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意象中的童年与乡情
2021-05-30姜树华
“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诗作《月夜忆舍弟》,表达的是诗人对在乱世中的亲人的安危状况的无限牵挂,苦于无法联系,只能寄情家乡明月。大作家季羡林以“月是故乡明”为题,既是触景生情情况下的脱口而出,更是找了能够引起大家共鸣认可的诗句,无须多言,乡情灼灼。季羡林将故乡的月称之为“小月亮”,他心里的“小月亮”,独特在何处呢?这是涉及本篇课文主题的思考。
一、《月是故乡明》在单元中的教学定位
《月是故乡明》是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起始的两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三首》和《祖父的园子》,两篇课文正应着单元导语中的两个关键内容:“童年记忆”和“体会感情”。三首七言绝句均为宋代诗作,内容均涉及乡村生活,其间都出现了儿童生活,读来亲切。透过儿童的乡村生活现场,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概念在诗中充分显现,当然“三农诗”不等于农村诗,更不等于农业诗。三首诗中,流淌出来的是浓浓的童年美好与淡淡的乡村风情。作家萧红笔下的《呼兰河传》大多是灰色的酸楚见闻,唯有《祖父的园子》成了作者储存祖孙美好亲情的归属地,盛满对祖父慈爱的思念与童年时代不多的美好片段。儿童的脑海中总是装得下无数的好玩故事,作家萧红也是如此,一回到童年,便打开了话匣,流淌出明亮的童年色彩、自在的童年时光、温暖的童年眷恋。因为祖父的园子承载着小萧红想不尽且道不完的童年故事,明丽、自在、温暖。有了单元前两篇课文的先期学习,到了第三篇课文《月是故乡明》学习时,便可用上体验感情的方法,进行自读自悟、自我体验了。童年的记忆与感情往往是“结伴而来”的,这课的学习任务就可以让学生尽情去找寻《月是故乡明》中童年的“那段记忆”与“那份感情”。
二、关于《月是故乡明》课文的学习要点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在课文前的“学习提示”中已经交代清楚了:“自古以来,月亮常常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这是在对每一位学习者预铺关于月亮的“思乡情结”——它是中国人特有的“思乡文化”,也是中国人专属的“文化基因”。“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抒发了哪些感受。”这是对每一位学习者的学习提示与要求,也是对单元“语文要素”中学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具体落实。体会情感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常常是一种感觉,很难说得清、道得明。由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引领学生感受“思乡”情感,更要引领学生发现作者把“思乡之情”藏在怎样的文字中,如何从多个角度来酿就“思乡情”的。笔者从以下三个角度尝试发现“文本秘妙”,以便为学生提供学习路径,帮助提升“体会感情”的阅读能力。
1.“小月亮”情结在混沌里清晰。课文《月是故鄉明》中,文字充满着孩童般的天真,絮叨了一些好玩的故事,童年时代的,长大离开家乡时期的,恍惚间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混沌,只感觉到一点点的远离,一丝丝的忧伤,天上的月,水里的月,大漠的月,高山上的月;古诗中的月,当下生活中的月……作者一一数来,读来天地间月色交辉,总感迷糊不清,能否读得晴朗一些?再读课文,我们能读出大作家不露痕迹地,有序地展开着叙述。从小时候开始吧,小时对平原的月亮印象、村落里数星星、柳树下点篝火、坑边望月、梦中叠月,课文用第2~4三个自然段描述小时候对月亮的印象。接着课文用第4~5两个自然段描述长大后背井离乡、漂洋过海所见到的“大月亮”,无一不让作者倍念家乡的“小月亮”。最后是年事已高时,仍然念想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从小时候写到长大时,再写到年老后;从平原写到域外,再写到燕园胜地,小月亮一直伴着作者每一个日日夜夜,每一处山山水水。初读课文,只感觉到处是月;再读课文,看得到时刻是月。就这样,美好的记忆在混沌里清晰起来了。
2.“小月亮”记忆在童乐里沉淀。故乡往往是和童年连在一起的。黄昏来临,作者便已来到村里的“大苇坑”,在作者眼里,虽没有洞庭湖的气派,却也有“烟波浩渺之势”。这篇课文显然不是作者小时候的作品,写作本文时也一定已经亲临过洞庭湖,感受过“八百里洞庭”的气场,所以,对家乡村里大苇坑的印象是基于“我这个小孩子眼中”的感觉。夏日黄昏后,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透过古柳枝叶缝隙,月光星光闪耀,伴随着的是“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多么惬意的享受,月光下的有趣画面永远定格在作者脑际。大概是躺着赏月还不过瘾,就来到大苇坑边,看到的是水天交接的月光,水天呼应的月亮。文中写“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该是什么在“萌动”呢?就是那番美好的诗境吧,所谓情动而辞发,只苦于小时候的言辞积累不够,但感受却是美好生动且极致的,所以,作者当时的内心才会有一股莫名的萌发。于是,水天之月叠加着一起走进作者的梦。梦,很有意思,它会重生,在你离开越远时,重生机会便越多;在你年岁越大时,重生概率便更大。故乡及故乡的月就这样沉在了童年,时常泛起。
3.“小月亮”情感在他乡里升华。亘古不变的月亮,却因时空转移而变幻。课文用“在济南……在北京……又回到济南……然后在欧洲……又回到北京,现在已经……”的句式将自己的辗转人生演绎了一番。随后便是“在……在……在……在……”,以排比句式呈现出各种情景中看到的月亮,应该说作者是“阅月无数”,但广阔世界比不上心中故乡。“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只是因为“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作者采用了大量的对比铺设,凸显家乡月在心中的地位。即便是自己已经住了四十多年的北京,即便窗外就是让无数人迷恋神往的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也无法堪比“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托举起故乡“小月亮”的是作者一系列的他乡呈现:“风光旖旎”“无边无垠”“碧波万顷”“巍峨雄奇”“美妙绝伦”“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倾,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等。他乡的景致越是美好,作者的思乡情愫便越是强烈。课文结尾与开篇呼应,更能表明作者的思乡情深:“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这是作家年事已高时的故乡念想,满载悠悠感伤。是作者从北京不方便回去吗?不尽然。即便作家回到自己的故乡,看到的那一轮月,又怎可能是小时的月,早已物是人非。心中的那个“小月亮”是只属于那般心境中的童年。
乡愁,不是愁,而是迷恋和念想。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季羡林道出的“小月亮”,而每个人心中的“小月亮”又和季羡林的不一样。这就是千古以来,为何文人墨客从来没有停歇过对月亮的欣赏与表达,只因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小月亮”。
(姜树华,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教育家培养对象、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书记兼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