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几点见解
2021-05-30李晓凤
李晓凤
【摘 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必然离不开计算,良好的计算能力和计算习惯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习惯尤为重要。可以说,计算在整个小学数学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重要性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7.109
計算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的计算题多种多样,在考试中计算的比重也十分可观,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水平。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小学也是夯实学生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和习惯的黄金时期。那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对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有所把握,应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落实学生的培养目标,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为学生后续面对更加复杂的数学学习提供保障。
一、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1.利于学生顺利进行后续数学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是建立在计算的基础之上,通过计算,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对客观世界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对各种数量关系能够做科学的分析和全面的把握,在开发小学生心智上意义显著。数学是一门伴随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学科,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学生接触的数学学习难度会更高,除了数学,更有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都会涉及计算。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夯实计算基本功,不仅能够使学生顺利进行后面更加复杂的数学学习,还能够让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游刃有余。
2.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中需要具备的能力,当学生进行计算时,不仅要调动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更要实现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甚至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拓展。这一过程就是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的过程,是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丰富、变化的过程,让学生能够逐步找到合理的思维方式,提高自身思维能力乃至实现各项数学能力发展。由此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便可得到提升,而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具备逻辑思维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3.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问题的解决除了经历思维过程以外,更需要实际的计算。由此可见,计算既是基础又是工具,是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反映,从而让学生的观点更具说服力和准确性。当今社会生活中,数学的应用愈加广泛,各种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普遍存在,学生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要想更好更快地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具备良好的计算能力。
二、如何做好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1.点燃学生兴趣,创新计算教学。新的教育形势下,传统的板书和教师口头讲解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需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至自己主动学习是关键。针对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在课堂上教师应当融入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要素,结合对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让学生能够提高对数学计算的重视,主动投入到对数学计算的探究中。例如,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中,教师可创设生活化的问题计算情境:水果店现有苹果2000个,香蕉350个,西瓜200个,现在我们班要购买1000个苹果和100个西瓜,问现在水果店总共还剩多少水果?这样学生对计算问题会倍感亲切,激发思考热情,学习氛围和计算效果更加良好,也让学生意识到了数学和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
2.传授计算方法,培养良好习惯。小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而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传授给学生科学有效的方法,特别是要注重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很多学生在数学计算上犯错无非就是审题不清、写错符号、写错数字、漏写或是书写不够工整,因这些不必要的失误而造成学生在考试中丢分的现象非常常见。因此教师就需要给学生传达一些正确的计算程序和步骤。比如在计算之前一定要对所给出的数学题目认真审题,明确题目条件和问题,至少要浏览关键信息两次以上,注明其中的重点内容。在分析问题时一定要仔细思考,找出问题应该求什么,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在展开计算时,一定要注意格式工整,书写美观,认真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地方,确保自己的计算结果能够明明白白。在得出计算结果之后,一定要认真复查,回顾整个计算过程,检查是否有错误的地方,这才是真正做好、做完了这道数学题。
3.注重错题纠正,引领反思总结。由于小学生自身知识储备的有限,学习能力相对不足,在计算中犯错误也是常态,那么数学教师有必要增设错题纠正环节,引领学生反思总结。具体而言,数学教师不能够一味地对学生所犯错误进行严厉的批评和责备,而是要让学生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仔细地分析和识别犯错误的原因。通过小组讨论和师生互动让学生把握错误计算的具体情况,当学生弄明白自己为什么犯错后,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经常犯错的地方为其设计个性化练习。对小学生总体而言,由于其自身缺乏完善的归纳和总结的能力,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辅导。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将经常容易犯错的题目和概念抄写下来,利用课余时间反复巩固,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使学生能够走出思维误区,积累更多优秀的计算经验,从而避免下次犯错。
4.加强估算训练,开展趣味实践。在学生正式进行计算时,估算必不可少。学生根据所给题目对结果进行估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明确计算结果的范围。对于学生的估算训练,教师要注意形式的创新,不能够一味的采用题海战术,而是要在考虑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融入一些趣味实践,比如通过游戏或比赛的方式让学生逐步适应估算到计算的过渡。如在“混合运算”中,教师可随机出示几组题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即时进行口算和估算,在展示结果的过程中找出学生犯错的原因并落实指导,利于培养学生数感。同时在这些活动中,学困生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重塑数学计算的印象,进而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自身的数学计算能力。
综上,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教师必须要耐心应对,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分析学生出现计算问题的根源,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夯实根基。
参考文献
[1]代维旺.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种策略[J].新课程(下),2017(11):268.
[2]刘起娣.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7(2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