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曾植手记文献在京浙展出

2021-05-30刘晓立

藏书报 2021年19期
关键词:手迹沈氏稿本

刘晓立

五月的北京春色未减,繁花依旧。5月8日,一场精彩的手迹文献展览“通人之书—沈曾植遗墨展”,在位于京城的文津阁古美术馆开展,让观众既可领略手迹文献之珍稀,又可欣赏晚清书法臻品之风范。

此次展览以手稿为主,共计40件,几乎全为首次面世,内容涵盖诗词文稿、书信手札、金石题跋、研究笔记、习字手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曼陀罗躯词》未刊稿本,《记温州馆二月初九夜事》稿本,《尚书公跋陆清献公墨迹》稿本等。另外,所使用的笺纸纹饰多样,各不相同,手稿有的正反两面书写,有的写在用过的信封上,一则可见前人敬惜字纸之意,二则也可以看到沈曾植对于书写的痴迷,随时随地,笔不离手。通过这些手稿,可以看到沈曾植学问涉猎之广博精深。这些手稿文献也是研究沈氏平生的绝佳资料。

沈曾植(1850-1922),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别号甚多,有160多个。

沈曾植在晚清学术上占据领袖地位。除了史学、律令與舆地方面外,在佛学、经学、考据、道藏、诗学、书学等方面也具有很高成就。沙孟海先生曾称他为“帖学的殿军人物”

据悉,5月21日,该展览将移师浙江图书馆进行展出,届时将举办“医学杨树与日常书写————沈曾植书法艺术探讨会”。

猜你喜欢

手迹沈氏稿本
朱祖謀手批稿本《蟄庵詞録》小札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历史上唯一失踪的皇后
名家手迹
王力手迹
郭老致徐孝穆函手迹
浅析汉阴《沈氏家训》的文化内蕴与当代启示
天一阁藏三种目录稿本提要
等候袁世凯
陈半丁自述(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