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即学习”理念下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2021-05-30胡玮
胡 玮
(井冈山大学图书馆,江西吉安 343009)
1 概述
当前搜索引擎、社交软件和数字资源的应用已非常普遍,大学生常用这些应用进行问题求解、获取答案或通过搜索数字资源来获取相关内容,学生的这些技能可以称为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1]。
当前大学生信息的需求无处不在,信息获取的渠道多样化,信息的应用个性化。因此良好的信息素养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科研中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当前,许多大学都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图书馆在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不仅要立足于学生搜索技能的提高,还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学习,树立他们在信息搜索、问题求解、学习解惑、专业作业的完成、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信息素养的能力,使学生在搜索过程中的信息交互而得到信息增值,在知识理解程度上更加明确清晰,对知识学习的相关性、分析程度和知识掌握等方面得到提升,这个搜索与学习过程可称为“搜索即学习”(“Search as Learning”(SAL))过程。
信息搜索一方面从信息处理角度来探讨是“需求产生”-“需求分析”-“需求分解”-“形成搜索词”-“选择资源库”-“搜索策略应用”-“搜索过程优化”-“搜索结果评判”-“满意”-“结束搜索”的过程,如“不满意”可重复相关步骤。信息搜索的另一方面从信息流动角度来探讨的内容是搜索中信息的变化以及用户的处理指令,研究的重点是在用户搜索的策略、结果的展示和各种应对处理工作,这种搜索为查询式搜索。
从用户知识提升的搜索,是用户对搜索需求的分析、搜索词的归纳、搜索资源的选择、搜索信息的交互、搜索信息的转化、搜索结果的处理以及搜索过程重复的判断和执行。这些信息交互的过程体现了用户的知识转化和提升能力,体现了搜索过程中的信息增值和信息素养提升,能逐步支持用户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体现用户学习的效果,这种搜索为探索式搜索。两个角度的“搜索”对比分析如图1 所示。
图1 信息处理和知识提升角度的搜索过程对比
“搜索即学习”(Search as learning)是用户在搜索过程中与搜索资源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中得到的知识学习过程,从而将自身的相关知识从搜索开始时的浅认识状态,通过在搜索过程中的知识学习,达到深理解状态。这个搜索过程是用户按照提出自己的信息搜索需求,设置搜索策略,通过搜索得到结果这一系列的信息内容互动过程。用户的搜索过程一是为了完成开始预设的搜索目的,通过搜索得到答案,另一方面是通过搜索来进行信息的交互,完成相关知识的浅认识到深理解的变化过程,从而得到知识的增值。
2 文献回顾
为了了解相关的文献研究,应用关键词“搜索即学习”;”Search as learning”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获取相关文献10 篇,这些文献围绕搜索过程中的知识学习过程而展开研究,通过设计多种检测方式来评估“搜索即学习”效果,如刘畅提出设计信息搜索系统来探索用户学习行为和过程,了解信息搜索过程中知识学习的各种特征[2]。宋筱璇提出通过设计搜索任务,关注用户在信息源选择上的变化,识别用户所采取的信息源策略,探索用户的策略与学习效果间的关系[3]。刘咏梅提出行动研究方法,探索大学生搜索的全过程,通过访谈收集大学生在搜索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解决方式[4]。袁红提出探究查询式搜索与探索式搜索行为特征的差异,研究信息搜索系统的功能优化以及指导用户高效获取信息的实践意义[5]。韩爽提出开发支持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的搜索系统;详细介绍系统的特性[6]。宋筱璇提出全面评估用户搜索前后的知识水平[7]。刘涵蕊提出将用户完成学习型任务的交互行为划分为搜索、阅读和记录,探索认知风格与话题熟悉度如何分别及共同影响这些交互行为[8]。Dan Wu 提出探讨协作式信息搜索在学术小组学习中的应用[9]。
Carsten Eickhoff 总结了搜索即学习的特刊的内容[10]。SaR-WEB 介绍语义网络工具来支持网页上的“搜索即学习”实践和跨语言结果[11]。
3 “搜索即学习”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是自始至终都要贯穿在学生的学习程中,信息素养作为传统文化素养的演化,应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根本和源源不断的动力。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式主要是以文献检索课的形式开展的课程教学,这属于课程学习的过程,主要还是以老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学生的学习思维是跟着教师的教学过程和重点进行思考的。这些教学过程并未能认识到信息化时代的多元化和读者需求的个性化因素,不能直观反映大学生对于信息的需求而进行的个性化信息搜索和应用的过程,也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围绕教学过程的思考过程未能充分拓展学生的学习动力,未能使读者在搜索信息的过程中进行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应基于“搜索即学习”的理念,将信息检索的教学从传统的单向式的方式向多向式转变,将教师和学生进行多向式的信息沟通和学习能力的提升结合起来,形成开放式信息素养教育的模式。
当前数字资源的搜索功能非常齐全,提示也比较详细,一些搜索功能有自动扩展功能,用户只要多进行检索实践,都能完成一般搜索任务。因此在“搜索即学习”的理念下进行信息素养教育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在平时运用得较广泛的搜索中,自然地进行了素养的提升,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比传统的文检课教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也能从实践过程中自然提升知识水平和信息检索能力。在信息处理过程的教学角度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搜索过程中的思考、分析和学习功能。学生在完成搜索过程中能够产生有价值的搜索经验,充分利用数字资源的各项功能,这些功能对自身学习还能产生辅助效果,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搜索过程中对比不同的搜索模式来了解具体的学习效果,真正将自身的学习思维、学习思考介入到搜索过程,介入到各种过程的评判和执行过程和比对思考与搜索结果的匹配展示出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搜索即学习”的效果。
4 “搜索即学习”理念下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施策略
大学生学习的方式主要有:教师课程的讲解、学生作业的完成、学习过程中经验的积累、问题的求解的过程、问题求解过程中的知识更新、知识学习中的过程检验等方式。其中一些重要的学习方式就与信息素养有非常大的联系。因此信息素养教育要围绕学生知识提升的方面,将学生搜索过程的知识提升与搜索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评估、学生的搜索质量评价过程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带着学习的任务来进行搜索,将搜索过程按照学习的发展过程进行分解,在搜索过程中观察过程和结构,并要学生将自身的思考参与进来,主动思考或者是思考搜索的过程中的知识变化情况,并要做好相应的记录,这些基于“搜索即学习”理念下的信息素养教育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4.1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搜索主题
学生的分析能力直接影响搜索学习的质量,搜索的质量又影响读者对搜索过程中的各种信息的理解和学习。教师应提倡学生做好搜索前的知识学习。学生应预先搜索相关的知识库,如阅读百度百科,术语在线,专业的知识库等,形成对搜索任务的初级理解,探索先在综合性的数字资源中搜索相关主题的综述和述评文献,选择这些文献进行理解式阅读,来检验自己对搜索任务理解的深浅、规范程度,可为下步的信息研判打下基础。
教师要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教育,要求学生善于利用专业工具来理解搜索需求,了解搜索需求中各个概念的逻辑关系,正确组织关键词,理顺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比较规范的搜索策略。
信息搜索是学生进行问题分析求解的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要根据搜索过程中出现的学生认知不足、搜索执行的理解不清和搜索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相应的学习,如观看数字资源提供的培训资源,相关知识点的微视频培训、数字资源的知识库按需学习等方式。
4.2 在搜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阅读技能
教师应加强学生搜索过程中的信息阅读技能培训,这些搜索过程中的信息阅读是搜索前的知识学习的检验,学生通过阅读搜索的信息来评价前期的知识理解,提升知识的掌握、纠正前期的知识理解或者是重新进行知识理解的功能。学生通过这样的阅读才能判断搜索的质量,提出下一步的处理指令。
搜索后的知识学习一是要将搜索结果与搜索的需求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匹配度,将搜索的过程记录进行分析和学习,分析搜索结果的具体内容是否与当初的搜索需求和搜索策略的执行度是否一致,评价“搜索即学习”的效果。
4.3 设置学生合作学习的环节
知识是在交流中得到不断的增值,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提升信息素养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可设置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构建信息协同平台,信息协同是学生需要将不同来源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要求,实现信息的有序流动和协同。[12]教师要求团队在信息协同平台上交流,组员根据自身的特点共同完成任务,并将自身的学习成果上传到平台上进行成员之间的交流,同时团队之间要进行相互点评和建议。
4.4 鼓励学生应用数字资源的功能软件
一些数字资源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库,有时还会具有内容、学科、资源应用等方面的多种功能应用,如知网研学平台、机构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OKMS)和WOS 中的文献管理endnote 软件等。这些功能软件的应用能使学生充分感受资源的延伸应用功能,使学生在科研工作中掌握信息应用技能。教师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功能使用说明,按照要求主动应用这些功能来进行问题求解,功能拓展。教师为了使学生了解“新冠肺炎”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应用知网研学平台来进行“新冠肺炎”学习专题的创建、文献精读学习,创作相关主题的小组合作学习小论文。学生通过应用平台进行各种功能的应用,能掌握信息检索和分析的技能,掌握“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检索、整理和分析,从而深刻了解“新冠肺炎”知识。
4.5 要求学生做好搜索记录
良好的记录可以很好展示学生在搜索过程中的信息交互、信息评价、搜索过程中的再处理操作以及自身搜索经验的总结,还可进行搜索过程的可重复性。教师还可通过记录来还原学生的搜索过程,发现学生搜索过程中的问题或者是改进建议的着眼点。更重要的是记录可使学生通过搜索而得到知识的深入理解,知识水平的提升。
教师还应将记录中的搜索过程中的学习进行上添加注释和附加信息,用于与学生交流,将他人好的经验用于搜索的应用过程,也可让同学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教师引导学生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如云笔记软件来记录过程,云笔记软件能记录多种类型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格式的内容,多角度来展示搜索的过程,及时发现搜索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
4.6 培养学生总结和分析的能力
在检索结束后,教师要培养学生信息和知识分析的技能,要求学生在应用中提升总结数字资源的特点、分析数字资源的应用场景、掌握数字资源的资源互补、资源的整合应用等方面的技能,同时还要将各自的搜索过程中问题求解的过程、知识提升的内容记录下来,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中,形成应用经验。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搜索学习和经验积累,能快速掌握正确的搜索技能,从搜索过程中得到知识水平的提高。这种融合了学生个体的搜索经验以及知识提升的经验能使学生取长补短,形成共性的搜索技能。
5 总结
信息素养教育要改变以搜索过程为目的的教学方式,要围绕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从知识的提升方面来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教育要立足于学生的“搜索即学习”的过程,将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提升紧密联系起来,教育的重点不仅要立足于学生搜索技能的提高,更要使学生在搜索应用中得到问题的求解、知识的提升,而且能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自觉的应用的个性化的改进,使信息素养的技能一直支持自身的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