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按摩配合针灸治疗面瘫临床效果及作用分析

2021-05-30何长波

健康之家 2021年16期
关键词:针灸治疗临床症状面瘫

何长波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推拿按摩配合针灸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50例面瘫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11月~2021年11月,采取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单一治疗)和研究组(行联合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社会功能、精神健康以及身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口眼歪斜、流涎、眼裂增大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联合治疗的应用价值更高,可有效改善面瘫患者口眼歪斜、流涎、眼裂增大等临床症状,改善面部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推拿按摩;针灸治疗;面瘫;面神经功能;生活质量;临床症状;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面瘫是由经络凝滞、肌肉纵缓不发等原因引起的面部神经麻痹,以口眼歪斜、流涎、眼裂增大等为典型临床特征,不仅影响患者语言功能、面部功能、进食功能,还会影响面部美观,尤其是女性患者,会对其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因此,科学的治疗方案对提高面瘫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1-2]。推拿按摩和针灸是临床应用范围较广的中医治疗方式,通过刺激面部神经来达到治疗效果,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但单一针灸治疗与针灸、按摩联合治疗所起到的效果有所不同,因此本文选取本院面瘫病例对联合治疗和单一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现表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50例面瘫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11月~2021年11月,采取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单一治疗)和研究组(行联合治疗),各25例。其中参照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5:10;急性期和恢复期人数比为9:16;最小25岁,最大80岁,中位数40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4年,平均病程为(2.02±0.24)年。研究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4:1;急性期和恢复期人数比为8:17;最小26岁,最大79岁,中位数41岁;最短病程2年,最长5年,平均病程为(2.21±0.31)年。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符合比较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以及家属知情实验内容。②临床资料与一般资料完整。③符合面瘫中医辨证标准。排除标准:①无沟通能力。②重要器官功能损害。③合并高血压。④合并糖尿病。⑤外伤和肿瘤引起的面瘫。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单一治疗:采用针灸治疗,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针灸前对患者面部进行消毒,选择阳白穴、地仓穴、睛明穴、承浆穴、牵正穴等九个穴位进行针灸治疗,进针手法为指切式,留针大约三十分钟后拔针。其次,取合谷穴进行针灸治疗,对进针部位以及操作者手部进行全面消毒,采用指切法的针灸进针方式,轻轻捻转针柄,同时进行温灸治疗,治疗时间为半小时,每两天治疗一次,连续治疗十次,为一个疗程,治疗四个疗程,叮嘱患者戒烟戒酒,清淡饮食。

研究组患者予以联合治疗:针灸治疗与参照组相同,加以推拿按摩治疗,指导并辅助患者取平卧位,在患者头部下方放置垫枕,医生坐在患者头部的正上方,用临近患者健侧面部一侧的手固定患者头部,用临近患者患侧面部一侧的手进行推拿按摩,按摩前医生对手部进行全面消毒,清洁患者面部并进行消毒,具体按摩操作如下:

初步按摩。医生轻轻按揉患者整个面部,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神经后按摩太阳穴,双手拇指从患者额头中间分别按摩至两边太阳穴,并从太阳穴下移按摩至两侧脸颊,在按摩过程中要时刻提醒患者放松,保证按摩效果,按摩时间大约为三分钟。

穴位按摩。医生用中指指腹对面部穴位进行点按摩,包括阳白穴、地仓穴、睛明穴、承浆穴、牵正穴、太阳穴和颊车穴等,按摩三分钟。其次,颈部按摩,采用一指弹法的按摩方式,在按摩过程中询问患者的感受,按摩时间大约为三分钟,直到患者出现胀痛感,每天按摩一次,总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到三十分钟之间,连续治疗一个月,治疗后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

1.3 观察指标

对比治疗效果:根据以下判定标准将本次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即患者面部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和口眼歪斜、流涎、眼裂增大等临床症状消失即为显效,面部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和口眼歪斜、流涎、眼裂增大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即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则视為治疗无效[3]。对比生活质量:使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对经过不同治疗后患者社会功能、精神健康以及身体健康进行评价,评分与其生活质量呈正比例关系[4]。对比临床症状:记录并对比口眼歪斜、流涎、眼裂增大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5-6]。对比面部神经恢复情况:采用评分的方式,评价内容包括面部对称性、自发运动和连带动作,各项满分一百分,分数与面部功能呈正比例关系。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以%表示有效率的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s)表示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身体健康评分、面部对称性、自发运动、连带动作评分和症状消失时间等计量资料,行t检验,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研究组有效率更高(P<0.05)。详见表1。

2.2 比较临床症状缓解情况

研究组患者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2。

2.3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

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详见表3。

2.4 比较两组面部神经恢复情况

研究组各项面部神经功能评分更高(P<0.05)。详见表4。

3讨论

面瘫在中医中是由寒性收引、经络麻痹、风痰阻络等引起的面部肌肉瘫痪。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急性期,患者主要表现为面部水肿、面部功能丧失等症状。第二,恢复期,面部水肿被逐渐吸收,经积极治疗后症状可明显改善。第三,后遗症期,此时患者面瘫恢复较为困难,大部分面部神经坏死,不易治愈。因此,急性期和恢复期是面瘫的最佳治疗时期,即发病后两年内。

本次研究主要阐述的是针刺治疗在面瘫患者中起到了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镇静等功效,同时可以提高神经末梢灵敏度,促进面部组织血液循环,对改善血肿组织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从而缓解患者口眼歪斜、流涎、眼裂增大等临床症状,逐渐恢复面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此外,针灸治疗还具有以下几种优势:第一,应用范围广泛,针灸治疗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多种临床疾病,包括内科、五官科、妇科和儿科等疾病。第二,临床效果显著,针灸治疗作用速度更快,可直接刺激人体组织,对人体各部分机体功能具有良好的兴奋作用,同时还具有镇痛和镇静作用。第三,安全性高,针灸治疗属于微创治疗,一般不会出现副作用,同时还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案同时进行,在提高治疗有效率的同时还提高了治疗安全性。此外,针灸治疗还具有费用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受广大患者欢迎。

推拿按摩也是中医重要治疗方式之一,应用在面瘫患者中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和止痛消炎等功效,有助于促进患者面部血液流通,对促进血管扩张具有显著作用,改善面部神经功能,实现面瘫患者的初步治疗。推拿按摩是一种非药物的自然治疗方式,主要通过按摩人体经络和穴位达到推行气血、祛邪扶正、疏通经络等目的。推拿按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药物治疗,具有费用低、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和易于学习等优点。同时推拿按摩对促进人体新产代谢有着积极意义,适用于身体虚弱、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应用在小儿患者中可避免吃药带来的痛苦,具有预防保健、镇静、兴奋等功效。最后,推拿按摩与针灸和西药联合应用,可用于治疗复杂疾病,但不可应用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胆囊炎、传染病等急性疾病治疗。推拿按摩治疗面瘫只能作用于机体浅表,单纯使用效果达不到预期水平,因此需要与针刺治疗联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更加印证了这一观点: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研究组患者治疗后面部对称性、自发运动、连带动作评分分别为(70.4±1.5)分、(71.6±1.0)分、(72.2±3.4)分,参照组面部对称性、自发运动、连带动作评分分别为(60.2±1.2)分、(61.8±1.4)分、(63.1±3.8)分;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身体健康评分分别为(73.1±4.5)分、(74.6±5.7)分、(82.2±4.1)分,参照组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身体健康评分分别为(64.2±4.8)分、(66.8±5.4)分、(74.1±4.8)分;研究组口眼歪斜、流涎、眼裂增大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8.1±1.2)d、(3.6±1.5)d、(10.2±2.5)d,参照组口眼歪斜、流涎、眼裂增大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12.2±1.1)d、(6.8±1.3)d、(16.1±2.2)d,由此可见,联合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综上所述,联合治疗的应用价值更高,可有效改善面瘫患者口眼歪斜、流涎、眼裂增大等临床症状,改善面部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操红艳,孟宪梅,柯键,等.针灸配合表情肌锻炼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探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19):4-5.

[2]张永娟.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J].人人健康,2020,No.511(2):110-111.

[3]王华.穴位注射,针灸,推拿牵引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20):2-3.

[4]邱朋偉,李蓓蓓.中药联合针灸推拿治疗面瘫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5):91-92.

[5]魏先周.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患者的效果[J].人人健康,2020,No.519(10):132-132.

[6]赵金平.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效果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0,34(11):3-4.

猜你喜欢

针灸治疗临床症状面瘫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研究概况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针灸治疗便秘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概述
膝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进展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