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雪原》原著及其衍生作品
2021-05-30姚敏
姚敏
1957年9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曲波39.6万字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这部小说描写的是1946年东北地区我军一只精悍的小分队在严寒的冬天深入深山密林,发动和依靠群众,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彻底消灭了武装残匪的故事。小说出版后,读者反响很大,作者曲波也一夜成名,前后收到的读者来信就有几麻袋。
此后,各种版本的《林海雪原》陆续出版,这其中,1961年6月北京第6次印刷和9月第7次印刷的版本,有画家孙滋溪的插图7幅,这犹如锦上添花,大大增加了这本书的艺术魅力,巧的是,这种插图版的《林海雪原》两次共印了5万册,和初版本印数一样,但现在这两个版本都很难找到,可谓一书难求。
1959年7月,天津美术出版社第一次把《林海雪原》改编为连环画,由青枝改编,俞沙丁绘图,这本连环画采用一页脚本、一页绘画的形式,内容高度凝炼,只用45图就完成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这本连环画初版印刷10万册,定价0.2元。
1959年11月到1961年11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陆续出版了6册一套的《林海雪原》连环画,王星北、潘勤梦改编,罗兴、王亦秋绘画,这6册分别是:《奇袭奶头山》《三路进兵》《深入虎穴》《智取威虎山》《将计就计》《大破四方台》,6册共计698图,定价1.38元。其中第2册和第3册初版印刷4万册。这套炭笔绘制的连环画,画工娴熟、构图灵活、人物形象自然、服饰毛绒逼真,林海山峰让人有如身临其境,读者交口称赞,爱不释手。
1959年12月,南京市青年京剧团演出的《林海雪原》由江苏文艺出版社改编成了剧照版连环画,李松鹤、汪闲鹤改编,初版印数12.5万册,定价0.17元。
1960年3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由韩延佐改编、肖林绘画的《林海雪原》(上),但这套书只出版了这一册。
196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同名故事片在全国上映后,《林海雪原》更是大名远扬,李滋身饰演的杨子荣化妆成土匪胡彪,潜入威虎山,取得了座山雕和土匪们的信任,还机智地除掉了栾平,最后和小分队里应外合,一举消灭了座山雕。但真实的杨子荣在1947年2月6日晚活捉了座山雕一伙后,2月23日带领侦查班,第一个冲进了土匪郑三炮的窝棚,因为严寒,他的手枪枪栓被冻住了,没有打响,被敌人击中,不幸牺牲,年仅31岁。曲波每次回想起来都哭得不能自已,于是让杨子荣在文学作品里得到了永生,故事中的杨子荣随部队入关,继续参加战斗,
“智取威虎山”是小说《林海雪原》里最精彩的内容。1970年,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拍成彩色影片在全国上映,一时间红遍大江南北,剧中,把土匪“一撮毛”改名为“野狼嚎”。
1970年2月到4月,《文汇报》陆续连载了绘画版《智取威虎山》(初稿)连环画,这在该报的历史上尚属首次,《文汇报》刚连载完,丹东市文化宣传站就在4月将其翻印成了50开本的连环画,封面为杨子荣单人半身剧照,人物肖像和编后语也分别印在前面和后面,无定价。5月,《文汇报》革命委员会办公室出版了这本连环画,封面为绘制的杨子荣半身像,40开,无定价。5月,上海市出版革命组也出版了这本连环画,署名为文汇报《智取威虎山》连环画创作组编绘,60开,定价0.2元;6月还出版了40开的,定价0.3元。11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也出版了60开本的这个版本的连环画,定价0.2元,封面同《文汇报》的版本。1971年5月,辽宁省新华书店编绘出版了60开本的同名连环画,封面繪制的杨子荣身体稍微向后倾斜,定价0.23元。6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60开本剧照版连环画,人物肖像为彩印,内页黑白印刷,定价0.3元。1971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60开本黑白剧照版和40开本彩色剧照版,定价分别为0.3元和0.5元,这3个剧照版的连环画,封面均为杨子荣剧照形象。
在影片、连环画等艺术形式的宣传影响下,《智取威虎山》可谓家喻户晓,还被两次搬上了邮票,1968年1月30日邮电部发行了“革命文艺”邮票1套9枚,其中第2枚就是“京剧《智取威虎山》”,面值8分。1970年8月1日、10月1日和12月24日分3次发行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邮票,面值都是8分,编号1-6,成为编号票的龙头老大。
1978年3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又再版了“文革”前出版的《林海雪原》连环画,一套6册,一次性出版,改为64开。这套书是《林海雪原》连环画中知名度最大的一套,也是迄今为止册数和印数最多的一套。
辽宁美术出版社于1964年11月出版了《活捉小炉匠》(林海雪原之一),但只出版了这一册,景芝改编,姚宏发、赵明钧绘画。1979年6月,1980年10月,1982年3月该社出版了由南原改编,赵明钧绘画的上、中、下3册《林海雪原》连环画,64开,定价合计0.81元,终于完成了这部作品。
这之后,各地出版社还再版了各种版本的《林海雪原》和《智取威虎山》连环画,包括样板戏剧照版,这些书的出版,延续了这只英勇机智小分队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