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道德与法治简答题的高频命题设问与解题秘籍

2021-05-30谢付良邱世才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21年3期
关键词:试题生命材料

谢付良 邱世才

简答题的命题设问指向比较明确,答案要求简洁明了,侧重于考查考生对概念、原理等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再现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各地中考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始实施开卷考试,简答题也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中考试卷中,简答题一般以重大时事政治、相关图片、漫画、表格为素材,涉及法治、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科技与创新、社会生活及青少年品德养成等诸多领域,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等特点。按命题设问的类型分类,简答题可以分为体现观点(道理)类、必要性(意义)类、启示(启迪)类、说明(反映)类、做法(行动)类、观点评析类等。

一、体现观点(道理)类

此类试题往往以某些典型的事件、热点新闻、名人话语为背景,要求学生结合事件、时政背景和道德与法治课所学的知识感悟出所学的观点、体现的道理等。这类问题重点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等,答题时要有针对性。

例1.(2020·江西)道德与法治课上,小云播报了一则新闻:

2020年4月19日,8名驻村第一书记为丰城冻米糖、安远红心蜜薯、高安腐竹等扶贫农产品“直播带货”,当天销售额达610余万元。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直播带货”模式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成为破解农产品因疫情影响而滞销等问题的“快捷键”,也为各地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从这则新闻中可以感悟到哪些道理?

◆解题秘籍

(1)审。通过审材料,明确材料所反映的考查方向。分析材料可知,材料涉及党和政府的发展思想、网络的作用、创新的意义等。

(2)联。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根据材料所体现的观点及问题要求,联系教材,找出解答试题的知识点。如“‘直播带货模式”体现了网络改变世界、网络促进经济发展等观点;“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体现了创新的新发展理念;“破解农产品……滞销等问题”“推动脱贫攻坚”等体现了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相关观点。但要注意,只有从不同角度联系教材知识,才能使问题回答得更完整。

(3)选。找到相对应的知识点,确定答题思路后,还要准确完整地组织紧扣材料的答案。

参考答案: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推动社会进步。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二、必要性(意义)类

这种设问类型的题目一般以考生生活实际、社会重大热点事件、国家出台的方针政策等为背景材料,让学生结合材料谈某一政策、行动等实施的必要性或意义。这类设问多以“谈谈……的必要性”“……有何重要意义”“谈谈……的意义”“谈谈……的作用”等形式出现。

例2.(2020·浙江衢州)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说过,中国(减贫)经验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独龙族同胞的贫困发生率高达71%,其聚居的独龙江乡地理位置如图所示。

材料二:从2010年开始,国家实施独龙族整族帮扶行动:打造独龙江乡为民族风情旅游小镇;实施“以电代柴”项目,组建护林队伍,把曾经的毁林开荒者变成护林护水先锋;“扶贫先扶智”,对群众开展实用技能培训,狠抓素质提升……经过多年的努力,独龙族同胞实现了从整族贫困到整族脱贫的历史“蝶变”。

根据材料及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说明国家实施独龙族整族帮扶行动的必要性。

◆解题秘籍

(1)审。我们要通过阅读试题材料,明确试题是让针对什么谈意义、作用或重要性的。此题是针对独龙族整族帮扶脱贫这一举措进行考查的。从“帮扶行动”我们可以联想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等知识;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可以联想到共同繁荣。在审题时还要注意由地图中独龙乡的位置联系国家安全等知识点。

(2)联。“联”即将材料、设问与教材有关知识建立对应联系,找到教材中能说明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3)答。作答时,要紧密结合所学知识,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可以按“有利于……”“提高了……”“增强了……”“促进了……”“保护了……”“体现了……”“是……需要”等格式来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由材料及图示可知,独龙族生活的地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贫困程度较深。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独龙族整族帮扶行动有利于提高独龙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也有利于边疆的稳定。

三、启示(启迪)类

此类试题一般以一些典型的事件、人物事迹、名人话语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谈谈事件、人物事迹或名言给我们的启示等。这类试题的设问主要有“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能得出哪些启示”“……给了我们怎样的警示”等。

例3.(2020·贵州黔西南州)在我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重大战役中,有无数个“最美的人”。从广州到武汉再到北京,实地调查疫情、研究防控方案,84岁的钟南山院士是最美的;做胆囊摘除手术后放弃病休继续坚守,与武汉人民“肝胆相照”的72岁的张伯礼院士,是最美的;自己身患绝症,却尽心竭力抢救患者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是最美的;骑自行车、搭顺风车,辗转四天三夜,风雨兼程300公里,从农村老家赶回武汉抗疫一线的24岁的女医生甘如意,是最美的。還有从全国各地赶赴湖北、赶赴武汉,冲到抗疫最前线的4万多名医护人员;还有无数的当地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志愿者……他们都是最美的人!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为我们正确对待生命带来哪些启示?

◆解题秘籍

(1)读。认真阅读材料和设问,明确材料的中心思想,得出材料反映的是哪方面的现象或问题。例题让我们谈疫情为我们正确对待生命带来的启示,提示我们作答时,结合教材内容写出正确对待生命的态度或做法。

(2)理。就是理清思路,如做(说)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由于试题设问限定“正确对待生命”这一角度,我们在审题之后,就可联系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敬畏生命、拒绝冷漠和关爱生命、守护生命等方面的知识。

(3)答。若材料中的行为是错误的,我们应吸取教训,进而回答出正确的做法;若材料中的行为是正確的,我们应向其学习,并回答出具体的做法,或总结出可供借鉴的经验。解答时,应注意运用“必须”“应”“要”“坚持”等词语,以体现答题的针对性。例题就可以从先进人物对待生命的做法中,提炼答题的格式“我们要……”。

参考答案:①我们要服务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提升我们生命的价值。②我们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相互关爱,守望相助。③我们要养成科学文明(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④我们要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使生命在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四、说明(反映)类

此类题型大多以时政材料或典型人物事迹为背景,然后结合热点材料和教材重点知识设置问题,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能力。这类题目的呈现方式是“……体现了……”“……说明了……”等。

例4.(2020·四川成都)制度优势是中国抗疫实践的显著特点。阅读抗疫材料,运用坚持宪法至上和我国基本制度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面对未知病毒突然袭击,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国采取一切措施,不计一切代价,全力救治患者、拯救生命。

党和政府举全国之力,快速有效调动全国资源和力量,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迅速形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宪法知识,简要说明中国抗疫“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所体现的宪法原则。

◆解题秘籍

(1)定点。“定点”就是结合材料和设问,明确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此题考查了宪法原则等知识。

(2)联系。联系所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发散思维,从现象到本质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答题时,应先写材料中的关键词,再采用教材中的知识点来进行归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了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计一切代价,全力救治患者、拯救生命”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等。

(3)整合。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查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即可作为答案要点。

参考答案: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②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了保障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宪法原则。③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了依宪治国的原则。

五、做法(行动)类

此类试题一般选取社会热点、时政、生活事例、先进人物事迹等为素材,让考生思考完成某项具体任务的应对方法,重在考查考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要求考生有较高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能力,是难度系数较大的一类题型。此类试题的设问多以“如何解决(改善)……”“……应采取哪些措施”“怎样实现……”“作为青少年的你能为……做些什么”“针对……向政府提出你的建议”“……要注意些什么”等形式出现。

例5.(2020·贵州黔西南州)2019年5月3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开展绿色出行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绿色出行水平。

结合自身体验,谈谈你今后开展绿色出行的做法。

◆解题秘籍

解答“做法(行动)类”问题,要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案要从教材知识、时政知识、材料提示的信息方面进行考虑,要突破思维定势,尝试从多个角度来解决问题。另外,给出的做法或方案必须符合试题要求,要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例题设问限定绿色出行方面,我们从这一方面着手作答即可,如提倡步行出行等。

做法(行动)类试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没有固定的答案。解答此类试题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结合此类试题的几种设问作一归纳。

(1)成才报国方面:此类问题一般从树立理想、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作答。

(2)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方面:此类问题一般从公民的义务、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敢于斗争等方面作答。

(3)人口、资源、环境方面:此类试题有两类不同的设问,若问青少年应怎么做,可结合资源环境问题、我国的国情国策进行回答;若问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注意答案一定要具体,回答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等。

(4)守法用法方面:解答此类试题,所写答案应包括学法(增强法律意识)、守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几个方面。

(5)维权方面:维权时一般按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进行,如在保证依法办事的前提下,能协商解决的就协商解决,必要的情况下再到法院起诉。

参考答案:①改变出行方式,如尽量乘坐公交、骑乘共享单车等。②在出行过程中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如节电、节水、爱护花草树木、保护野生动物等。

六、观点评析类

此类题往往是先设置一定的情境,并在情境中給出一定的言行,要求学生对这些言行进行判断分析并说明理由。回答时角度要全,要体现辩证思维。

例6.(2020·重庆B)与青春共舞,与法治同行。某校正在开展“法治少年 青春远航”法治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回答问题。

【手机风波】

2019年7月18日,黄某未满14周岁的女儿私自在某营业厅花800元购买了一部手机。黄某得知后以自己不知情不同意购买为由找商家退货退款,但遭到拒绝。黄某请求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解,双方达成退货协议,商家于当日全额退还购机款800元。

※相关链接※

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有人认为,给黄某的女儿退款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你的理由。

◆解题秘籍

(1)判正误。回答此类题目一般是先进行性质判断(对或错),找出所要评析的所有言行,并一一判断其实质。

(2)说理由。要根据所学知识对题目中正确或错误的言行进行分析说明,指出它们正确或错误的原因。一般来说,正确的要指出它“符合……”“有利于……”;如果是错误的应指出它“违背了……”“没有认识到……”,并进一步指出“它的危害是……”。例题要根据民法典的条文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中有关平等在法律意义上的两层含义等方面说明理由。

(3)亮观点。如果是正确的言行,应指出“我们应进一步……”“我们应继续……”;如果是错误的言行,应指出“正确的做法(观点)应是……”,以此表明正确的观点、态度或做法。

参考答案:(1)不同意。①平等在法律意义上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②根据我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黄某的女儿未满14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她的行为必须经过黄某同意、追认才有效。黄某以自己不知情、不同意购买为由找商家退货退款,是合法的,不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猜你喜欢

试题生命材料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材料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