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意象’微项目”线上线下 混合学习的实践探索

2021-05-30杨东亚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2期
关键词:柳枝柳树意象

杨东亚

柳树,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树木,河塘边、公园里、小区中、山坡上,到处都有它的身影,尤其是在春天,柳树成为最迷人、最潇洒的树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改变了师生的学习生活,笔者与学生也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柳意象微项目”的线上线下混合学习。

一、“‘柳意象微项目”的整体设计

(一)设计学习目标

“‘柳意象微项目”的实施基于设定的学习目标,同时,由于研究过程中学情的变化和其他偶然因素的出现,学习目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调整之中。

1.信息检索能力。第一,能够了解常用的搜索引擎“百度”“谷歌”“搜狗”等,以及“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等网站资源;第二,初步掌握运用关键词“柳”“飞花”以及它们的别称开展信息检索;第三,了解信息不仅仅包括文字,还可以是图片、图表、音频和视频等。

2.信息筛选能力。结合研究主题和内容做出选择,从大量的图片、文字中选出与个人研究相关的资源,同时,删除那些无关甚至是干扰的信息,让信息真正成为可以为己所用的资源;对于矛盾、模糊的信息,能够通过比较、证实等方式做出辨别,摒弃虚假、错误的信息内容。推荐学生多参考正规出版的电子图书、专业期刊中的文章和图片等。

3.欣赏评鉴能力。在群文阅读、互文阅读中不断丰富对柳树的感性认识,经由批判性阅读展开独立思考,形成对柳树的价值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生成鲜明的价值情感和倾向;带着线上学习、文本阅读获得的形象、情感和意象走近生活中的柳树,对柳树开展审美的观察、研究与体验。由此,两种不同类型但又内在相通的欣赏评鉴能力互为补充。

(二)开发项目内容

一张阅读地图,一张寻访地图,再加上一份物件地图,组成了“‘柳意象微项目”的主要学习内容。

1.“柳意象”阅读地图。从古至今,中国抒写、吟咏柳树的作品不胜枚举,一方面,微项目学习之前,指导学生分类组织搜集到的信息,并根据学习任务将其结构化;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网上查阅和家中有关藏书的情况,及时引导学生灵活地处理信息,并且组织学生互通有无,共享信息资源。同时,教师也适时地做些补充和拓展,形成“‘柳意象阅读地图”,既给学生的阅读提供向导,又提供结构化了的丰富的阅读资源。“柳意象”阅读地图主要包括:古诗词中的柳、成语谚语中的柳、伟人爱柳的典故、故事中的柳等等。

2.“柳意象”寻访地图。寻访地图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增加的。南京有着非常丰富的“柳文化”地方资源,“白门秋柳”成为承载着厚重历史感的意象,“秋柳诗社”也曾享誉一时。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走进柳树的世界,并且通过实地寻访获得了对柳树的感性认识。与学生和家长共同商定的“柳意象”寻访线路图为:莫愁湖公园—秦淮河畔—玄武湖公园—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杨柳湾。一路寻访,学生不仅欣赏到了“北湖烟柳”“青溪九曲”“莫愁烟雨”等景点中柳的优美形象,还对承载着柳文化的景点和遗址有了切身的感受。

3.“柳意象”物件地图。柳树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象,千百年来,老百姓从柳树的文化意象中提取出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元素,并将其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物件。这些物件中,有的用柳树做成鬼怖木,用来祛鬼辟邪;有的用柳枝编成箩筐,用来盛放物品……而这些柳的物件在南京的许多博物馆中都有留存,如甘熙故居、夫子庙贡院、南京博物院、六朝博物馆、瞻园、江宁织造府等。

(三)引导多元探究

1.共同制订学习计划。为了使微项目的学习能够扎实有效地进行,我们共同商定了阅读计划和寻访计划。以阅读计划为例,明确每一周的阅读目标和相应的阅读材料,并且附以“‘柳意象微项目阅读”评价量表,开展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家长评价。阅读计划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初识柳,了解柳字的起源。这一阶段阅读时间为两周,第一周收集关于柳的成语故事、谚语故事、民间故事等等;第二周線上讲述,分享柳的故事,并把故事分类。第二阶段,朗诵柳的诗歌,感受柳的形象。第三阶段,欣赏柳的书画,感受柳的内涵。第四阶段,表达自我感受,提炼柳的文化。前两个阶段以居家阅读学习为主,后两个阶段辅以现场寻访。

2.小组协同开展探究。“‘柳意象微项目”的学习以小组方式进行,每个小组4~6人,基于“柳意象”形成各自研究的子项目:为什么许多送别诗中都提到了柳树?为什么柳树的枝条垂得那么低?插柳枝可以辟邪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小组内每个成员围绕着小组的问题形成个人研究的问题。小组学习主要在线上进行,虽然每位学生研究的具体问题不同,但有着内在的相关性,线上的交流不仅仅是自己研究的分享,更多的时候起到了互相启发和促进的作用。

3.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柳意象微项目”的研究倡导和而不同的学习,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学习真正走向深入。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展示了自己的所长,有的擅长利用图表梳理柳树生长的主要分布;有的喜欢综合运用不同类型的信息;还有的在现场能够找到更多的灵感,等等。教师努力为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提供支持,个人学习方式的丰富也大大提升了小组学习的品质。

三、“‘柳意象微项目”学习评价

(一)开展在线调查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喜欢怎样的阅读资源,偏好哪一种学习方式,对于“柳的意象”是不是有了自己的理解?……围绕上述问题,笔者设计了不同的线上调查,有面向全体学生的,也有面向学习小组的。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现在你是怎么理解‘柳意象的?”每个学生都在线填写了自己的理解。学生小童说:“我的收获还是挺大的,知道了‘柳和‘留谐音,送别时折一根柳枝,是表示不舍得让对方走。我的爸爸是医生,他去湖北黄冈的医院支援时,我也折了一根柳条送给他。每次视频时,我都会问爸爸那根柳条在不在。”学生小诸说:“我和菁菁一起研究柳树,发现它很容易存活,折一枝插到地上就能活下来了,我很佩服柳树,生命力真是顽强!我想,这就是那么多人写文章赞颂它的原因吧!”……

(二)建立虚拟社区

每个小组都建立了QQ群或微信群,建立了以小组为单位的虚拟学习社区。研究伊始,笔者请班级信息课代表制作了简易的“石墨在线文档使用”培训小视频,让每个学生都会发布石墨文档并能够在线回复。研究过程中,安排每个小组的不同成员定期发布讨论话题,有时是自己对于小组研究话题的想法,有时是个人的研究成果,每个学生不仅要发布,还要对伙伴的研究和想法做出回应。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每个小组的学习社区成了学生发布自己成果的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在线的互相点评与回应打造了不同于线下的学习生态,学生之间的差异成为学习资源,共同研究、共同成长的学习社区真正得以建立。

(三)儿童创意物化

在“‘柳意象微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学生想出了许多金点子,他们把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作品。小杨同学在自家的阳台插下了两根柳枝,每天用文字和手机记录下柳枝的变化,最后形成了一份“柳枝自然笔记”并发布在朋友圈中,收获无数点赞,最后被学校推荐参加全国自然笔记大赛。第二小组组长小杜同学发起了“你读我听,我读你听”活动,请组里的每个成员选择一段柳的文字,把朗读的音(视)频传到学习社区。还有的同学进行了关于柳的照片展览、柳的书画创作、柳的故事编写,等等。学生的每一件创意作品都是他们自己对柳之美的真切感悟,都是对自己这一段学习旅程最好的审美表达。

“‘柳意象微项目”的学习是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进行的,独特的学习背景、特殊的学习时空给学生留下了不一样的学习感受,真正把柳的意象和文化内化为了学生生命成长的养料。

(作者单位:南京市拉萨路小学)

猜你喜欢

柳枝柳树意象
柳枝上的春天
抚远意象等
柳枝柳枝 变变变
生命力
生命力
柳树
会治病的柳树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
柳树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