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五)
2021-05-30周迪
周迪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少年博览》红领巾小记者们掰着指头一数——哇,这一年,我们向全省的小伙伴讲了好多好多故事呀!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是习近平爷爷多次提及的冀望。2021年6月至12月,红领巾小记者们寻访红色印记,宣讲红色故事,将“红军”“新四军”“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红色名人”等安徽党史坐标一一点亮。
从小记者们笔尖流淌出的故事,浸润着缕缕大别山的桂花香,激荡着阵阵长江岸的浪涛吼,闪耀着革命者不灭的信仰红……一段段熠熠生辉的党史,一个个不能忘却的名字,在队员们心中串珠成链,斐然成章。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跟随《少年博览》红领巾小记者一起,加入这场奔向春天的巡礼之旅吧!
红色画家绘蓝图
作为一名红领巾小记者,我时刻牢记自己的寻访任务——我的家乡对革命有多大的促进作用?这里有哪些红色人物?他们为革命付出了什么?带着心中的疑问,我走进了黄镇生平事迹陈列馆。
陈列馆正中是黄镇爷爷的半身铜像。铜像两旁,是黄镇爷爷的生平:他生于桐城市的一个农民家庭,1931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与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创建了晋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他带队策应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多国大使,还促成了尼克松访华的“破冰之旅”,为中美外交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我深深为黄镇爷爷投身革命洪流、顽强奋斗的毅力和意志所感动。
我来到第一陈列馆,这里可真大!一排排红色玻璃柜分列两边,我挨个看起来。展柜里有各国领导人赠给黄镇爷爷的外交礼物,照相机、木碗、木勺……还有革命年代黃镇爷爷使用过的物品,穿过的军大衣、吃过的野菜标本,看得人肃然起敬。
接着,我参观了第二陈列馆,这里陈列的是黄镇爷爷生前的书画作品。只见一幅幅毛笔字龙飞凤舞,一张张画栩栩如生。第三陈列馆是黄镇爷爷住处的复原场景,当我看到窄小的房屋和简单的陈设时,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位伟大将军的住处。黄镇爷爷出众的才华、俭朴的生活,让我更加敬佩他。
走出陈列馆时,我再次依依不舍地看了一眼黄镇爷爷的铜像。“玉可碎而不改其白”,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这样鼓励他;“红色画家绘蓝图”,举世敬仰的周恩来这样评价他;“将军不辱使命”,邓小平同志这样称赞他。黄镇爷爷身上崇高的革命理想、光明磊落的优秀品德,为我的学习和成长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坐标!
小记者:吴开欣 / 安庆市高琦小学
红色校园育英雄
2021年11月2日,身为红领巾小记者,我来到天长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岗抗大八分校参观。
蓝天下的抗大八分校,乌墙青瓦,掩映在一片浓浓的松柏之中。龙岗抗大八分校成立于1941年,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八分校”,曾培养了2000多名革命人才。
纪念馆外,仿佛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是野菊花!虽是秋天,它们却不惧寒冷,依然笑盈盈地迎着朝阳,把灿烂献给每一个人。沿着小路步行不远,首先印入我眼帘的是小广场上陈列的坦克、榴弹炮和战斗机,以及高高耸立的碉堡,它们一下子就把我带进了那战火纷飞的激情岁月。
抗大八分校纪念馆分为五个展厅,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抗大八分校的办学历程。走进纪念馆,一张张古老模糊的照片,就像一部部电影,记录了当年英雄们的意气风发。枪林弹雨中,他们的生活又何其艰辛。那一件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的冬军装安静地躺在展柜里,旁边日军那厚厚的棉袄、皮鞋像是最清晰的镜子,照见了抗大学员的坚韧与无畏。铁锈斑斑的大刀,彰显了罗炳辉将军的战绩,驻足凝神,我仿佛听到了日军狼狈逃窜的脚步声。
纪念馆外的小路两侧就是战士们曾经学习、生活的旧址。房屋并不宽敞,大多陈设简单,只有简易的床和桌椅、水杯、电话机。这里条件虽艰苦,成果却丰硕,短短四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陈毅、粟裕、郑位三、罗炳辉等都在这里生活战斗过。
最特别的是,政治部旧址还修建了一条地道。地道的入口是一个大衣柜,出口是一扇窗户,非常隐蔽,真实再现了战争年代的斗争智慧。
不知不觉,几个小时的寻访结束了。时间虽短,但艰苦奋斗、勇于牺牲、求真务实,与人民群众保持鱼水情深的抗大精神,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抗大八分校里走出的先辈们,如同那黑夜中闪闪发亮的灯塔,指引我们勇敢前行!
小记者:李乐承 / 天长市第一小学
指导老师:蒋芳菲 梅建兵
红色枫叶化春泥
今天,我以《少年博览》红领巾小记者的身份,来到宿州市雪枫公园,追寻彭雪枫将军的伟大精神,寻访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
雪枫公园以彭雪枫将军的名字命名,是为纪念彭雪枫将军等革命烈士而建的。我怀着万分祟敬的心情迈入公园大门,只见道路两侧,挺立着修剪整齐的青松翠柏,显得格外庄严。抬眼望去,是一尊彭雪枫将军的雕像。他昂首挺胸,身姿如松柏一般高大挺拔,如高山一般巍然屹立,浑身散发着英武之气,让人肃然起敬。
再往前走就是雄伟的烈士纪念碑,它矗立在广场的中央,上面是陈毅将军的题词——“革命先烈永垂不朽”。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彭雪枫将军以及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无数革命先烈们。他们为了赶走日本侵略者,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正是他们的牺牲,才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
烈士纪念碑不远处就是我仰慕已久的彭雪枫纪念馆。走进馆中,但见馆内陈列着许多彭雪枫将军生前用过的物品:写就的家书,起草的文件,以及一张张早已泛黄的《拂晓报》。从讲解员口中,我得知了彭雪枫将军的生平事迹:
彭雪枫将军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的指挥员、军事家,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他自幼热爱学习,创立了拂晓剧团和《拂晓报》,曾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先后取得大小数百次反“扫荡”战斗的胜利。他牺牲时,年仅三十七岁。
望着纪念馆里的一件件文物藏品,我思绪万千。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下,彭雪枫将军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无时无刻不心系民族危亡、祖国人民……他就像一片鲜红的枫叶,化作春泥,孕育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我举起右臂,以少先队员最隆重的礼仪——少先队队礼,向英雄致敬!同时,我在心里对将军说:“请您放心,强国有我!”
小记者:屈丁丁 朱峻熙 牛鑫宇 / 宿州市雪枫小学
指导老师:王政委 陶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