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街头小吃都爱找乾隆当“代言人”
2021-05-30院办碳酸狗
院办碳酸狗
全国90%的路边摊,都不乏蹭清朝乾隆皇帝名气的。闯进中国街头任何一家小吃店,你都会能在墙上的美食简介里锁定“乾隆”“下江南”“大加赞赏”三组关键词,并收获一千零一个千篇一律的美食套路。
这些小吃店的老板通常不拜灶神也不信财神,但唯独面对乾隆始终心怀三分敬意。
无论是东北冷面摊还是岭南早茶铺,老板都会告诉你同一套美食逆袭爽文:有一天乾隆下江南迷路,在一孤僻乡野之处被好心人施舍一些家常菜,无意间品尝到,大呼惊为天人,从此念念不忘,此菜从此一夜成名,名震千里。
乾隆美食地图,几乎占据了祖国半壁江山。新疆切糕也相传是乾隆賜名,乾隆微服私访时遇到一名新疆女子,不小心弄脏了乾隆衣袖拿不出钱,只好掏出一块切糕顶罪,乾隆吃后连连称赞“切糕乃世间真正绝味。”
有人说,乾隆是美食界的伯乐,同样是水煮烂白菜,只要乾隆吃过,便能立刻端上大雅之堂,化白菜为白玉。
作为真正的食神,乾隆尝美食有着神农尝百草一般的决绝,就连江苏本土乞丐偷来的鸡,也难逃在乾隆食道中一飞冲天,成为天下名鸡的命运。
在民间,乾隆是块金字美食招牌,被美食冲昏头脑的食客,依旧有少数人从中品出端倪:
1.清朝皇帝向来是最不自由、苦哈哈的皇帝。
2.史料根本没有微服私访这事儿。
乾隆下江南尝遍民间小吃,其实是场民间报复。事实上,当年乾隆虽有6次下江南,每次都动辄3000余人、6000余马匹,上千艘大型游船,顿顿大鱼大肉,绝对没有接触民间美食的机会。
当时凡是乾隆到达之地,不但要提前用清水洗地到一尘不染。因为还没诞生红毯这玩意,还得用成吨成吨的黄沙铺满地表做成沙毯,皇帝才肯走。所以乾隆下江南没多久,就因国库空虚加上朝廷腐败,很多地方闹起了饥荒,百姓为了发泄怨气,大街小巷的段子手,说的都是编排乾隆的故事。
“贪财好色”“好吃懒做”是当时民间调侃乾隆最多的两个流派,1991年的《风流乾隆》就是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讲的是乾隆下江南的风流往事。
几乎每一个调侃乾隆风流的故事中,乾隆都会在微服私访里自封个“万里独行侠”流的名号,最后结局不外乎被民女识破渣男面容后无情打脸抛弃。而嘲讽“好吃懒做”讲的,就是那些乾隆在民间吃饭,让百姓揭不开锅,找百姓讨饭却被套路的故事了:在老百姓的编排下,墙角腐烂好几个月的猪骨头+鱼刺乱炖一把碎粉边角料,都能让他大赞“味道十分鲜美”,赐名“龙须珍珠粥”,可谓乾隆的胃,铁打的泔水桶。
就算家里有余粮,百姓也不会轻易拿出来给乾隆吃,比如鸭血粉丝汤的故事中,“百姓见乾隆驾到,喜滋滋杀了一只鸭子,把内脏和鸭血乱炖一锅拿给乾隆,乾隆吃了后大呼人间绝味。”
表面看来,结局似乎是皆大欢喜。但你品,你细品,鸭肉去哪了?当然是自留啦,像乾隆自然只吃血和内脏之类的下水。别的皇帝都是走哪百姓大鱼大肉伺候,只有乾隆所到之地,百姓敢把长毛了的酸面条直接倒进锅里,加些甜酒酿涮涮味道。
最绝的是乾隆仿佛没有味觉,吃啥都好吃,还从此赐名《枫镇大面》,又成为美食代言人。当然,真正的面线糊、鸭血粉丝汤的出处,和乾隆没有任何关系,刚开始百姓编排乾隆时,也完全没想过要借此机会让乾隆当美食代言人。只是后来一些地方小吃兴起时,在民间口口相传中,误把这些乾隆美食黑段子当做真正美食典故了而已。
(邓若彤荐自《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