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开通共建共享文献信息资源平台
2021-05-30
本报讯(记者 李普曼)日前,整合了浙江全省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浙江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正式开通,180万余种电子图书、137万个音视频、3亿余本电子期刊、11.7亿余条学术资源……读者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登录该平台,就能查阅浙江省范围内海量的文献信息。
“以往读者想查阅文献资料,需要到一家家图书馆去查。现在只要通过该平台,就能实现全省文献资源一站式检索,这也实现了浙江公共图书馆服务‘一张网、文献资源和活动信息‘一朵云。”浙江图书馆馆长褚树青介绍,浙江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工作起步较早,2009年就建立了浙江网络图书馆,实现了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部分互联,后又相继在杭州、嘉兴、温州、宁波等地实现了区域图书馆之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然而,这些尝试还未能实现范围更广、程度更深的联结,比如图书馆体系之间的、图书馆体系与读者的深度互联互通。
此次由浙江图书馆牵头,联合浙江省百家公共图书馆共同建设的“浙江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正是在浙江推进数字化改革、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领域为打通省域范围内图书馆系统内部的壁垒而进行的一次具有突破性的探索。“希望通過平台,让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数据流动起来,形成高水准、高效率协作和高质量共享。”平台工作人员表示。
据了解,“浙江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构建了浙江全省文献资源联合目录,共聚合了全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1127万条书目数据。读者通过平台可一站式检索全省文献信息资源,快速了解所需信息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而更便捷地获取资源。同时,平台打通了可供全省读者使用的30个外购数据库,包括大众比较熟悉的知网、万方、维普等期刊类数据库,中文在线、金图外文等中外文图书数据库;还根据浙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和浙江的地域特色,按照分类导航和地区导航的方式,挂接了全省各公共图书馆自建的158个资源库,涉及古籍、地方志、历史与文化、美术与技艺等类别,全面提升了可共享资源的规模和质量。
另外,针对当前各地不少珍贵古籍和地方志已做数字化处理但未能发布的情况,该平台搭建了浙江省历史文献数字资源总库和浙江省新编地方志两个模块。前者以浙江省公共图书馆馆藏古籍等相关资料为基础,收录古籍、民国文献、金石拓片等文献,是全省性的古籍文献集成平台。后者则以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地方志等相关资料为基础.充分展示各地区的地方文献,目前已发布地方志数字化数据480余种。该平台的搭建,为基层图书馆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文化场馆提供了资源保障。
据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已开通了“浙江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和“浙里阅”客户端、小程序,除了提供文献服务外,还设立了数字展厅、阅读活动联合服务平台、文化活动在线直播平台等,通过这些功能模块,读者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和参与浙江省各地各类的文化活动,享受图书馆服务升级和阅读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