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阅读:打开古代诗集的一把钥匙
2021-05-30李猛
李猛
作为“整本书”的古代诗集,有整本书阅读的一般特点,也因是诗篇的合集而具有特殊性,较之单篇诗作的阅读,更讲究策略与实效。专题阅读,以一个“专题”为切入口,有助于读者从丰富的作品中聚焦与选择,思辨与创作,从而将阅读引向深处,进而提升阅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说,专题阅读是打开古代诗集的一把钥匙。笔者曾在《唐诗三百首》的导读中,指导学生围绕 “选编袖珍版的唐诗集”这一活动,开展了专题阅读,取得一些成果。下面,笔者就以自己的《唐诗三百首》导读教学为例,粗浅地谈一谈如何以专题阅读的方式打开古代诗集。
一、自读,定专题
专题的选择是专题阅读的起点。选择的依据是什么?一是考虑作品的文本价值及教学价值,二是考虑学生的成长需求及“最近发展区”。《唐诗三百首》所选作品囊括古风和近体,而且整体又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诗作兼而有之。我们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或者探究需要,定一个阅读方向,然后确定一个专题。这样,学生在读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分类、比较、整合。这就朝着专题阅读迈开了第一步。
专题的确定有很多角度,比如:
1.体裁角度:古体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乐府)、近体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2.题材角度:边塞诗、山水诗、田园诗、送别诗、羁旅诗、怀古诗、咏物诗、爱情诗、宫怨诗等。
3.诗人角度:特定时期的诗人,如初唐诗人、晚唐诗人;某一位诗人,如李白、杜甫。
4.意象角度:月、梅、草、柳、雁等。
……
学生综合考虑阅读爱好与阅读能力及作品特点,选择了田园诗专题、李白诗歌专题、出塞诗专题、咏月诗专题、写酒诗专题、咏史诗专题等,可谓视角独特,选择有方。
二、聚焦,选诗作
诗集中的作品皆为独立的诗作,前后关联并不大,因此,需要依据专题阅读的需要,聚焦相关诗作。袖珍版诗集对于诗作量的要求并不大,学生只需综合个人兴趣与诗作本身的价值选择其中8~10首诗即可。
以选编袖珍版《李白诗集》为例,学生自觉地把阅读的目光聚焦于李白,专门阅读李白的诗作。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唐诗三百首》中共选了28首李白的诗作。一一读过,便可依据个人喜好或诗作主题、艺术手法等标准精选10首。有学生选择10首自己最喜欢的李白的诗汇编成《最爱太白诗》,这当然没问题。有学生想全面地展现李白的诗歌成就,则从五古、七古、乐府、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中各选一两首,兼顾诗作内容与情感表达,共选择了9首诗辑为《大成诗仙》。这样的选择也很有见地。
三、精读,做评注
为诗文写批注,既是中国文人读书的传统,也是重要的读书方法,对于诗集的专题阅读自然也适用。而且,精读是专题阅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作品营养的吸收及精神的成长皆可以通过精读加以实现。
蘅塘退士在选编《唐诗三百首》时,也为这些诗歌进行了精要的评注。这些评注既为读者阅读搭建桥梁,也展示自我的才华与思想。如杜牧的《秋夕》,蘅塘退士评云:“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坐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我们也要在诗作定篇后,细细研读,在理解、比较与思辨后,形成自己的见解。
有学生在阅读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后,写下这样的批注: “比较崔颢的《黄鹤楼》,个人更喜欢这首《登金陵凤凰台》。李白为国事而忧,比崔颢多一份家国情怀。” 这样的思考与表达是很有价值的。这是从情感意蕴的角度做的评注。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遣词造句、结构章法、艺术技巧、常见意象、情感共鸣等角度加以评注。
四、审读,写序言
专题阅读要走向深刻,还要有一个审视与思辨的过程。审视阅读的方向是否偏移,审视阅读的内容是否合理,审题阅读的方法是否有效,审视阅读的价值是否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以提升,专题阅读的意义方能彰显。
就选编袖珍版唐诗集而言,自然也少不了诗作汇聚后的审读。学生不仅关注诗句与评注的书写是否有误,还要思考诗作之间的顺序是否合宜,尤其要思考的是,诗作、评注等构成的一个新的整体是否统一,是否背离了当初确定专题的价值追求。如果有问题,就进行二次或三次调整。如果没有问题,诗集便可以定稿。定稿前的审思可以作为序言写下来,成为诗集的重要组成部分。
蘅塘退士的序言可以给学生借鉴——
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 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请以是编验之。
他介绍了诗集的选编思路及选编意图,清楚明了。
学生们在思考与交流中找到了序言写作的角度:交代作品内容,表明创作意图,概括创作过程,阐述作品价值……不少文质兼美的序言也脱颖而出。一位学生的《最爱太白诗》的序言是这样的:
喜欢李太白,因为他英武过人,“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喜欢李太白,因为他恣意洒脱,“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喜欢李太白,更是因为他在诗中自由自在地抒写心中的苦与乐、爱与忧,“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将最爱的十首太白诗编辑于此,既为致敬,也是自勉。
学生在序言中表明诗集的选编意图。很明显,这些诗的选编契合专题阅读的价值追求。
还有学生的诗集由9首思乡诗组成——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刘方平的《月夜》 、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张继的《枫桥夜泊》、王昌龄的《出塞》。她在序言中展现出诗作选编的价值,同时呼应了诗集的题目《月珠集》——
月,是诗人们的宠儿,不仅是因为它的光辉不偏不倚地照耀着每一个人,还在于古往今来,人世变迁,而它却依然如故。它理解游子的孤独,慰藉离人的愁苦,见证朝代的兴衰,也孕育出文化的珠宝。我撷取《唐诗三百首》中九颗闪耀的咏月“明珠”,编成《月珠集》。愿“月珠”润泽你我!
五、分享,展成果
阅读成果的展示与分享,是专题阅读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和同学分享各自编写的诗集,也能得到多方面的收益。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是喜悦的、幸福的,分享他人的成果是充实的、受启发的。而且不同的人看同一本诗集,一定有自己的见解,或褒或贬,提出来,对于彼此都有好处。这样,大家的读诗能力与选诗水平都能提升。比如,在阅读《月珠集》时,就有学生指出,既然所选诗作各种诗体兼顾,不如按照由古体诗到近体诗的顺序编排——
五言古诗
《月下独酌》 李 白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乐府
《出塞》 王昌龄
五言律诗
《望月怀远》 张九龄
《山居秋暝》 王 维
《月夜忆舍弟》 杜 甫
七言绝句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夜》 刘方平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 益
后来,《月珠集》的作者在做电子诗选的时候,就采纳了这一建议。由此可见,成果的展示可以引发思维的碰撞,思维的碰撞又有利于阅读成果的完善,最终将专题阅读引向深入阅读。
选编袖珍诗集是专题阅读的一种有效方式,是选读名著的有效阅读策略,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活动。这样的专题阅读活动不仅适用于《唐诗三百首》的阅读,同样适用于《诗经》《千家诗》等诗集的阅读。这种阅读策略具有聚焦性、趣味性、整合性,引导学生聚焦作品的精妙之处,习得诗集的阅读方法,形成看得见的作品从而实现整本书阅读的应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