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策略
2021-05-30袁文寇凯华王华美
袁文 寇凯华 王华美
【摘要】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是培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革命传统作品教学在落实学生语文素养要求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据此,本文提出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的三种教学策略:设置情境,激活共情能力;循体精研,彰显育人价值;关联整合,促进人格形成。
【关键词】高中语文,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策略
百年革命奋斗历程孕育出众多优秀的革命传统作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里的革命传统作品主要分布在必修上册第一、第二、第六单元,必修下册第三、第五单元,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第二单元,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等处,呈现出涵盖革命进程各个阶段、思想内涵丰富多样、多种文体并存、集中与分散结合等特点。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对革命背景知识缺少必要了解,因时代隔阂而兴趣不浓,很难与革命传统作品同频共振;不能联系生活深入文本,对革命者的人格境界和价值观认知不深、共鸣不足、内化不够,不能充分发挥革命传统作品的育人功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需要对准现实问题,聚焦学生困惑、隔阂、想知和能知处,营造共鸣共振的学习情境,搭设必要的学习支架,让学生想学、会学、学会,在革命文化的熏陶、浸润、感召下,实现对崇高人格的感知、悦纳、内化。
一、创设情境,激活共情能力
当今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与孕育革命文化的历史环境已然不同,学生对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难免有一定的疏离感、隔阂感。教师可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创设有利于产生共情的个人体验情境和社会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回溯历史、观照当下、面向未来,积极主动地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通过历史情境和现实情境的共振催生共情,在感知体验革命文化中增强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使革命精神入脑入心。
1. 对接当代生活,消除阅读隔膜
“一个人的文化人格机制,正是在社会和历史的纵横交织的文化坐标上个体充分的文化实践和选择的结果。”[1]培育人格,离不开对社会背景的准确认知,而充分感受社会变迁、时代发展,更有利于走进文本。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秉持严肃真诚的态度,摒弃标签化、脸谱化的粗浅认知,将文本所反映的内容与当代社会生活进行对接,积极调动学生的人生经验,营造共鸣的情境场、情感场和生命场,启发学生投入真挚情感,深入思考品味,自觉传承革命传统作品蕴含的价值观念。
对接当下生活,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帮助学生消除阅读的隔膜,更好地认识革命传统精神的当代转换,增强对革命精神的认同,激发使命感、责任感。如学习《反对党八股》一文,可结合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严治党的优良传统和近年来反贪腐、改作风的事实,引导学生反思经验主义、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之弊,联系自身阅读经验思考文风与人格塑造的密切关系。
2. 借助视听资源,还原历史情境
有效利用优秀电影、电视剧、革命歌曲等与教材相关联的资源,还原革命传统作品的生活情境,减少因缺乏直接经验给学生带来的阻碍,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如电视剧《觉醒年代》展现了蔡元培、李大钊、毛泽东、鲁迅等思想者和革命者的人生历程、生活片段,揭示了他们的理想信仰和人格特质,可与《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沁园春·长沙》《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等相关联。
再如执教《与妻书》时,可引入必要的视听资源,以背景介绍为切入口,通过深情誦读、沉潜语言、反复涵泳,引导学生进入革命烈士复杂的内心世界。基于真实人性的分析,把握深情难舍却毅然割舍,足见于国之至情的主题,深切感受革命者对妻子和对国家深沉的爱相交织的复杂心境,思考情与理、公与私的矛盾,感悟革命者牺牲个人幸福而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崇高信仰和革命情怀。
3. 依托结构化背景,把握历史脉络
通过多文本的关联整合,从单篇散点式背景介绍走向纵横贯通的结构化背景呈现,有助于学生打破年代壁垒,跨越理解代沟,打通理解“梗阻”,在革命宏观进程中定位具体的历史情境。以革命史为纲,以具体文本相关革命背景为目,纲举目张,系统化、全景式助力教学。
如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介绍三·一八惨案,勾连五四运动以来的多次学生运动,感受爱国青年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体会薪火相传的革命精神。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可介绍诗人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后以“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的主义”罪被判入狱六年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内心的觉醒和转变,继而由艾青对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扩展到一代进步知识分子的革命追求。
二、循体精研,彰显育人价值
优秀的革命传统作品具有“思想同化力、形象吸引力、价值渗透力、信息传播力和行为支配力”[2],价值聚焦点在于对人的价值理性的推崇,为人格完善提供“参考系”。可引导学生辨析文体特征,关注语言形式,咀嚼重点词句,在披览文辞、深入文本的过程中感受革命者的伟大人格和深邃思想,由外感而内化,从自发走向自为,实现情感和思想的浸润,在熏陶渐染中形塑和完善人格。
1. 革命文学作品: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通过品析关键语句,抓住作品中的人物、事物、景物的特征,把握其精神内涵。通过“语言—文化—人”图式,促进学生欣赏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认同革故鼎新的政治思想,内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观,培养审美情趣,提升人格境界。
如教学《沁园春·长沙》,可以借助炼字炼词,鉴赏形象,理解革命精神。首先梳理词作中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然后具体分析其作用:“击”写出了鹰飞翔的冲击力和爆发力,“翔”描述了鱼的舒展自在,“竞”集中体现了肃杀秋天背景下万类生物生命力的绽放和对自由的渴盼;“挥斥”写出意气风发,“指点”表明心系家国,“击”(水)和“遏”融祖逖的典故而表达砥柱中流的壮志与重整乾坤的豪情。动词的选择与形象的内在生机活力是一致的,之所以选择极具力度和强度的动词,恰恰是为了表现逆境之中昂扬奋进、不屈不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再结合《沁园春·雪》等作品,以时间轴来梳理毛泽东的精神内涵的变化,达到对有所作为的革命人想为、可为、敢为的理解,探讨毛泽东的格局、境界与常人之不同。
阅读小说《百合花》,可抓住通讯员在步枪筒里插上树枝、通讯员和“我”说几句话就出汗、新媳妇不借被子给通讯员、被子上撒满白色的百合花、通讯员不愿意新媳妇给他补衣服破洞、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一针一针缝补他衣服上的破洞、新媳妇将新婚时的被子盖在通讯员遗体上等感人至深的细节,还原战火硝烟下的生活场景,真正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把握善良纯洁的人物形象,体会革命年代的青春美、人性美,探究小说打动人心的奥秘。
革命文学作品里呈现不同类型的英雄、榜样、楷模,蕴含不同时期的价值取向。可经由语言品味进入形象鉴赏,从情感内涵走向精神内核,引导学生对其伟大人格从认知到认同,产生理性和审美式的崇仰,进而走向自我励志和自我人格塑造。
2. 革命理论著作:关注思维,凸显理性
革命理论著作具有认识论价值和方法论价值。一方面以其理论高度指导具体实践,启迪理性精神,使学生形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质疑、自我反省等认知方法和实践方法,为学习、生活及长远发展提供助益;另一方面以其立论的深刻、逻辑的严谨、表述的准确,为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和表达水平提供范本。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学习分析说理、质疑批驳,进而使学生产生个体独到的认识和独特的发现,实现思维和思想的提升。
如教學《改造我们的学习》,可扣住文体特征和文本特质,首先引导学生厘清思路,把握主要观点;接着分析这篇文章的道理为什么能直抵人心,着重品析运用俗语、引用对联、使用修辞等富有特色的表达,体会融准确严谨与生动形象为一体的表达效果;进而思考文章中尤其是反对“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当下价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教学,可围绕“论证的严谨、完整和深刻”,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论证结构,在此基础上尝试用历史事实和亲身经历印证文中的观点,将抽象的理论与鲜活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加深对理论的认知,同时培养理性精神。
3. 革命实用类文章:明晰规范,探寻价值
实用类作品如消息、通讯、回忆录、开幕词等,各有其写作规范和功用,而革命领域的实用类文章有很强的时代特色,体现了革命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如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体现一心为民、实干兴邦的价值取向,开幕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和新闻报道《别了,不列颠尼亚》蕴含国家强大才能人民幸福的家国一体的价值认知,《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传递为国为民的劳动奉献最光荣的价值导向……这些文章在当时具有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价值,放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
可采取通读与选读相结合、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阅读策略,快速筛选信息、提炼要点,深入把握价值;或从选择文体规范、语体风格等角度,读写结合,如为身边的道德模范撰写通讯等。如教学《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可将原文进行改写:“1961年7月某日,袁隆平下课之后,快速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袁隆平走下稻田认真观察,突然发现了一株形态特异的水稻植株,他十分激动。”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抓住“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把讲义放在田埂上”“一行行观察”“屏气静神”“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等细节描写,真切地体会袁隆平的精神品质。
三、关联整合,促进人格形成
革命传统作品教学要立足社会发展的宏阔背景,突破单篇文本教学的局限,超越学科和课堂,丰富教学样态,优化教学结构,积极联结其他学科、融入社会生活,聚力培育人格。充分整合资源,引领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实现革命文化学习的融合、贯通、创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方法论。
1. 整合文本资源,探究革命人格
根据单元学习、研习任务,引导学生梳理整合,理性辨析,体会革命精神和革命者人格,在个性的基础上探寻共性,进而把握革命人格的精神谱系,提升对革命人格的理性认识。如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可围绕“从民族的英雄看英雄的民族”,从革命历史发展的维度将五篇课文加以联结,设计学习任务。学生通过研读发现,无畏牺牲的战士和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是英雄,伟大勇敢的中国人民也是英雄,从对英雄的崇敬心上升到对孕育英雄的伟大民族的自豪感,从对英雄个体人格的自发感动上升到对民族英雄的自觉认同。
可按照文体整合。革命文学作品中小说较多,可基于小说的文体特征,对不同形象的人格品质进行比读、研读。《荷花淀》《百合花》《祝福》《小二黑结婚》《哦,香雪》的主人公都具有善良的性格,美好的人性,但人物形象之间也存在巨大差异。水生和小战士为革命战士,祥林嫂、小二黑和香雪分别代表旧时代、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人民群众,他们的觉醒程度与革命文化的传播密不可分。
可基于时期整合。同一时期的革命传统作品有一定共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突出担负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讴歌战斗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和牺牲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凸显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奋斗精神,赞美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时期,彰显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的精神。如《哦,香雪》表现新一代青年对现代生活的向往,关于袁隆平、钟扬等人的报道则集中表现新时期建设者的精神风貌。
单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整合。以点带面,由单篇扩展到整本书,如以《祝福》中的祥林嫂为例进行细读,探究《彷徨》中农民群体的命运;将《祝福》中的“我”和《孤独者》中的魏连殳等人加以比较,分析《彷徨》中的知识分子群体的人生抉择。还可以人格为纽带关联若干本书,如聚焦“二重人格”,研究《子夜》中的吴荪甫、《家》中的觉新、《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的复杂性和妥协性。
革命人格具有丰富性,如为国为民的坚定信仰,坚强如铁的党性原则,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高度觉解的文化自信,迎难而上的战斗意志,自我革新的先进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基于此,可引导学生依据文本进行比较和归纳。一是异中求同。如《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探界者”钟扬》表现出勤奋劳动、造福人民的精神追求,可让学生围绕“科学家的人格特质”提取信息、分析文章,思考如何才能创造更有价值的劳动。二是同中求异。如《沁园春·长沙》中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人格形象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革命浪漫主义人格形象有所不同,可让学生比较其差异。还可将革命者和其他人物关联比较,革命者的亲属如《白洋淀》中的水生媳妇,积极拥护革命的群众如《百合花》中的新媳妇,受苦受难的群众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思想不觉悟的群众如《阿Q 正传》中的阿Q,反动统治者及其帮凶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刽子手、有恶意的闲人……这些形象作为革命者形象的陪衬或背景,有助于学生在立体的社会图景中体会革命者人格的伟大和崇高。
尝试学术研讨和论文写作。如在完成相关篇目学习后,以“革命者的人格特质”为专题开展梳理探究活动。回顾已学文本,查阅相关资料,思考探究:革命者们有哪些共同的人格特质?在诸多革命者身上有哪些鲜明的个性特征?革命者的人格特质与所处时代有何关系?革命者人格与革命胜利有什么关系?中国红色革命者和古代革命者、国外革命运动领袖在人格特点上有何异同?在和平安定的时代,我们是否还需要革命人格?……任选一两个问题,撰写小论文。邀请政治老师、历史老师协助指导,组织专题报告会。通过研究,使学生加深对革命文化的认识,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和学习研究能力。
2. 推进学科融合,走向广阔生活
语文教学应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突破学科本位局限,通过学科横向配合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统摄优势,实现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协同聚力,共同推进学生人格培育。如教学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可引入政治学科《哲学生活》中“社会历史的主体”部分的内容,邀请历史老师、政治老師介绍中国革命史上人民参与、推动革命的史实和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促进学生深入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革命文化。
革命传统作品教学要从书本走向社会,使之更鲜活灵动,更有生命力。如教学《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可与全社会沉痛悼念、缅怀袁隆平的活动结合。引入“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生平功绩,强化红色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使学生从革命英雄和时代楷模身上感受人格力量,提升精神境界。如基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青少年献词,通过回归文本重温铿锵誓言,概括新闻思路;通过梳理整合,眼观百年风华,纵目时代复兴;通过开放性命题,感受“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通过思辨历史上的他们与当下的我们、“舞台”上的他们与“舞台”下的我们,传承红色文明。
组织开展富有实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英雄人物采访、博物馆参观、革命遗址探访、红色旅游研学等,与语文学习内容密切结合,引导学生多维度感受英雄人物和革命精神。充分利用学生出生地、成长地的红色资源,如考察当地的英雄故居、革命遗址、爱国教育基地,或对当地英雄人物及其后人进行访谈,增强学生对革命文化的直观感受。打通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育人路径,把红色基因、红色血脉融入个人梦、家庭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如根据学校特色,以促进学生成长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结合建校历史资料、军人家庭故事、杰出校友回忆录等教育资源,梳理不同年龄阶段自己心中的榜样人物,探究其人格特征,分析崇仰的原因,联系对偶像崇拜的分析,对比时下的“饭圈文化”,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英雄观,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 贯通四种文化,持续以文化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3]中国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革命文化继承了爱国爱民、自强不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吸纳国外优秀文化,哺育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国外优秀文化这四种文化贯通融合,以优秀文化持续地熏染人、培养人。
革命文化渗透着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可将林觉民《与妻书》和秋瑾写给儿子的遗书、孙中山《国事遗嘱》、苏格拉底的遗言等组成群文,以“生死观与价值观”为议题引导学生感知“绝命书”的文体特征,品读意蕴深厚的语句,体会炽热真诚的情感,感受英雄人物不畏邪恶的勇武、直面生死的坦然、勇担道义的担当,明悟舍生取义、求仁成仁的价值取向,深思自我生命的价值。
革命文化之所以具备先进性、科学性和战斗力,与其自我革命的品质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勇于直面错误,善于改正错误,敢于推陈出新”。[4]传承这种自我革命的优良品质,可与传统文化中的“吾日三省吾身”“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等君子文化关联,与西方文化中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等求真传统关联,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继承、扬弃、转化和创新关联,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中切己体察犯错、悔过、改正的心路历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活自我更新的红色基因,增强价值认同感,最终走向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总之,语文教学应发挥学科优势,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培育崇高人格,协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落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上,体现语文人的担当。
参考文献
[1]马明奎. 文化人格机制功能诠释:中国文化思考系列之二[J]. 文科教学,1997(1).
[2]周蓓,梁建新. 深刻理解文化影响力的四重维度[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
[4]许奔.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品格研究[D]. 无锡:江南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