她的骨灰撒到海里。奶奶的话,让嘉玲感觉到了放松和被理解。

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人自我接纳和认同的过程。这种整合完成得越好,自身的幸福度就越高。嘉玲经历了一个寻找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的过程,最终战胜了焦虑和恐惧,获得了内心的平和。

很多人可能会说:“我不可能像嘉玲一样舍弃现在的一切去寻找另外一种诗意的生活,我也没有那么多家人和朋友的爱。”或许,与环境相比,尊重自我需求、接纳自我,才是真正的出路。我们不少人會抱怨眼前生活不是自己要的,是因为听从了父母和他人的安排。但回过头去思考的时候,你会发现,在那个当下,你自己仍然对你的选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嘉玲没有去过台北,她或许会觉得台北就是天堂,眼前的现世安稳让人憋闷。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的需求会发生变化,这无可厚非。任何时候想要突破和改变的意愿,都是值得尊重的。我们完全可以在感激过去的基础上,勇敢地像嘉玲一样向前走。

(资源支持:微信公众号“张德芬空间”)

猜你喜欢

台南台北家人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拾味夜台北
台北Z House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台北
民众排队3小时等吃台南早餐 只为1碗咸粥等8则
我的家人
台南孙中山铜像被拉倒 国台办:“台独”不得人心等6则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