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理说明文应该教什么
2021-05-30陆丽萍
陆丽萍
【关键词】事理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内容
“教什么”历来是课堂教学中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走向的大問题、主问题。“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来得更重要、更关键。“教什么”是方向性问题、战略性问题,而“怎么教”却是方法性问题、策略性问题。故必须高度重视“ 教什么”的研究工作。
笔者在对经典事理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的观课中发现,很多教学内容存在虚浮、繁杂、散乱、琐屑等问题:既教了共性的字音、字形,也教了作者竺可桢其人生平、巨大贡献,还教了文章题目之手法、内涵、作用,更花气力教了与说明文相关的几乎所有内容—— 说明类别、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层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科学精神等,不一而足。最终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准确、不精当,造成教而不教,学却未学,事倍功半。
那么,经典事理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究竟应该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应该怎样科学确定教学内容?
一、教“事理”
统编教材是整体设计的,体现了教材编排的系统性、有序性。各年级、各分册、各个单元看似各自为战,其实是彼此相连、循序渐进的。
统观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统编教材,共设计了两个说明文单元,其教学内容各有侧重:一个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事物说明文,一个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事理说明文。在整套统编教材中,虽然也偶有说明文体裁的文章,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自读课文《动物笑谈》。但这类说明文的教学目的不是专门学习说明文知识,而是由其单元目标——“人文主题”所决定,如《动物笑谈》就是切合本单元“人文主题”之“增进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的理解,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而编入的,这篇文章的编入基本与教学说明文没有关联。换句话说,在执教这篇文章时,根本就不需要讲所谓的“说明文”知识,而是让学生体会到此单元所要表现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默读、摘录、把握段落大意、厘清思路、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只有将这两个单元的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全部学会学透,才算是达到初中阶段说明文的学习目标。
事物说明文是简单的说明文,故需要将一般性的说明文知识渗透教完;事理说明文则是较为复杂的说明文,是在事物说明文基础上的一种提升与发展,故需要突出其与事物说明文根本不同的核心内容——事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因此事理说明文在教材中须置于事物说明文之后。事实上,编者也是这么编排的。
对于已经学习了事物说明文的学生来说,事理说明文是全新的内容,且是这一单元的核心内容,因此在学习时自然首先要弄清说明文的基本分类(事物说明文与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的含义、特点,本文所阐述的主要事理及其怎样一步一步阐述的等围绕“事理”的一系列问题。这当是教学事理说明文的关键。事实上,这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编者在“单元提示”中要求“学习本单元,要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并且在文后精心设计的“思考探究”题一中提出“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是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的问题,这足以说明“事理”的理解需要花大气力完成,绝不可以一笔带过,也不是通过所谓的课件展示学生就能真正掌握的。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理解与把握这一中心事理的前提下,还可以进行其他相关“事理”的探究——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什么是物候学,物候观测对于农业有什么意义,影响物候的因素有哪些等。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与探究,得以真正明白与掌握《大自然的语言》中的事理及其来龙去脉,进而举一反三,归纳出一般性事理说明文剖析事理的方法——如何通过筛选主要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厘清文章前后关联,最终运用演绎法,将归纳的这些方法应用到特定的事理说明文中,准确剖析、理解并把握该篇事理说明文的事理。
二、教“顺序”
应该说,“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在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事物说明文单元中已经提及,学生已经知晓一些。但由于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为“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了解和掌握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显然“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并不是重点。
《大自然的语言》所在单元的导语提出了本单元的一个重要任务“要注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因《大自然的语言》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故“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应该作为本课的重点。而这一单元的写作专栏部分的主题就是“说明的顺序”——“如何才能把知识讲得清楚明白呢?除需要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讲究说明方法外,还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显然,这个作文训练的要求是承接上册事物说明文单元写作要求“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基础之上所提出的新要求,必须加以落实。
文后习题是编者心血的结晶,充分地体现了编者的编写意图。《大自然的语言》文后的“思考探究”二是这样设计的:“阅读相关段落,体会课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回答下列问题。1. 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2. 第7—10 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正确梳理文章内容,把握文章说明顺序,从而真正落实单元导语中所提出的单元教学要求。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当以编者设计的文后习题为主问题,切切实实教清弄明这篇事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仅此还不够,必须从此出发,教清“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说明顺序”,更需要“由点而面”“教一反三”——教清“说明顺序”的相关知识,从而让学生不仅理解、把握这篇课文的“说明顺序”,还能走出文本,理解其他诸多事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从而为正确阅读课外说明文,理解、把握说明顺序奠定坚实的基础,更为写作说明文,尤其是合理安排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将事物特征与事理说得更明白清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精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閱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因此,“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也应该是科技作品教学的重点,在具体教学中必须加以落实。
《大自然的语言》是事理说明文,自然也是科技作品,故必须突出文章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事实上,编者在编写教材时也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作为重点提出要求:“本单元的课文……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足见编者对通过事理说明文的学习而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重视。如果根本不涉及,或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般带过,就违背了编者的初衷,也不符合课标的要求。
为了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落到实处,编者在文后特地精心设计了“积累拓展”题五:“这篇文章总结了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决定因素。课外查找资料,或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为课文补充一些例证,还可以探究一下是否有其他决定因素,与同学交流。”这一题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所谓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但其中所含之义是再明白不过的:不仅要理解、把握《大自然的语言》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更要将这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应用于自己的实践中,做到“知行统一”——一定要把握住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重要因素”,还要走向生活,观察、验证、补充、探究。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学以致用”“应用是最好的学习”。如此,学生通过《大自然的语言》的学习,不仅学到了事理、顺序这些所谓的说明文知识,更学到了其背后的内涵“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方法”,思维更为宽广、深刻。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无意地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贯穿说明文教学的始终,通过具体的课文《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引导、促进学生理解科学精神、科学品质、科学道理,获得分析推理的科学方法,激发科学研究的兴趣。
四、教“其他”
那么,与文章相关的内容还教吗?这得看具体情况。要随机应变,相机而动。
如果学生对八年级上学期相关知识(“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了解和掌握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学得不够扎实,且时间允许,则可再教——即从学情出发,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教;如果学生学得尚可,且时间不充足,则不必再教。
总之,需要明确的是,“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了解和掌握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些内容都不应该是教学重点,因为学生已经学过了。至于什么字音、字形、作者、作品、语言方式、表达方式等都应该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绝不可面面俱到,绝不可冲淡“事理”“顺序”“精神”。因为这些并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不是编者编排教材的意图。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主次不分。
《大自然的语言》究竟应该教什么,不是教师自己随意确定的,亦不是人云亦云的,必须在用心分析的基础之上科学确定,切实做到以本为本——依据课标,凭借教材,剖析课文;必须树立教学内容的整体观——将阅读教学和说明文教学看成一个系统,将分列于不同单元的说明文教学看成一个系统,将两个单元的各篇说明文分列出各个教学重点予以突破。唯有这样,才能突出重点,体现文体特色,实现编者意图,才能使教师教得扎实而轻松,学生学得有序而有效。《大自然的语言》如此,其他课文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