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甘肃省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瓶颈及对策研究*
2021-05-30赵金惠马丽荣余芳芳
赵金惠,马丽荣,余芳芳
(1.甘肃省科技馆,甘肃兰州 730700;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70)
1 甘肃省公民科学素质现状
1.1 甘肃省公民基本科学素质发展比较研究
近年来,甘肃省各级政府推动、各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科普动员机制为公民素质建设提供了根本性的推动力和制度保障。2015 年,甘肃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95%,比2010 年的1.27%提高了211%,为“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2018 年甘肃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5.16%,比2015 年的3.95%提高了1.21 个百分点、增幅达30.6%,比西部地区(6.49%)低1.33 个百分点。尽管如此,甘肃省公民科学素质与全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18 年甘肃省公民科学素质仅高于云南、贵州、海南、青海、西藏五省。在西部地区居第8 位,居西北五省第4 位,仅高于青海,相较于全国及西部地区公民素质发展水平,有待提高[1]。如图1 所示。
图1 甘肃省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水平
1.2 建立《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机制
目前,甘肃省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领导小组办公室,14 个市(州)全部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责任人为成员,形成了市级领导牵头抓总、市科协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的工作格局。明确了各单位工作职责,细化各单位工作任务,建立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落实考评机制。建立了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甘肃省出台了《甘肃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 年)》文件,市州政府均出台《市(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 年)》。建立完善了工作机制。
1.3 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科普活动
全省各市(州)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主题,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营造学科学、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认真组织开展了“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周”等主题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以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普惠农行动、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知识产权宣传周、科教进社区活动,组织选拔普通高中学生参加高校科学营活动。甘肃省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科协、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积极开展了青少年科普竞赛、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甘肃赛区)竞赛及青少年夏令营等多项有意义的活动,甘肃科技馆也已建成并对外开放,这些科普行动的实施对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求知欲望帮助很大[2]。
1.4 加速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为了加速科学知识的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目前甘肃省已建成的科普教育基地类型涉及各类科技馆、科技类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气象台(站)、地震台(站)等;多家高等院校和各科研机构对外开放科普展览室、实验室;国家及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国家及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各级科协开展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工作;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510 所)主动承担起推广普及航天科学知识的社会责任,让更多航天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1.5 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进一步增强
以科普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不断丰富科普传播载体。全省各地社区和镇积极推进科普e 站建设,切实解决科学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为普及科技知识、帮助群众创新创业、对接互联网拓展产品销售提供实时、便捷的信息化支撑。
兰州市在兰州电视台公共频道和甘肃移动电视播出科普节目,在《兰州日报》《兰州广播电视报》刊发科普知识。张掖市科协精心打造“科普张掖”微信公众平台,创新信息源,充实平台专题专栏,扩大宣传覆盖,增加群众关注度。张掖市电视台开办了《科普张掖》电视栏目、张掖市电视台公共频道开设《科普之窗》 电视栏目;很多县利用全县调频广播“村村通”“社社通”的有利条件,在县广播电台开设“每日科普”栏目,把科普知识传送到全县各社区、镇、村、社,实现科普信息城乡全覆盖。白银市精心打造《科普大篷车》电视栏目,每周在白银电视台公共卫视播出。《定西日报》开辟“培育科普富民产业”专栏。庆阳市不断改进 《庆阳科普报》《庆阳科协网》、“科普庆阳”微信公众号的编办质量和水平。
1.6 凝聚具有较高科学素质榜样的力量,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树立一批具有较高科学素质、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的典型,将会对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起到积极作用。一是学习宣传“时代楷模”。并在全社会集中宣传,用榜样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二是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关爱人才的良好舆论氛围,我省多位科学家获得全国CCTV 年度科技人物、何梁何利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等。全省各市(州)每年都组织评选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制作先进事迹专栏节目,进行集中展示。三是集中展示重大成就。举办“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型展览”,综合运用图片、音视频、模型等多种形式,全面宣传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通过先进事迹宣传,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2 影响甘肃省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瓶颈因素分析
2.1 甘肃省公民基本科学素质发展不平衡
甘肃省公民科学素质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基础水平低等因素限制,低于全国发展水平,与东中部地区仍有较大差距。从各地州市人口数量分布看,兰州市、天水市、定西市和陇南市人口数量比较多,人口数量262.31~372.96 万,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4.20%、12.72%、10.70%、9.99%。庆阳、平凉、临夏、武威、白银5 个市州人口数量次之,人口数量172.93~225.66 万,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6.59%~8.59%。张掖、酒泉、甘南、金昌和嘉峪关人口数量较少,在24.98~122.93 万人,占全省人口比例0.95%~4.68%。
从甘肃各市州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看,城镇化率在各地区存在较大差距,2017 年嘉峪关市、兰州市、金昌市城镇化率水平较高,分别为93.43%、81.02%、70.10%,陇南市城镇化率最低,为32.48%。嘉峪关市、兰州市、金昌市、酒泉市城镇人口比重高于农村人口。甘肃全省人口城乡分布结构不平衡性,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农村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群地区群众的科学素质整体较低,面向这类群体科学素质提升的工作亟待加强。
2.2 科普投入资金不足,来源单一
近年来,甘肃省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渠道逐年增加科普投入,但经费支持力度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 年,全国人均科普专项经费4.45 元,比2017 年的4.51 元减少0.06 元,出现小幅下降。北京市人均科普专项经费54.32 元,河北省1.19 元,甘肃省人均科普经费不足1 元,科普投入居全国倒数,科普经费不足制约了我省科普事业的快速发展。其次,我省科普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的支持,来源较为单一,同时由于部分市州进入偿还政府债务的高峰期,进一步压缩科普专项经费的现象普遍存在,经费更是严重不足。
2.3 经济发展水平低,科普基础设施不足
2017 年我省14 个市(州)人均生产总值嘉峪关市最高,为84677 元,其次是兰州市,为67269 元,第三是酒泉市,为49200 元,第四是金昌市,为47177元。陇南市、定西市、临夏市处于较低水准,分别为13113 元、11693 元、11411 元[3]。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嘉峪关市、兰州市城市化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推动作用明显。而甘肃省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没有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少,科普场馆建设难以满足群众接受科普宣传教育的需要。
2.4 科普人才队伍数量不足、素质有待提高
甘肃省目前基层科普人力不足、人员素质低,专业队伍空芯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甘肃省科普单位数量有限且体制不够完善,有些县级科协仅有一个编制,科普队伍数量严重不足,工作很难开展。同时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高创作能力的人才匮乏。这样单一的构成结构,严重制约着科普事业的发展。
3 甘肃省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对策
3.1 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强化顶层设计,在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教育发展等重大战略规划制定过程中,将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摆在更重要位置,与其他政策形成合力,协同发展[4]。建立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落实考评机制,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综合考核,形成党政重视、科协牵头、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努力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向群众化、社会化、制度化、科学化方面推进。
3.2 多措并举加强经费投入,保障科普工作开展
必须加强经费投入,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逐年递增,其年增长幅度应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以保证科普活动的顺利实施[5]。甘肃省人均GDP 为全国倒数第一,财政每年用于科普的经费有限,因此需要依靠政府、社会和公众广泛参与,多方联动,吸纳社会资金赞助。要加大对落后地区财政的支持,确保科普工作得以正常。
3.3 加强高素质的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注重培养专业化人才,强化科普队伍建设。一是大力举办各类专题培训活动,通过专题报告、经验分享、互动讨论、实地考察等形式,提升科普工作者组织策划、科普创作设计、科普传媒渠道建设、科普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各级各类学校逐步配备专兼职科普辅导员,提升广大教师和科普辅导员的科学教育水平和素质。同时将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教师培训纳入全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整体规划,开展教师轮训。三是广泛吸纳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大学生、农技协等各界人士,组建科普志愿者队伍,发挥其特长和优势,推动基层科普工作广泛深入发展。
3.4 健全工作机制,加大科普信息化建设力度
实施好“互联网+科普”工程,构建层次丰富、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科普生态,推动科普工作由单一渠道向融合传播转变,由偏重主观评价向用户评价转变[6]。鼓励和支持大众媒介培育打造精品科技栏目和名牌科普产品。加大“科普中国”科普平台的推广应用力度,建立市级科普网络应用平台,利用移动通信、科普e 站、科技网站等科技、农业、文化项目的共建共享,构建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信息化服务新阵地。探索建立科普基础设施资源共享模式,激励社会各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发挥科普基础设施的最大效能,形成科普资源高效利用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