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清丰柳子戏剧团的传承状况研究

2021-05-30张丽兰

南北桥 2021年7期
关键词:剧团

张丽兰

【摘    要】中国戏曲发展到如今,有许多剧种流传下来,“柳子戏”作为一个古老的稀有剧种也曾盛极一时,当时流行于世的还有其他三个声腔——“南昆”、“北弋”、“西帮”,与之并称为四大声腔。清丰柳子戏自元代开始形成,到明代剧种已有所发展,到了清代时期剧种已经走向成熟。柳子戏曾在当时的发展形势中压倒昆曲,盛极一时。一直到后来四大徽班进京,才开始退出京城,再后来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时期,柳子戏几经磨难,深受创伤。

【关键词】清丰柳子戏  剧团  传承状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7.018

一、剧团的传承状况

柳子戏作为一个古老的稀有剧种,历经几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既经历了清朝中叶的鼎盛,又有京都花部的发展。一代代先人传授了柳子戏的绝大多数谱系,各地柳子艺人互相搭班,互相交流,使得柳子戏得以传承发展下去。

至此,清丰柳子玩友班也随之增多,韩村、夏固、范石村、杨桥、西阳町、官路边、万村、小什子、班营等地都发展了班社,演出期间他们经常相互合作。如山东临清班、南乐元村班、山东陈庄班等都在清丰境内频繁演出。在众多戏班中,有几支异军突起的队伍格外引人注目,并为后来“清丰柳子戏剧团”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一)清丰县洪家戏班

在乾隆十年(1746年),清丰洪家戏班成立了。洪从心作为第一代管主,收养了在庙会发现的柳子艺人,并把他们编入到洪家班,当时还没有真正成立专业班,而是补演戏班的内容,后来这些戏曲传入白马杨柳子戏班和其他班社,直到1955年为止。洪家戏班首先传承发展了清丰柳子戏,它所起到的历史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二)清丰县白马杨窝班

1909年,清丰县的白马杨村有一个大户人家叫杨春田,他找到南乐李家村李文卓,拜他为师,并召集那里的村民,凡是会哼“百调曲”的村民,就教唱柳子戏,后来人员迅速扩充到五十余人,便组成了柳子窝班。他们所唱的曲调与洪家柳子班的曲调有所不同,便派人去洪家班拜靳耕田为师进行学习,后来又相继去洪家班拜秦希安、左根成等为师学习。1912年,杨茂芝作为柳子窝班的骨干演员,被邀请到洪家班和别的剧种对戏,一鸣惊人,体现出当时白马杨窝班的盛气十足。后来抗日战争打响,到了1937年柳子窝班就解散了。

1949年,杨春田开始招收学员,并牵头再次成立柳子玩会班。1950年,柳子玩会班的编剧杨洪泽、演员杨兆禹出席了在濮阳召开的专署少数剧种座谈会。会议过后,他们发动演员拎着戏箱,跟随郭文卿(绰号“大鼻子王”的山东演员)、笛师任新芳(韩村百调班)、琴师郭明常一起组建新的戏班——“民生剧社”,从此开始正式演出。到1953年,政府接管了民生剧社。

(三)清丰县柳子剧团

1953年,清丰县政府去山东郓城邀请侯明山、尹俊立等人,根据白马杨柳子班原有的基础,招收10余人在这个团里学习柳子戏,从此“清丰县柳子剧团”正式成立了。到1955年,“清丰县柳子剧团”取名为“清丰县光明剧社第七团”,并被省、市正式登记。1960年,该剧团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指示,柳子戏、大平调、四平调合并为一,柳子戏名被保留下来,后经历动荡,曾经三次砍掉柳子剧团。1978年至今又重新恢复原貌,剧团参加省、市、县汇演多达数十次,在清丰的精神文明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剧团代表性传承人概况

在柳子戏班中,洪家柳子戏班曾经达到空前兴盛,出现了很多传唱柳子戏的名人,上有“玉石黑脸”(王玉良)、“盖山东”(左权孝);下有“大嘴耕田”(靳耕田)、 “河南胯子”(秦希安)、“四拜环”(左根生)、“五拜环”(左根成)等。同时,清丰柳子戏又遍地开花,各类玩会班如雨后春笋,相继萌芽。班内名角很多应邀加入到地方的会班,传曲唱戏。

王玉良,清丰县阳邵乡范石村人,洪家“柳子班”演员,擅演黑头,人称“玉石黑脸”。他出身贫苦农家,从小就外出讨饭,后来进洪家班柳子戏班唱戏。他嗓音洪亮,做戏认真,戏功又好,每到一处演出都能贏得好评,为戏班争来了不少荣誉,演员们都尊他为“师爷”。王玉良在豫北、鲁西南等地影响较大,民间传有“王玉良不到,扣钱十吊”的口头禅。主演剧目有《三请吕布》《陈进士搬兵》《包公案》《杀丹》等。

靳耕田,清丰夏固人,绰号“大嘴耕田”,工青衣,兼演彩旦、小生。自幼拜洪家班王玉良为师学习柳子戏,他扮相英俊,嗓音甜美,戏路宽,台风正,戏德好,在班内很有威望,一直任掌班。主演剧目《白兔记》《貂蝉思夫》《关羽斩貂蝉》《三打白骨精》等。

秦希安,原名秦光友,清丰班营人,绰号“河南胯子”,主攻花脸、须生。自幼拜柳子艺人左权孝为师,与左根成(五拜环)、左根生(四拜环)同出师门。在清丰、聊城、宁阳、泗水一带有较高的声誉。曾于山东柳子名角张春雷搭班演戏,演技不分伯仲。在柳子戏《西游记》中扮演孙悟空,脸谱造型、动作表演胜过京剧演员。主演剧目《西游记》《单刀会》《虎牢关》《打登州》等。

常银良,男,生于1963年10月,自幼受本村柳子戏玩班的影响,耳濡目染,颇受启发。他学习刻苦,极有悟性,而且为人忠厚老实,颇受师傅喜爱。1978年清丰县柳子剧团恢复建制,广招学员,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柳子剧团,并拜著名演员杨兆禹、杨振合、杨香玉为师,演唱技艺在专业化道路上升了一层。为广泛汲取戏曲艺术的丰富知识,1987年在安阳文化艺术学校专修三年。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表演水平进一步提升。主演剧目有:《孙安动本》《锦袍记》《打登州》《桃李梅》《凤还巢》《屠夫状元》《三凤求凰》《抱妆盒》《花烛恨》《杨广选美》《江姐》《焦裕禄》等剧目。

刘春华,女,生于1967年4月,四级演员,主工青衣,兼工小生、老旦,师承侯庆真、杨振合。学艺刻苦,能掌握各种角色、声腔技巧,嗓音甜美,表演细腻,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表演风格。2005年,获河南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表演金奖;2006年,在河南省县(区)级戏曲大赛中参赛的剧目《孙安动本》中饰孙妻,获表演奖。主演剧目《孙安动本》《玩会跳船》《观灯》《貂蝉拜月》等。

三、剧团的历史演出状况

(一)主要获奖演出内容

清丰柳子戏剧团成立不久,在1963年河南省的戏剧汇报演出中,其演出的《乘龙盗马》《窦公送子》被河南省广播电台录音播放,大获好评,剧团全体人员受到河南省文化局局长冯纪汉接见和嘉奖。

1979年,剧团奔赴郑州参加演出《荷花》一剧,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河南省电视台把全场剧目进行录音。

1981年,河南省电视台把整场剧目《买糖风波》搬上荧幕,《北京戏剧电影报》报道了此事,以“中原又唱柳子戏”为题,对柳子戏进行介绍。

1990年,在濮阳市中日友好活动中,濮阳市杂技厅专场为日本友人排练演出了传统剧目《孙安动本》。

1998年,剧团编演了古装戏《貂蝉拜月》,河南省电视台《梨园春》栏目特邀,2005年剧团参加了河南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剧目《孙安动本》《抱妆盒》《盘马》等荣获河南省民间艺术最高奖“金鼎奖”、演员金奖和乐队金奖。

(二)柳子戏重点演出剧目

柳子戏经过几百年的戏剧发展,不但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演出内容,还不断融汇吸收了其他剧种声腔的剧目。遗憾的是,这些曲目并未全部保留下来,随着老艺人的相继过世,青年演员的不断跳槽转行,这些经老艺人千辛万苦传承下来的曲目失传颇多,得以保留的仅有一百余出。按取材年代排序,这些剧目主要为:

取材于商代:《二冀州》;取材于周代:《三义碑》《樊城关》《桑园令》《鞭打芦花》;取材于西汉:《朱买臣休妻》;取材于东汉:《天仙送子》《窦公送子》;取材于三国:《荐诸葛》《华容道》《大江东》《单刀会》《逍遥津》《虎牢关》《讨荆州》;取材于隋朝:《打登州》;取材于唐代:《战洛阳》《罗成投唐》;取材于五代:《倒送》;取材于宋代:《抱妆盒》《哭头》《破洪州》《射箭亭》《雷峰塔》;取材于明代:《孙安动本》《图书剑》《白水滩》《卖苗郎》《捡柴》。

朝代不明的剧目:《玩会跳船》《马胡伦换妻》《借靴》《花子拾金》《消停庙避雨》等十几部。

与蒲松龄《聊斋志异》有关的剧目:《揽馆》《墙头记》等,柳子戲还有一些根据神话、鬼怪故事改编的剧目,主要有:《白蛇传》《拉墓子》《错断颜查散》《红珠女》等。【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河南地方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形态与发展策略研究——以清丰柳子戏为例”,项目批准号:2018GGJS264】

猜你喜欢

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