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法律问题
2021-05-30简欢潘家永
简欢 潘家永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共享单车如今已成为方便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和共享单车有关的各种案件也随之增多。学会使用共享单车不难,会扫码、骑车即可,但学会合理使用共享单车,比如如何正确骑车、如何规范停车、如何处理和共享单车有关的意外事故等,不少人尚处于懵懂状态。接下来,就让我们补上这一课吧。
私自扣留共享单车,是否要承担法律后果
小慧今年上大学四年级,她实习的地点距离学校需要步行30分钟,于是就用共享单车解决上下班的路程问题。可是前一天晚上被小慧停在学校附近的共享单车,常常在第二天早晨被别人骑走了。每次重新找车会浪费大量时间,也导致她多次迟到。小慧想不如自己买把车锁,将共享单车锁在学校附近的路灯柱子上,这样这辆共享单车就只能自己用了。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计划刚实行两天,她就被警察逮个正着。原来近期小慧所在城市开展内部专项行动,专门打击私自给共享单车上锁的行为。小慧也因此被带到派出所接受了一番批评教育。
律师说
共享单车的所有权属于单车公司,人们所共享的仅仅是使用权,而且这种使用是一种临时的租用,因此,采用上锁等方式私自扣留单车的行为,很难认定其构成盗窃或者侵占等犯罪,一般可以认定为违约或者违反治安管理。
盗窃是指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上的侵占,是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盗窃和侵占的本质属性都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骑车人采用上锁等方式占有共享单车,目的在于方便自己使用而非占为己有,其行为侵犯的只是单车的使用权,而没有侵犯车辆所有权,所以不属于盗窃或侵占的范畴。当然,如果行为人确实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比如将车辆藏匿、变卖等,那么就涉嫌盗窃,达到数额较大标准的,就构成了盗窃罪。如果拒不退还的话,就属于侵占性质,达到数额较大标准的,就会被以侵占罪追究刑事责任。
私自扣留共享单车据为己用,可能要承担以下法律后果:一是赔偿经营者损失。骑车人使用共享单车,与单车公司之间形成的是租赁关系,使用结束后应当归还,停放在指定地点,否则就属于违约。同时,上锁的行为会导致其他使用者无法使用该单车,无疑会给单车公司造成财产损失,因此单车公司可以要求使用者赔偿其经营损失。二是受到行政处罚。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实践中,先后出现过不少公安机关对采用上锁方式私占共享单车的行为人处以行政拘留的案例。
乱停乱放共享单车,是否要承担法律后果
小齐的车送去修理了,这几天只能骑共享单车上下班。公司所在的写字楼楼下都是为机动车设置的专属停车位,不允许停放共享单车。小齐看离写字楼不远处十字路口旁的空地上每天都停放着大量单车,自己也随大流把单车停在那儿。这天,小齐骑车到十字路口,看到交警正将此处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用拖车清运。小齐以为自己把单车停到这里正好可以被清运走,便准备锁车走人,不料却被指挥清运的交警叫住了。交警告诉小齐,这个十字路口是禁止停车的,不能为了自己方便,让大家出行受到影响,明明看到正在清运单车,却还打算把单车停在违禁区域,这是明知故犯。经过批评教育后,交警让小齐将单车停放到专门施划的停车区域内,并告知小齐下次如果再不按规定停车,可能就不只是接受批评教育了。
律师说
将共享单车乱停尤其是占道停放,不仅会影响市容市貌,扰乱城市管理秩序,造成道路通行效率下降,而且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严重影响行人和车辆的通行权益。所以,使用人对自己的这种不文明行为可能要承担以下后果:一是承担行政责任。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九条规定:“非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未设停放地点的,非机动车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第八十九条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二是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这主要是指随意停放共享单车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损失的情况。如果发生的是一般交通事故,使用人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发生的是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则构成交通肇事罪,使用人既要承担赔偿责任又要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我们在享受便捷的同时,应该负起责任,规范停车。
共享单车发生事故,由谁来担责
李阿姨对各种用手机支付的功能都很感兴趣。这天逛完菜市场,李阿姨决定骑共享单车回家。回家路上,李阿姨遇到一个下坡。虽说骑得不快,但为了安全,李阿姨还是想刹车减速。可是,李阿姨骑的这辆单车刹车失灵了,最后撞上了前面的行人。李阿姨连人带车失控摔倒,造成上下唇内外及面部挫裂伤,鼻梁骨折。路人也被撞伤。李阿姨经过住院治疗后,将共享单车的运营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该公司赔偿医疗费、伤残赔偿金、交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律师说
骑行共享单车过程中发生事故,应根据使用人和共享单车公司是否存在过错来确定责任承担者。通常包括三种情形:一是共享单车公司作为共享单车的所有者,如果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或者服务不完善,包括提供的单车存在质量问题或有严重缺陷,对存在缺陷的单车未尽妥善检修维护义务,对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未采取合理方式提请骑行人等,以致使用人在骑行过错中受到伤害或者造成他人伤害的,由于单车公司违约和存在一定的过错,使用人可以要求单车公司承担侵权责任或者违约责任,其他受害人可以要求单车公司承担侵权责任。二是单车公司已经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服务方面也不存在缺陷,事故的发生完全是由于使用人自身过错导致的,比如违规操作、违反交通规则等,则单车公司一般不承担赔偿责任。三是如果使用人和单车公司对事故的发生均存在过错,此时就需要根据双方过错程度分配责任。
作为共享单车的用户,在扫码骑车前应注意检查车况,防范风险。如果在骑行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应当及时报警,保护好事故现场,对现场拍照取证,并注意保存单车,以便进行鉴定和划分事故责任。如果发生的只是自身伤害事故,还应当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申请理赔,因為共享单车的用户在扫码开启后就获赠了一份骑行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