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种新冠病毒肆虐下的会展业何去何从?
2021-05-30秦培勇
秦培勇
人类能走出疫情, 但并不等于每一家企业都能走出疫情。
行业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危急的时刻, 很多会展企业都在煎熬, 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办展会环境, 没有疫情的地区,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下, 要大力支持展会的举办。
新冠疫情自2020年在全球爆发以来, 截至目前已经将近有两年时间, 会展业可以说是活得相当辛苦, 死去活来又将面临死去的风险。
依据2020、 2021年支离破碎的展览数据并不能做出很好的预测, 靠经验也很难预估, 因为整个会展业服务的对象,也在经历疫情的影响,变化大且基本不可逆,要判断后面的趋势,就不得不先对新冠疫情有个清楚的认识。
隔离和共存, 到底如何选?
经过快两年的斗争,大家发现这种聪明且恐怖的病毒几乎没法从地球彻底清除,对于疫情的处置与应对,国内国外基本是两种状态,走了不同的道路。
国外是从看中国热闹、到自己国内大爆发绝望、再到医疗系统崩溃防疫物资不足的无奈、最后活下来的人产生了抗体无所谓,疫苗都不爱打,打开国门当感冒治了,所谓群体免疫。
国内是从武汉开始的绝望、到举国努力逐步控制下来的希望、到稳健的网格管理、再到Delta变种这一波疫情冲击的忧虑,怎么做到精准化网格阻断,隐私也先不管了,大数据已经运用到极致了,跟国外不同的是,国内还存在两种主流声音,即隔离论和共存论,我认为还都有实际意义。
两种路径,孰对孰错,无法得出片面的结论,初衷都是为了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经济和秩序的迅速恢复。那么全面恢复开放的前提是什么,我想最简单的就是不死人,或者说不那么容易死人。
这需要的是什么?
一、 主动防御, 打有效的疫苗。
目前我们国内打的科兴、中国生物之类疫苗是灭活疫苗,对于新冠的有效防 范 率 大 概 是70%-80%,国外最 好的mRNA有效防范率大概是90%-95%。
mRNA疫苗将病微生物RNA在体外进行相关修饰,再传递到机体细胞内表达,使机体产生蛋白抗原,从而产生免疫能力,缺点是不稳定,易降解,工艺复杂 ;灭活疫苗安全、易于保存、副作用小。
不过这两种疫苗对于新冠变种Delta、Lambda等没有什么效果,而且有效性往往只能维持半年就需要再注射加强针。
目前还有新冠蛋白重组疫苗即将上市,比如成都有一家企业采用昆虫表达系统,世卫组织已经来考察过,有90%左右的防范率,且对于变种病毒效果好,从在猴子身上进行的實验看,注射1年后血清中的有效性几乎没有衰减,且方便运输(2-8摄氏度即可保存)。
二、 被动防御, 有特效药可以吃。
目前这一块,美国的辉瑞、默沙东已经出了口服特效药,中国的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正在密集研发2款全球首发的新冠治疗特效药——新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和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和阿联酋卫生和预防部的临床批文。
这是社会经济快速恢复正常的最重要因素,如果价格便宜效果好,那就真的当普通感冒治疗了,完全可以与病毒共存。
三、 更有效的检测
由于病毒会潜伏和藏匿,现在的核酸检测有效率不高,需要反复多次检测才能得到相对确切的结果,甚至潜伏一个月以上出症状的都有,检测后还需要几个小时出结果,这点对于展会来说,如果现场设置检测点,检测人做了核酸等够了时间才能进去,是不可以接受的,这个还需要各国多研究。
四、 需要身体好, 特别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是高危人群
当然这一点因人而异无法强求。
目前从印度的情况看,虽然他们死伤惨重无奈的进行“群体免疫”,自生自灭(世卫组织不建议使用群体免疫,目前也不认可群体免疫会成功),实际情况是付出惨痛代价后有了一定效果,2021年 10月28日在新德里地区进行的第六轮新冠病毒血清抗体检测中,90%以上的受检者血清呈阳性,具有新冠抗体。
从英国、西班牙、法国、美国等来看,足球赛基本完全恢复,展览、论坛(包括G20峰会线下召开)、演唱会也有部分国家恢复。泰国在2021年11月1日重新开放了旅游,截至11月5日已有1.3万人入境(其中10人确诊)。
中国男子国家足球队的前锋武磊在西班牙的西班牙人队踢球,去年得了新冠,后来痊愈了重返赛场,目前还是国足的锋线“第一大腿”,葡萄牙的C罗同样也是新冠痊愈者,现在依然在英超联赛曼联队大杀四方,这说明身体好也是对抗新冠病毒的最有力保障。
回到主题,美国、欧洲、东亚几乎占据世界会展业的各1/3,作为东亚会展业老大,2020年中国会展业数据统计大概相比2019年展览面积大概降低了一半,欧美更惨一点,基本降低了70%,随之而来的是收入锐减,利润率下降(防疫成本),会展业并未全面恢复。
IAEE的Brito先生时常与我在线沟通,他预测欧洲的会展业要在2023年才会恢复到相对正常的水平。国内的情况,我想也差不多。
会展业将何去何从?
目前全球都面临严重的通胀,经济压力巨大,地缘政治和局部冲突不断,如果只埋头做事不抬头看路是不怎么行的通了。
怎么做?
一、主动求变
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疫情后,一切如初,不会,永远也不会了,不止国内,会展业鼻祖德国,百年老店英国,政府散养的美国等会展强国,知名会展公司英富曼、励展、汉诺威米兰、法兰克福、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等都在改变。
比如今年10月14日第130届广交会,增设了珠江论坛,李克强总理出席并作主旨演讲。以前的广交会都是以外贸为依托,重视展览以及成交的达成,没有设置主论坛,对于专业观众的邀请相对弱一点。20年前的中国经济“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出口,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广东外贸每个月的出口统计数据如果下挫,商务部都得去调研一下。
发展到第130届,珠江论坛补上了广交会缺乏国家领导人出席的短板,看齐了上海的进博会,北京的服贸会、海口的消博会也采用相同设置(四大展会主题分别是出口、进口、服务贸易、消费)。
有条件的大型展会,设置上可有展有会,展促会,会带展。小展会,则应该向纵深发展,钻研做精。
二、 通过会展让 “甲方爸爸” 们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首先我们得分 析 下,国发【2015】15号文发布后,从行当变为行业的中国会展业,发展极其迅猛,场馆可租用面积超过1000万平米,加上在建项目,超过2000万 平米不是 什么问题,就 算是1000万平米已经位列世界第一。
上海市展览规模和数量在全球会展城市排名中,已经做到了第一,现在新建展馆,40万平米、50万平米室内可租用面积的也都司空见惯。
10月26日,原定于10月28-31日举办的2021第十二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台博会)发布公告延期举办。11月7日,组委会发布复展通知,展期定位11月11-14日。
疫情反复,会展业频频按下暂停或取消键,收入没有,本金也折了进去,主办方、场馆、服务商苦苦挣扎,作为参展、参会主要的对象,也是会展业服务的农业和工业,以及部分服务业来说,他们也大多过得不太好,他们是根基,是会展业的“甲方爸爸”,纯粹搞个场地卖档口费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摸索“会展业+”,不管走产业会展还是走会展产业,通过会展让“甲方爸爸”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对于展会主办方,还得在一定时期内可持续举办,才是应该特别花精力去做的事情。
三、 善用新技术
中国的IT巨头特别厉害,在我和阿里、腾讯做会展信息化的朋友交流中我发现,IT巨头做会展信息化绝对是降维打击。
但是为什么始终感觉不好用,难以达到预期,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会展是人流、信息流、资金流聚集的行业,信息流和资金流可以不用见面,但是人与人之间是有见面需求的,这些年经常参加一些行业活动,如果不去就觉得有遗憾,倒不是真的因为少听一场会少看一个展,而是不能见到行业的一些老师和朋友。
另外,数字孪生和场景再现是两条路径,一个是把所有会展的元素数字化,从而可进行推测与演算,用互联网手机时代熟悉的操作习惯 ;一个是把线下展馆和会场拟真化,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学过经济信息与计算机、电子商务,在2002年的工作中开始做一些线上处理的工作,2010年牵头单位信息化,做过大型展会的网站和线上报名系统(管理约2万+用户),2014年叫上电信的朋友去成都当时最大的展馆安装了WIFI设备,实现了展会现场开通免费WIFI,2016年又见证了SAAS系统在会展业的快速成长,再到2020年看到了更多大型展会的独立线上系统。
结合自身的经历,凭心而论只有线上与线下相融合,才是出路。
小公司绝对不要盲目自建搞线上系统,后期的升级维护费用不是一般的大,技术的更新迭代也不是一般的快。可根据侧重不同,考虑线下部分还是线上部分作为重点,线上部分在展会宣传、报名、客商展会讯息提醒服务、展会报告等方面有先天优势,大多数情况下,线下部分应作为重点,做精做细。
四、 必要時卧倒, 先生存下来
疫情没有消停前,安全是“1”,按现行卫健委的规定,如果办展会出了疫情状况,主办的、备案的人都要负责,经济收入、社会效应都是“1”后面的“0”,会展业从业人需要有清楚的认识。
五、 虽微弱, 仍然需要发出行业的声音
今年第130届广交会为什么排除万难,缩减规模,外宾稀少依然要举办,因为再不办,就可能真的不需要线下办了,生命总会寻找出口,货物的贸易是斩不断的,变的只可能是贸易方式。所以主办方一定要看清形势,维护来之不易的客商习惯,坚持!
咱们国家的人民币不是美元,不能随便薅全世界的羊毛,供应的东西就那么多,要控制通胀,没法给企业和国民直接派钱。
减税,特别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对于会展业来讲,是好事,但不是解决问题根本之道。没有事儿做,就没有收入,何来税收。支持补贴的如果是硬性成本,反而更好。比如疫情期间员工社保费用减免,办展、办会、办公场地租金的补贴,按展会规模免费配发防疫品,补贴展会防疫保险……
行业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危急的时刻,很多会展企业都在煎熬,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办展会环境,没有疫情的地区,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下,要大力支持展会的举办,管理部门不要额外加码,过度干预,增加办展会成本,影响展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