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状,探索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1-05-30朱春兰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习作班级课文

朱春兰

一、从活动体验中寻找“素材之源”

1.实践体验活动。实践体验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观察体验。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观察是习作的门径,热爱生活、善于观察,才能从生活中产生习作表达的兴趣。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和生活,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的表达环境,引导他们抓住写作素材,激发习作灵感。比如,可以就地取材,观察校园中一年四季景物的不同变化,感受自然之美。可以物品、动物、人物为观察对象,根据学段观察要求,循序渐进地培养观察能力,从而感受万事万物之特点。

要教给学生具体细致地观察的基本方法:有顺序地观察,如从高到低、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等;抓住事物的典型特征,如大小、颜色、胖瘦、方圆等;有些事物需要长时间观察,才能发现它的变化规律,所以给予学生观察时间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多种观察方法的综合运用,学生才能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二是实践体验。各种活动是丰富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学会利用身边的活动资源,突破时空限制,开掘“素材之源”。

(1)从学校活动中寻源。学校每年都会组织系列主题活动,如“阅读节”活动、各大节日主题活动、冬季三项比赛、综合实践活动等。这些都是宝贵的写作素材,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对这些活动进行筛选、整合,使这些分散的学校活动在某一个主题下系统化起来,成为班级的习作素材。

(2)从班级活动中寻源。班级活动相较于校级活动来讲,参与的学生就更多了。比如班级开展的“跳蚤市场”活动、美食节活动、冬至包饺子活动、班队活动、垃圾分类活动、废纸回收活动等,这些活动往往主题鲜明,契合当代社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面貌。这也为习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从家庭活动中寻源。为了拓展活动空间,教师可通过精心安排,动员家庭成员参与到活动中来。比如我们开展的听大人讲故事活动、“护蛋”活动、“妈妈,母亲节快乐”等活动,加强了学生和家人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家庭活动中体验到了亲人之间的爱。

2.阅读内化活动。如果说实践体验活动是一种直接经验,那么阅读内化活动就是一种间接经验。多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语言,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悟作者观察分析事物、连句成篇的技巧,进而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从而指导习作实践。阅读包括两方面:一是阅读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二是阅读课本以外的文章。尽量熟记词汇、句式、修辞格式、表达方式和艺术技巧。当学生运用这些内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时,就会文思如泉、下笔有神了。

二、在课堂教学中学习“习作之法”

习作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掌握一定的习作方法,并且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应用,才能形成一定的习作能力。

教材在习作的编排上不仅有其独立的序列,而且结合阅读教学,设置了小练笔等多种形式的作文辅助训练,使作文训练更加立体化。

1.学习课文中的语言,主动积累,合理运用。比如文中的名人名言、好词佳句、诗词典故等,不仅要背熟积累,还要关注作者是怎么用的,他要表达什么意思,寄托了什么感情。这样就不会出现辞藻堆砌、张冠李戴的情况。

2.学习课文中谋篇布局的方法,体会构思的巧妙。学生是善于模仿的,初学习作时,可以模仿一些课文的结构,比如《小蝌蚪找妈妈》《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等课文,都运用了反复的叙事结构,因此我们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习作“奇妙的想象”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这种反复的叙事结构。再如五年级第一单元《白鹭》《落花生》《桂花雨》中都出现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不仅写出事物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我们也可以在小练笔中让学生尝试运用这种对比的写作手法。

3.学习课文中情感立意的表达方法,不断提升作文的质量。

(1)写作文要说真话,表真情。有一些名篇语言朴实,结构也中规中矩,似乎没有什么特色,但读上去却非常有味,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语言文字中饱含着作者真挚的情感。比如五年级上册的《桂花雨》,字里行间都是作者琦君魂牵梦绕的思乡情,怎么不令人动容?《珍珠鸟》中,第一句开场就是“真好”,两个字就把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直接抒发出来了,特别感染人。巴金说过:“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同胞有无限的爱……”一篇好文章一定是饱含作者的真情实感的,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并能勾连自己参加过的活动、经历的生活体验,在文章中练习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2)写文章要有好立意。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说主题立意,即通过这篇文章要表达的意思,是习作的灵魂。文章的中心思想与作者的认识水平密切相关,而且这种认识是逐步提高的,因人而异,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为了立意而立意,要避免机械地呈现,比如有的学生在文章结尾经常会这样写: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道理。这样直白明显的立意痕迹,反而降低了文章的质量。

如果我们以课文为写作的切入口,在阅读教学中有机地融入写作训练,及时迁移训练习作方法,就能进一步发挥课文的 “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跟着课文学作文,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习作训练落地开花,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在分享评价中提高“鉴赏之能”

1.教师的习作讲评。习作讲评课的形式多样化,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充分发挥讲评课的指导作用。一般来讲,习作讲评课要讲评这些内容。

(1)比对当次习作的教学目标,进行习作的整体评价。

(2)表扬佳作和有进步的学生,朗读他们的习作全文或者片段,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3)指出本次习作中存在的比較突出的共性问题,如偏离习作要求、内容虚假、情感虚假、价值观偏差等。

(4)选择一些习作或者习作片段进行集体评点和修改。

2.学生的自主修改。自主修改习作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条理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批自改的能力,开始阶段应注重“教”和“扶”。“教”即针对每个学生的写作实际,指出其文章的不足。先从遣词造句、标点符号改起,继而发展到布局谋篇是否恰当、合理。“扶”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找出文章的不足。这类练习可从由片段描写和写日记入手,也可以自由结组互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赏析中,在发现中,在求异中,在交流中,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也找到了自己文章需要修改的地方。教师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修改。

3.利用网络平台,激发习作热情。班级群、博客、凤凰语文论坛都是学生学习和展示自我的地方。网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写作交流方式。中高年级的很多同学能独立地完成博文,在网络上与更多的人交流,相互评价。网络让学生的交流更加广泛,交流的热情带动写作的热情,表达与欣赏能力大大增强,学生的习作能力自然而然地得以提高。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习作班级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班级“四小怪”
背课文的小偷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背课文
不称心的新班级
习作展示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