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科素养 引导课程学习

2021-05-30王恩祥桑冠宇王爱忠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21年8期
关键词:评析本题考查

王恩祥 桑冠宇 王爱忠

2021年菏泽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发展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统编教材为依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聚焦考查思政学科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大核心素养,彰显了道德与法治课鲜明的特色与价值追求,发挥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导向作用。

一、辨别性选择题(认真思考下列各小题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我想多干些家务活儿。”这是在关切他人的生命,传递生命的温暖。(  )

评析: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我想多干些家务活儿”不仅让我们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让我们从教材知识出发,站在生命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强调的是我们将自己的生命照亮,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使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关爱,从而传递生命的温暖。本题选A。

2.中学生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感,应该顺其自然。(  )

评析: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新教材的特点,也是中考命题的关注点。中学生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感,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而不能顺其自然,任其泛滥。本题选B。

3.运动员在比赛时往往会通过发出喝喊声来增强自信,这是应用了情绪感染。(  )

评析:情绪有多样性、复杂性、情境性、暂时性等特点,运动员在比赛时往往会通过发出喝喊声来增强自信,这是应用了情绪的感染性。本题在具体的情境中考查了学生对情绪感染的理解。本题选A。

4.“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告诉我们要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  )

评析:题中古文的意思是,如果能够依靠众人的力量,就会天下无敌;如果能够依靠众人的智慧,那么就不会害怕那些聪明的人了。本题借用中国传统文化考查了集体的作用,并告诉我们要依靠众人的智慧,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本题选A。

5.“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启示我们要学会感恩,主动承担责任。(  )

评析: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这里借助一句流行语,实际上启示考生要学会感恩,主动承担责任。本题选A。

6.巴西龟、水葫芦、红蚂蚁等外来物种的入侵,对我国原有的生态链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警示我们要提高生态安全意识。(  )

评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家安全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巴西龟、水葫芦、红蚂蚁等外来物种的入侵,对我国原有的生态链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因此,我们要提高生态安全意识。本题选A。

7.“十四五”时期,把我国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也就是要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

评析: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命脉所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对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但实体经济并不等于公有制经济,把它们等同起来,逻辑不通。因此本题选B。

8.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和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个人的干涉。(  )

评析:此题考查了监察委员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个人的干涉。但是,监察委员会要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要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要向人民代表大会汇报工作。因此本题选B。

9.依法行政的核心是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

评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依法行政相关知识的理解。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而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我们不能把规范政府的行政权与坚持厉行法治等同起来。因此本题选B。

10.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在强调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实现更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

评析:本题考查了时事政治方面的内容。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畅通国内大循环,有利于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升级和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推动供给需求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均衡,又为国内循环提供持续发展动力,实现更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因此本题选A。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分,共10分)

11.下列新闻事件和新闻解读相匹配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评析:本题一方面加大了试题考查时事的容量与覆盖面,另一方面避免了单纯考查时事的识记情况,实现了时事考查从知识识记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的转变。本题在表述时事时做了适当删除和改造,剔除了无关紧要、细枝末节的表述,保留关键性事实特征,让考生了解事件的同时,思考事件背后蕴含的道理,体现了学以致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等核心素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降至12周岁,体现了我国立法与时俱进,体现了對未成年人的保护;中国太极拳“申遗”成功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这是我国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成就,体现了我国航天技术领域竞争力增强。故①②③解读正确,符合题意。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是经济建设,而不是农业农村工作,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12.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近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这(  )

①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②意味着中国由此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③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结果 ④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评析:本题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为背景,列举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原因与意义,有利于学生增强制度自信和政治认同感。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故①④说法正确;“意味着中国由此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不符合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故②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市场经济的内容,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13.下面是九年级(1)班王雨曈同学搜集到的微信息,关于微信息与微点评对应正确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评析:本题在考查诚信、依法治国、国家安全等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分析、评价现实问题的能力。李明阳看到自己脸上长出很多痘痘,欣然接受,这是他能够正确认识青春期生理变化的表现,故排除①。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故排除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仇某的行为触犯了英雄烈士保护法,应受到法律制裁,故③正确。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全票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传递出全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故④正确。本题选D。

14.某镇人民政府租用村民李某承包的荒地作为停车用地,现因租金拖欠,李某要求归还租用的停车用地,遭到该镇政府的拒绝。于是,李某便以镇人民政府为诉讼对象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属于(  )

A.民事诉讼B.刑事诉讼C.行政诉讼D.刑事自诉

评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诉讼类型的认识和理解。本题让学生区别诉讼的类别,意在引领学生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民告官”都是行政诉讼。只有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活动才属于行政诉讼。题中的事例很显然与政府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无关,应属于民事诉讼。故本题选A。

15.张某是无业游民,经常吃“霸王餐”。一次到刘某的饭店用餐,吃完后趁刘某不注意没结账就快速离开,刘某发现后一边喝止一边追赶,张某在逃跑过程中摔伤,住院治疗花了数万元。张某提起诉讼,要求刘某赔偿损失,但法院驳回了他的诉求。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张某用餐不结账的行为违反公序良俗,但不违法 ②张某吃“霸王餐”的行为是非正义行为 ③法院公正司法,驳回张某的诉求,匡扶公平正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④刘某追赶导致张某摔伤,应承担部分责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评析:本题践行“考试即生活”的理念,考查公正司法的有关知识,体现了试卷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本题通过张某因用餐不结账逃离摔伤而要求赔偿但败诉的事例,意在让学生通过一个司法案件感悟公平正义,增强考生对公平正义和法治的信心,引领社会新风尚。张某吃“霸王餐”的行为是非正义行为;法院公正司法,駁回张某的诉求,匡扶了公平正义,故②③正确。张某用餐不结账的行为是违法的,故排除①。在此案中,餐馆经营者的追赶行为在法律上是合情合理的自助行为,并无不当之处,不需要承担任何侵权责任,故排除④。本题选C。

1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仍需要坚持和完善 ②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评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本题的设置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制度认同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仍需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①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人民享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而不是直接管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这个说法本身正确,但是与题目要求不符,故②③不符合题意。本题选B。

17.今年,全国新开工改造3.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本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实施方式跟过去有很大不同。“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要有居民充分参与,改造方案出台后,还要听取大家的意见再调整。这表明(  )

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②居民应树立民主意识,主动参与民主决策 ③改造方案出台后,广泛听取民意有利于实行民主监督 ④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评析:本题通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这一事例,让学生了解民主管理的程序、体验民主决策的价值,有助于学生培养对话协商、沟通合作、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①说法错误,排除。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居民应树立民主意识,主动参与民主决策,②④正确。广泛听取民意有利于实行民主决策,排除③。故本题选C。

18.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讲话中指出,中国要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碳达峰);到2060年,中国要采取高新技术等各种方式将自身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捕集或吸收掉,实现碳中和。下列有利于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合理措施有(  )

①进一步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努力采用新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②坚决杜绝使用燃油汽车,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③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同时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等新能源 ④禁止广大农村居民用木柴烧火做饭,一律使用电器或燃气做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评析:解答本题需要考生通过材料了解“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概念,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分析问题能力。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努力采用新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同时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等新能源都有利于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故①③说法正确。“坚决杜绝使用燃油汽车,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禁止广大农村居民用木柴烧火做饭,一律使用电器或燃气做饭”,两者说法都过于绝对,故②④说法错误。本题选B。

19.深圳,40年前的小渔村已经蜕变为全球瞩目的大都市,“无数个第一”见证了它的发展: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实践证明,党中央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经济特区要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这说明(  )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合我国国情,显示了强大生命力 ②改革开放让国家富强,实现了中国梦 ③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评析: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增强了我们对国家改革开放的自信。本题在考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考生对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我国取得一定的成就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合我国国情,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故①③④正确。我国还未实现中国梦,可排除②。本题选C。

20.2020年12月,我国在全国范围内逐批进行新冠疫苗接种,个人不用付费,由医保基金和国家财政承担;截至今年4月初,中国已经向全球80多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提供援助,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中国努力推进新冠疫苗在全球范围内公平分配,为与病毒博弈的生命保驾护航。由此可以看出(  )

①中国政府尊重科学,关爱生命 ②中国助力全球抗击疫情,彰显了负责任的世界强国担当 ③中国用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④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评析:中国努力推进新冠疫苗在全球范围内公平分配,为与病毒博弈的生命保驾护航,说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承担国家责任。我国积极研究疫苗并努力向国际社会提供疫苗,说明中国政府尊重科学,关爱生命;说明中国用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故①③正确。中国不是世界强国,排除②;材料未涉及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排除④。本题选B。

三、问答题(共30分)

21.【讲英雄故事 写人生华章】(7分)

(1)作为“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却甘愿一生做“种田人”。请你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谈谈如何做好“种田人”?(3分)

(2)结合袁隆平院士的事迹,联系自身实际,请你分析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关系。(4分)

评析:本题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的英雄故事,旨在让学生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学习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为名利的职业操守;学习他坚持不懈、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奋斗意志;学习他以国家利益为重、为国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他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勇于实践的工匠品质。考生通过分析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与中国梦的关系,可以认识到中国梦是个人梦想的基础和前提,个人梦想的实现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条件,實现中华族的伟大复兴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从而正确处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关系,把自己的人生志向与梦想和祖国人民联系在一起,在一代代人的接力奋斗中,把中国梦变为现实,从而用平凡的人生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书写人生华章。

学生在回答第(2)题时,一定要分析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与中国梦的关系,并结合自身实际梳理出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关系,以及自己应有的态度。

参考答案:(1)①做好“种田人”要埋头苦干、淡泊名利、无私奉献。②做好“种田人”要热爱本职工作,践行工匠精神。③做好“种田人”要坚持不懈,积极进取,不断创新。④做好“种田人”要勇担社会责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⑤做好“种田人”要为国为民,以国家利益为重。(每个要点1分,答出任意3个要点即可得3分,最多不超过3分)

(2)①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目标,有助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有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解决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梦想激发了他生命的热情和勇气,他在实现自我梦想的过程中,也助力了中国梦的实现。②志向和梦想是人生的航标,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志向与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个人的梦想和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我们要把自己的人生志向与梦想和祖国人民联系在一起,在一代代人的接力奋斗中,把中国梦变为现实。(每个要点2分,共4分)

22.【析法律条文 育思维品格】(8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现将部分条文摘录如下: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八条 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1)请结合上述法律条文,阐释法律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2分)

就有关未成年子女教育、保护的问题,同学们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如下两种观点:

(2)请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4分)

(3)根据第一千零四十三条规定,你准备采取什么行动让你的家庭更和谐?(2分)

评析:第(1)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法律条文为背景,让学生阐释法律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由此,让考生体会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法律通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全体人员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教材主干知识“法律的作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但这里并不是让考生背诵知识点,而是以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第一千零六十八条为载体,让学生结合条文具体内容,运用“法律的作用”相关知识,去推理、阐释法律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法律通过规定家庭成员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来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保护家庭生活;“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体现了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法律为我们评判家庭成员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人向善,引导人们为维护和谐婚姻家庭关系作出努力。

第(2)小题,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在现实的、复杂的情景中是否具有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养,考查的是学生是否具有高一级学校深造要求具备的初步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甲同学看到了提升父母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文明素养有助于教育、保护子女,没有看到父母提升法律意识对教育、保护子女的必要性;乙同学看到了父母拒不履行法定义务,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没有看到父母履行义务也需要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在家庭生活中,既需要重视道德建设,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也需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约束个人的行为,建设和谐家庭。国家与社会治理需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与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由此,试题也体现了对学科关键能力的落实与导向,拓宽了学科知识和关键能力综合考查的空间,彰显了学科特色和课程价值。

第(3)小题注重考查学生迁移课堂所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引导考生实现由“解答试题”向“解决问题”转变,引领学生走向广阔的生活天地,在体验与践行中内化为稳定的道德品质,体现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参考答案:(1)①在家庭生活中,法律通过规定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来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保护家庭生活。②法律通过解决家庭纠纷制裁不履行家庭义务的行为,来维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③法律为我们评判家庭成员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人向善,引导人们为维护和谐婚姻家庭关系作出努力。(每个要点1分,答出任意2个要点即可得2分,最多不超过2分)

(2)①甲同学看到了提升父母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文明素养有助于教育、保护子女,没有看到父母提升法律意识对教育、保护子女的必要性。②乙同学看到了父母拒不履行法定义务,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没有看到父母履行义务也需要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③国家与社会治理需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与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④在家庭生活中,既需要重视道德建设,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也需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约束个人的行为,建设和谐家庭。(每点1分,共4分)

(3)①尽孝在当下,以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②主动和父母沟通,有效化解冲突。③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唠叨等行为中蕴含的爱。④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不顶撞父母,不攀比,不向父母提出过分要求。⑤家务我分担,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⑥弘扬家庭美德,传承良好家风,为建设平等和睦的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个要点1分,答出任意2个要点即可得2分,最多不超过2分)

23.【中华一家亲 共叙师生情】(6分)

1975年至1981年,山东菏泽汉族姑娘刘前稳把7年的青春和才华奉献给青海玉树的藏族孩子。刘老师担任班主任,手把手教孩子汉语,给最小的同学桑才洗衣服,告诉他讲卫生的重要性。当旦洛周和其他孩子初中畢业准备进入社会工作时,刘老师还挨家做工作,坚持不懈地劝说。最终,旦洛周和同学们读完了高中,有的同学继续读大学、研究生……[]  2021年3月24日,旦洛周等7名藏族学生在山东菏泽某小区,终于见到了找寻40年的刘前稳老师,年过七旬的刘老师依然清楚记得学生的名字!同学们为刘老师送上哈达,还送上一身精美的藏族服饰和一面意义深远的锦旗:“菏泽牡丹绽放玉树高原与雪莲竞美 孔圣师表施教江源儿女育民族英才”。

(1)刘前稳老师与她的藏族学生给我们呈现了不分民族、跨区域的师生情,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2)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为此,我们应该做些什么?(3分)

评析:我们需要怎样的老师?老师与学生应如何相处?菏泽市汉族姑娘教书育人、藏族学生感恩老师让人动容的师生故事给我们提供了真实的范例。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我们要理解、尊重、关爱、感恩老师。从民族团结的角度命题,让考生意识到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动人的师生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一方面,试题贴近学生生活,以真实的事例为载体,引导考生严守道德底线,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另一方面,试题亦体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智慧,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有益于学生增强公德意识和参与能力,提升公共参与素养,增强对民族团结的政治认同,追求更真实、更完美的道德境界。

参考答案:(1)①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③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我们要尊重老师、理解老师、感恩老师。④中华民族一家亲,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⑤我国遵循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每个要点1分,答出任意3个要点即可得3分,最多不超过3分)

(2)①认同我们都是中国人,都要热爱我们的祖国(认同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②拥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支持国家实施兴边富民行动。③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字。④反对民族分裂,特别是要坚决反对借民族与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敢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做斗争)。⑤积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每个要点1分,答出任意3个要点即可得3分,最多不超过3分)

24.【奋斗百年路 坚定跟党走】(9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菏泽市某校学生就此展开了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从革命时代的排除万难取得胜利的乐观精神,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艰苦创业精神,到改革开放时期的改革创新精神,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生命至上、不负人民的精神,中国共产党自成精神谱系。这一系列精神由一个个鲜明的“坐标”组成。

九(1)班某一学习小组整理了四个有关精神的“坐标”(如图所示),并进行了探究,得出结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共命運的历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赢得人民信任和支持,才能克服困难,继续前行。

①     ②     ③     ④

(1)请按照精神“坐标”形成的先后进行排序(只写序号),并说明该学习小组探究出的结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怎样的发展思想?(3分)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等各个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发生了无数惊天动地的大事件。

(2)请你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主题,任选一个人物或事件,自拟题目,撰写一篇200字以内的小论文。(6分)

要求:①观点正确;②紧扣主题;③理论联系实际;④层次分明,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评析: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科书。第(1)小题,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描述,引导考生认识到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共命运的历史,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历史伟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密码在于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为引导广大青少年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第(2)小题坚持素养立意,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主题,要求任选一个人物或事件,自拟题目,撰写一篇200字以内的小论文,旨在引导考生从百年党史中正确认识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基本道理,增强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从而引导广大青少年了解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初心使命,领会党的创新理论,认清党的精神谱系,传承党的红色基因,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2)小题采用写小论文的形式,给了考生选择的空间,让他们能用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成果呈现出来。这样既可以防止出现死记硬背有关党的知识就可以得高分的现象,还可以综合考查学生能否将初中思政学科培养的各种能力内化整合形成自己的综合素养,使考生的分数较真实地反映他们的能力与素养水平。

参考答案:(1)②①④③。(1分)以人民为中心。(2分)(答出“人民至上”或者“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给1分)

(2)略。

猜你喜欢

评析本题考查
中考英语易错题解析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摆放套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