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安吉游戏”中新教师的成长

2021-05-30高爽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安吉游戏树桩木块

高爽

我园教师队伍中新教师占了较大的比例,在践行“安吉游戏”过程中,如何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园教师培训的重点。“安吉游戏”是自由、自发的游戏,我们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真游戏就是真学习”,坚持“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拥有一颗信任和接纳孩子的心、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一对善于倾听的耳朵,在游戏和生活中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与尊重,挖掘幼儿最大的发展潜能。

一、学会放手

放手是“安吉游戏”中教师要坚持的重要原则,然而新教师在初探“安吉游戏”时期往往会因为各种担心和顾虑而无法完全放手,在幼儿游戏时经常出现无效或负效介入。例如,游戏中的安全是新教师最担心的问题,在游戏现场,只要发现幼儿的游戏可能有不安全因素,他们就会立马介入。比如,有一天,在大操场上,孩子们选择大箱子、长木板、梯子、垫子等材料,进行自主游戏。这时,刚入职的罗老师不淡定了,幼儿从这么高的梯子上跳下来不会受伤吗?孩子们在用高低不一的梯子、长短不同的木板搭建的通道上游戏,要是掉下来怎么办?一系列安全问题在她脑海里萦绕,她无法再冷静地观察游戏,不停地上前提醒幼儿:“当心一点。”“小心摔下来。”双手还忍不住去扶一下、拉一把。

如何让新教师打消顾虑,静下心来观察幼儿的游戏,不随意干扰幼儿的游戏呢?我们认为,新教师只有真正相信幼儿,才能学会放手。于是,我们尝试引领新教师反复观察游戏现场和观看幼儿游戏的视频,让他们从中看到幼儿的真实表现,逐渐明白幼儿是主动学习者,是有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比如,在游戏视频中,我们看到在大操场上,孩子们玩从高处往下跳的游戏,他们会自主选取游戏垫铺设在地面上,会根据跳跃的高度调整垫子的厚度、宽度,以确保自身安全。在游戏现场,我们观察到了下面的案例:孩子们在1.5m高的树桩前铺设了两块2m×2m的垫子,然后排好队一个接着一个爬上树桩玩跳跃的游戏。只见前面两个男孩,一个摆动双手弯曲膝盖,纵身一跃,稳稳地落在了垫子上;另一个双手比画出一个奥特曼的手势侧身一跳,帅帅地落在了垫子上。轮到安安了,她用了比其他小朋友更多的时间,小心翼翼地爬上树桩,慢慢直立身体后,朝树桩下面看了看,然后蹲下身子坐在树桩上面,双腿垂挂下来。一旁的小伙伴有的着急地给安安加油,有的给她演示怎么往下跳,还有的又搬来了两块垫子放在铺着的垫子上……可安安怎么也不肯往下跳,她在树桩上停留了几分钟后,便从树桩上爬了下来,她说她害怕。过了一会儿,安安看到了旁边有一个1.2m高的树桩,她爬了上去,刚爬上去的时候,她依然有些害怕,一直在朝下看。35秒后,安安从树桩上跳了下来,这时她开心地笑了。在之后的游戏中,安安多次尝试,一次次地战胜自我,直到能站着顺利地从树桩上跳下来。过了三个星期,安安又一次爬上了1.5m高的树桩,这一次她往下看了看,纵身一跃从上面跳了下来。

在游戏现场,我们观察到,孩子们会根据游戏进程及自身的游戏水平随时调整游戏难度。遇到问题时,会通过不断尝试、探索解决问题。这一切使新教师逐步改变了原来的想法,认识到自己之前的顾虑是多余的。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要做到把理念落实到行为中并没有那么容易,新教师仍需不断修炼。我们经常到现场观摩,发现问题,及时探究、及时梳理。比如,在一次小班建构游戏中,小乐和坤坤用一块长木板当跷跷板,在长木板的中间放上正方体木块作支点,再将很多块圆柱体小木块叠放在跷跷板的一端,他们通过用脚踩跷跷板的另一端让圆柱体小木块飞起来,说是发射“大炮”。第一次尝试时,因为圆柱体小木块叠放得太多而没有成功。这时,新教师程老师想上前给予指导。我们便示意程老师不要着急,继续静心观察。之后,孩子们一次次调整圆柱体小木块的数量,一次次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踩木板,最后“大炮”发射成功了。

放手才能看到儿童真实的游戏,才能看到了不起的儿童。新教师每一次静观儿童的游戏,就能多一分对儿童的了解和信任。

二、学会观察

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的基本途径之一,观察能够帮助教师真正了解幼儿。刚入职的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有的站位远离游戏现场,全程高高在上俯视幼儿;有的观察的目的性很強,带着主观倾向评价幼儿的游戏;有的未能全面、连续地观察幼儿的游戏,往往以偏概全地解读幼儿的游戏;有的观察幼儿游戏不细致、不深入,观察不到幼儿游戏中的细节等。为帮助新教师学会观察,我们采用跟班观摩等策略,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引领新教师研讨、实践。

例如,在一次小班半日活动跟班观摩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在玩建构游戏,有几个幼儿拿了一些积木堆在地上后,就在场地上玩起了追逐游戏。在与张老师交流中,她认为那几个幼儿是在乱跑,而我们通过与那几个幼儿交流了解到,他们是在玩奥特曼打怪兽的游戏,地上堆的积木是给他们积蓄能量的机器,有些机器高,有些机器矮,矮的机器会把能量补充上去,高的机器反而能量不足,大的圆形积木的能量是最强大的。从中可以看出,有些新教师还是会带着主观判断的倾向观察游戏,他们未能真正地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于是,我们以当下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引领新教师进行研讨:积木区只能玩建构游戏吗?互相追逐的幼儿就不是在游戏吗?你在幼儿游戏中还看到了什么?

通过研讨,新教师意识到,真实地了解幼儿的游戏,不主观评判幼儿的行为,是有效观察的基本保障。

接下来,我们带领新教师持续跟班观摩,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慢慢感悟、体会。比如,一次在中班的跟班观摩中,我们走进玩色区观察,新教师观察到了孩子们多种多样的游戏表现。

陈老师说她观察到了佑佑用一只手捏住水管的中间,水管里喷出来的水变成了两股;佑佑的双手全部捏住水管口,还是会有水从水管里流出来……佑佑不停地调整手捏水管的位置和力度,探究手捏水管的位置和力度与水流的关系。

张老师说她观察到了依依对水管水枪更感兴趣,他一直在探究水枪转盘与射出来的水柱之间的关系。

许老师说她观察到了小朵和其他几个幼儿在玩涂鸦游戏,他们把不同颜色的水粉颜料挤在调色盘中,然后用刷子、海绵等工具涂色。他们尝试在颜料里加水,感知多加一点水的颜料涂上去会“哭”(颜料顺着墙面流下来),少加一点水的颜料涂上去就不会“哭”。孩子们在用各种方式感知和探究加水量与颜料稀稠的关系。

胡老师说她观察到了因为飚水游戏幼儿间产生了矛盾冲突,优优哭了,其他幼儿会向她道歉,并帮她擦拭身上的水,以此解决矛盾冲突。

这个案例让新教师明白玩色区不只是涂鸦,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个幼儿都有精彩的游戏表现,幼儿的游戏是综合的活动。

再如,有位新教师在研讨中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他们班里有几个幼儿在积木区从开学到现在都是在搭房子,每次搭好房子就在里面睡觉。她觉得他们班孩子的游戏水平有问题。其他一些新教师表示也有同样的困惑。是这样吗?我们同样采用案例观察、轶事记录等策略引导新教师分析问题、解决困惑。

我们与新教师一起仔细观察幼儿的现场游戏状况,反复观看幼儿的游戏视频,重点观察幼儿的重复性游戏行为,并将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对话详细地记录下来,再进行思考、讨论:在幼儿的重复性游戏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幼儿的每一次重复行为有什么细微变化,变化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在一次观察幼儿游戏时,我们发现飞飞组幼儿已经连续一个多星期在玩滚动游戏,他们将长方体木块垒高做支架,将长木板一端架在长方体木块上,另一端放在地上形成斜坡,然后玩斜坡滚动游戏。在5分钟的游戏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做了18次让物体滚动的尝试,看似重复的游戏行为其实是有变化的。他们5次调整轨道:第一次,他们将3块长方体木块垒高,将长木板斜架于垒高的长方体木块上方,然后将圆柱体木块从斜坡顶端往下滚;第二次,他们把垒高的长方体木块增加至5块,在当作斜坡的长木板旁加拼了1块长木板,以增加斜坡的宽度。这说明幼儿感知到斜坡的坡度与滚动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将斜坡加宽可使滚动物不易掉落;第三次,他们在长木板的两边竖立放了木板,说这是围栏,这说明幼儿在尝试如何不让圆柱体木块滚出轨道;第四次,他们将当支点的最上面一层的长方体积木由原来横着放调整为竖着放,并且由1块增加到2块,长方体积木竖放的高度是横放的两倍,这说明幼儿已经感知到斜坡坡度越高,滚动的速度越快;第五次,他们把搭建斜坡的长木板增加到6块,以延长斜坡长度。他们不断调整斜坡的坡度、宽度、长度,还给轨道加上围栏等。他们的每一次尝试、调整都是新的探索。

通过多次持续观察,新教师逐渐明白,如果观察不细致,会认为幼儿是在进行无多大意义的重复性游戏;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幼儿游戏的价值。例如,在一次小班幼儿的垒高游戏中,两个幼儿一直在用圆柱体积木垒高,垒到一定高度倒塌后继续游戏。半个小时的游戏中,他们共有21次垒高行为,却还是乐此不疲。在观察后的研讨中,新教师说,看似简单重复的垒高游戏,却蕴含着幼儿多维度的发展。他们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搭一个炮弹”,当“作品”倒塌时他们会说“发射炮弹”;他们在享受每一次倒塌(发射)带来的刺激的同时,又会重新搭建,调整积木放置的位置及动作力度,探究怎样使其不容易倒塌;遇到问题时,两个幼儿相互协商,分工合作,继续游戏;两个幼儿一边垒高,一边数1、2、3……

三、学会倾听

倾听是教师了解幼儿、解读幼儿的重要环节。入职不久的新教师往往存在不在意、没耐心倾听幼儿的讲述,不了解倾听的意义,无法有效地支持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等问题。为了帮助新教师学会倾听,我们保证每天一对一倾听的时间,教师在学会观察的基础上,仔细倾听每一位幼儿的游戏记录,从而进一步了解幼儿。

我们通过真实案例,引导新教师明白倾听的价值,让他们在倾听中发现不一样的儿童。小班幼儿的游戏故事记录往往以涂鸦式为主。有的新教师看不懂幼儿的表达,也就无法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通过倾听,教师们感受到了幼儿丰富的内心世界。有一次,有个小班幼儿用涂鸦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游戏故事,新教师看不懂幼儿想表达什么。我们通过视频让新教师倾听幼儿的表达。幼儿说:“我在玩踩木块的游戏,我这样用脚踩下去,木块一下子弹起来,飞出去了,吓死我了。我用手把眼睛捂住,我怕木块打到我的头,打到我的眼睛,因为我的眼睛最重要。”这是一个多么精彩的游戏故事。

我们还多次引导新教师倾听小班幼儿表达的游戏故事,他们有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有的讲述与同伴间发生的小故事,有的分享自己假想中的游戲与当下游戏相结合的故事。新教师们不禁感叹:小班幼儿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丰富。他们认识到倾听的价值,从而更重视倾听幼儿的想法。他们不再以“乱涂乱画”为借口忽视倾听幼儿的想法,而是尊重和接纳每一个幼儿,认真倾听幼儿的每一次表达。

我们要求新教师敞开心扉,以完全尊重、接纳幼儿的心态去倾听,不带任何偏见和主观判断,努力做到与幼儿同频共振。在此基础上,通过追问、鼓励等策略打开幼儿的话匣子,帮助幼儿充分表达内心的想法。

比如,一个小班幼儿讲述了一段游戏故事:“我玩了坦克的游戏,有黑色的坦克,还有绿色的、灰色的。黑色的坦克有很多,黑色的坦克打绿色的坦克,把绿色的坦克都打败了。”这时,教师回应道:“原来你玩的是坦克作战的游戏,黑色的坦克真厉害呀!”该幼儿觉得教师听懂了他的故事,便愿意继续讲述:“绿色的坦克开始倒退,它们逃跑了,它们逃跑的时候掉进了一个大坑里,出不来了。黑色的坦克发射的炮弹就把它们炸飞了。”又如,有一次,小班幼儿说道:“水放得满满的,水朝着我们的方向流过来,水流来流去,我拿个小铁锹把沙子挖出来。”教师回应道:“原来在玩沙水游戏时,你还观察到水流呀。”幼儿继续说:“放一点沙子,水在里面就少了,然后我又放点沙子进去,等水干了,又把水放进去。”教师回应道:“沙子放进水里,水就会发生变化呀!”幼儿又说:“后来,我们开始玩踩水的游戏,水太多了,差点进到我的鞋子里面。我们又开始挖沙子,把沙子放进去,水就变少了。”……在幼儿讲述时,教师伴随着期待的眼神、会心的微笑、欣赏的语气,让其产生积极正向的情绪感受,这样幼儿就会越来越愿意表达。

放手、观察、倾听,我们在践行“安吉游戏”中探究前行,新教师更是如此。他们通过一对一的“倾听—记录—反思”,推动幼儿更好地反思与表达,促使自身不断地成长。

猜你喜欢

安吉游戏树桩木块
一截“小树桩”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树桩屋
“安吉游戏”的材料投放及其启示
“安吉游戏”背景下的教学活动
小鸭数正方体木块
幼儿游戏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树桩盆景的夏季管理
老板轮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