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只为传递人性的温暖陈思和先生印象

2021-05-30周洋

藏书报 2021年14期
关键词:题签周洋巴金

走进先生的文字世界

说来惭愧,我走进陈思和先生的文字世界,并不是通过阅读他那些极富创见的学术著作,而是缘于胡洪侠主编的《私人阅读史:1978—2008》。这本书是第九届深圳读书月“30年30本书暨2008年度十大好书评选”的产物,收录了34位当今国内一流知识分子的私人阅读书单,反映了一代读书人的精神图谱。该书开卷第一篇就是陈思和先生的书单,它就像一个调音器,为整本书定下了总的基调:诚恳,耐读,有启蒙价值。从这份书单中,我第一次知道了贾植芳的《狱里狱外》、张中晓的《无梦楼随笔》等好书,第一次厘清了李泽厚《美的历程》、钱钟书《管锥编》、巴金《随想录》、朦胧诗等阅读热潮的坐标意义,也由此知道了陈思和的读书取舍,他几乎不读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流行书。这篇文章后来以《我的私人阅读》为题,发表于巴金故居《点滴》杂志2008年创刊号上。我得承认,正是有了陈思和等前辈的指引,我的阅读之舟才开始驶上正确的航道。

收藏先生的著作版本

这些年,我陆续购读了陈思和先生的多部著作,并就书中碰到的问题向他请教。陈老师不仅热情作答,帮我解疑释惑,而且,在知道我收藏了部分他的早年著作后,还特地赠送我市面上难得一见的台版著作,令我欢喜不已。为了得到先生的签名书,我曾不揣冒昧地将书寄给他,请先生签名后再寄还给我,这中间还发生过一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事。2012年夏天,我在旧书网站淘得久觅不获的《羊骚与猴骚》,此书1994年出版,仅印2000册,在先生的全部著作中或许是印量最少的一种,况且我买到的还是他当年赠送给一位朋友的签名本,更加珍贵。于是我将这本书连同其他几种一起寄到复旦,请先生签名后再寄回。本以为平稳顺利,谁知隔了几天,竟收到了先生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

周洋你好,我已经把书题签后都让顺丰快递送出,大约明天能够到你单位,请查收。我加了两本,一本是贾先生的纪念集,是我自己很看重的一本好书。另是我与一位台湾教授联合编的一本读本(作者注:《中国现代文学读本》陳思和、许俊雅主编,台湾二鱼文化2006年9月出版),是给台湾读者看的,也一起送给你赏玩。但是你的来书中我拿下了一本,就是《羊骚与猴骚》,这本书出版时间太长,印数不多,我自己己经没有了。看到你从网上购的旧书,那本是我原来送人的,现在被取回格外珍贵,我就冒昧留下了,请送给我好吗?希望你同意。如以后你又买到这本书,我再给你题签,把前因后果一并写出来。2012.9.21

读了这封电邮我有两个没想到:一是此书原归先生所有,此番完璧归赵也在情理之中,没想到先生却十分恳切地与我商量,这种平等待人的姿态,着实让我感到惭愧;二是没想到先生又赠我几本好书,而且都是很难买到的稀见版本,先生自己应该也不多吧,这份宽厚待人之心令我感佩。

我想,先生说了等我再度买到此书将一并给我题签,这其中的书缘全凭爱书人自己去把握。于是,我发动几位要好的书友一起帮助寻找《羊骚与猴骚》,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被我又买到了一本,而且品相触手如新!事不宜迟,我立即将书寄给先生,盼着他的题签。

几天后,如愿收到了陈思和先生寄回的《羊骚与猴骚》,他在书前空白衬页有题跋如下:

这是一本旧书,绝版久矣。我手边已无书,正巧书友周洋从网上购得一本,乃我当年送某君签名本,我私心大发,留下此书以为纪念。不久周洋又购得一旧书,令我题签。锲而不舍,爱书之心可感。略题数语(此段小言),撮成一段佳话,与周洋君共勉。陈思和2012.11.4

从此,我的书房里又多了一册先生题签著作,闲时翻读,其中包含的悠悠往事总是令我回味无穷。

感念先生的鼓励提携

受到先生的鼓励,我在工作之余坚持读书写作,日积月累,小有收获,遂翻检旧文80余篇交于文汇出版社,我的第一本书《海上书缘》就这样应运而生了。书稿付梓之际,我萌生请陈思和先生为拙作写序的念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怀揣装有书稿的档案袋,参加了解放日报社关于茅盾先生的一场人文讲座,与主讲嘉宾陈思和先生来了一次“有期而遇”。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天真是天公作美,我提前赶到会场时,恰巧陈先生也早到了,正踱着方步在观看展览哩。我虽早有准备,心中仍不免惴惴,已担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的思和师,教学、科研、管理各类事务该有多忙啊,我这突如其来的不情之请,先生会答应吗?成败系于一线,希望若隐若现,我拿出准备好的文稿,轻声说出自己的请求声音似乎有些颤抖,那一刻,几乎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声。出乎我意料,陈思和先生接过书稿,往档案袋里一插,非常干脆地说:“没问题,我来写,但时间上可能会有延后,我手头还有好几篇稿子没完成呢。”我赶紧说时间上不着急,没承想纠结良久的事情这么顺畅就敲定了。在陈思和先生这里,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一种温暖,一份信任。

距离我提出请求仅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收到了思和师发来的序言文稿,洋洋洒洒两千多言,先生取标题为《周洋读书》。在文中,他极力赞赏我读书爱书的良好习惯,并由此谈开去,聊到了民间藏书的前景、全民阅读的未来、城市精神的塑造等话题,其丰富内涵已超越一篇序言的范畴,可视作先生对年轻一代读书人的殷切期望,对当下读书环境的一次深度审视。这篇序文后收入思和师的第16本编年体文集《流水账》,“周洋读书”四个字就像我和先生的一个约定,铭刻在我脑海中,时时想起,读书之心便不敢稍有懈怠。

致敬先生的文化担当

在与陈思和先生的交往中,我能强烈地感受到,他是一个有着宽广胸襟和淑世情怀的人,具有自觉的文化担当精神,无时无刻不在践行着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他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深受巴金、贾植芳等老一辈学者作家的影响,对生活、对文学、对学问都有着发自内心的炽热的爱。巴金先生一生的理想就是“生命的开花”,贾植芳先生毕生的追求就是“把人字写端正”,他们在物质生活方面没有过多的奢求,但是在精神层面,始终保存着一份坚定的信念,一种高贵的品格。思和师曾经在悼念贾植芳先生的文章中,动情地写下这样的文字:“坦荡,这是我从先生身上最强烈地感受到的一种品质。我们今天常常劝人走好一生的路,用'清清白白做人'来勉励自己或者别人,但我觉得,做个坦坦荡荡的人,比做个清清白白的人,更加坚强和不容易。清清白白,可以从消极的立场上去拒绝和抵制这个社会上的污浊;而坦坦荡荡的人是无所畏惧的人,他就是一脚踏进了污泥浊水,他还是能够坦坦荡荡,哪怕他坐在监狱里,受千百人的唾骂、侮辱、迫害,他仍然是个仰俯无愧的人。”

在我看来,陈思和先生所看重的,就是对巴金、贾植芳那一代知识分子精神和风骨的传承。他所在意的,永远是人格的健全,思想的启蒙,道德的完善。而他所做的,就是要把人性的温暖传递给青年人。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积累,真是如山如海,像一团真火。这团真火要靠无穷无尽的燃料继续添上去,才能继续传下来,我感觉到,历来的哲学家,诗人、文学家、学术家都是用他们的生命作为燃料以传这团真火。”

走笔至此,我想起陈思和先生赠送给我的、他“很看重的一本好书”——《贾植芳先生纪念集》。在书的扉页,他用钢笔题写了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既是他对恩师贾植芳先生的怀思,亦可视作他的一片心声,用作这篇小文的收束,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天恸泰岳颓,两度失尊亲。

雨露长年尽,薪传几代人。

铁窗锁铁骨,仁爱宅仁心。

仰面先生在,雁行示遗音。

猜你喜欢

题签周洋巴金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一生
论书法题签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游戏里的男朋友
小巴金“认错”
向巴金学习讲真话
恼人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