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育人对策

2021-05-29张小轶李春华谭建军南群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时事个性专业课

张小轶 李春华 谭建军 南群

[摘 要] 网络时代,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面临严峻考验。创新型人才需要培养自由发展的个性和国际化视野。作为专业课老师,在讲解专业知识时可结合相关时事,善于把网络信息转化为教学资源,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就时事展开讨论,并加以正确引导,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专业课老师,还可以在讲解专业知识时,结合网络时代大学生偶像崇拜现象,借助专业领域榜样,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此外,在专业课课堂上介绍我国在该课程领域的科学技术发展史,增强民族认同感的同时,也树立起刻苦学习,为实现我国科技强国的目标尽自己全力的决心和信心。

[关键词] 网络;个性;全球化视野;专业课;时事;偶像

[作者简介] 张小轶(1974—),女,甘肃武威人,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及生物信息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2-0185-04    [收稿日期] 2020-08-24

高校在培養全面发展人才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和使命。高校是直接向社会输出人才的地方,人才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因此,高校不仅要培养出高水平专业型人才,为促进我国高科技发展添砖加瓦,进一步通过高科技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而且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肩负着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树立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远大理想。而现代社会是网络信息时代,各种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成为重要的传播途径。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全球性、即时性和交互性,这就使高校在培养人才中面临新的挑战。

一、网络信息时代,高校人才培养面临严峻挑战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人才培养的难度极大。首先,创新是不可预知的,越是创新性强的东西越不可预测。其次,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1]。创新型人才还必须具备极高的综合能力,要具有博专结合的扎实的知识基础[1]。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还需要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需要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进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1]。最后,创新性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智力和能力、自由发展的个性,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强烈的竞争意识[1]。

其中,自由发展的个性对于创新性具有极大的优势,是创新学习的土壤[2]。拥有自由个性的学生,不会有太多的约束感,不从众,更具有批判精神,敢于向权威挑战,能独立提出独特的问题,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敢于冒险。而创造性是个性培养的最高表现[3]。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不能仅仅体现在知识的创新性上,还要促进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这就需要学生在自由发展个性的基础上,有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这些创造性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反之,则有可能带来极大的危害。

此外,国际化视野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地球村[4]。拥有国际文化知识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能够面对客观世界错综复杂的问题,全面观察、发现和分析,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传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道德规范都受到强烈冲击[5]。如何在提高大学生国际化素养的同时,引导他们借鉴西方文化时,不盲从,同时有效融合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加以传承,是现今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挑战。

二、合理利用网络,在专业课中引入思政教育的对策

(一)结合时事

老师在讲解专业知识时应结合时事,并善于把网络信息转化为教学资源,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现代大学生日常生活高度依靠网络,饿了点外卖,无聊了打游戏,买衣服上淘宝,交友靠朋友圈,即便一个宿舍住着,聊天用微信。网络几乎占据了他们的全部课余时间。因此,在培养他们的自由个性以及国际视野的同时,当代大学老师自己也要多关注网络,善于把网络信息转化为教学资源。比如把与自身专业课相关的时政要闻、新闻热点,及时引入课堂,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并对他们的不同观点进行评析,及时加以引导。

以结构生物学课程为例。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人们翘首期盼疫苗问世,全世界医学工作者和研究人员都在与病毒赛跑。老师可通过跟踪网络报道,整理一系列疫苗的研究进展,同时整理中国抗疫的人物事迹,及时引入课堂,既学习了前沿知识,又关注了时事。如李兰娟院士带领团队分离到病毒株,并发现新冠病毒已经出现了一部分与适应性有关的突变,就富集在病毒S蛋白和人类ACE2受体结合处的界面[6]。那么,这些突变是否对病毒致病性有功能性影响呢?西湖大学周强实验室在BioRxiv发布了新冠病毒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利用冷冻电镜技术成功解析了新冠病毒受体ACE2的全长结构,这是世界上首次解析出ACE2的全长结构。研究发现,ACE2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同时具有开放和关闭两种构象变化,可同时与冠状病毒的两个S蛋白三聚体结合[7]。这一关键的晶体结构清晰地展示了病毒“钥匙”是如何打开人体细胞“大门锁”的分子机制,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以及病毒-宿主互作机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作为课程老师,在引导同学们学习新冠病毒的S蛋白与人细胞受体ACE2蛋白复合体结构这一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让同学们看到我国的科研力量日益强大,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医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调研时强调“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面对疫情,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抗疫成果,成功将疫情遏制在可控范围。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结合时事,激发同学们为我国科研工作取得成就的自豪之情。

此外,还应引导学生看到,除了在专业领域我国取得卓著的成绩,在控制疫情、挽救生命和经济方面,我国更是交出了满意的答卷。2020年一开始,新冠肺炎暴发快速阻断病毒传播,避免更多的人感染及死亡,回归正常生活,成为万众翘首期盼的事。在我国,疫情得到了快速的控制,我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已经复工复产复学,这是众志成城的结果,体现了我们制度优越性和人民的高度凝聚力。而在世界各地疫情防控局面却不尽相同,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制度不同,整个国家的动员能力、执行速度、组织效果和凝聚力自然不同,最终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这是发生在当代大学生身边的时事,是大学生有切身体会的事,也是大家都可以从网络上看到的。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讲讲自己在疫情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并加以正确引导。

(二)树立榜样

老师在讲解专业知识时应结合网络时代大学生偶像崇拜现象,根据课程内容,借助专业领域榜样,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友甚至思维方式都深受网络影响。70%的在校生目前或曾经有过偶像崇拜经历[8],且大部分学生崇拜偶像的主要渠道是网络信息。偶像的示范作用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身心发展,以及三观的塑造。由于大学生个性化,他们所崇拜的偶像也是多元化的[6]。因此,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引入榜样人物,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以结构生物学课程为例,该学科是揭示人类疾病分子机理的基本途径,是创新药物设计和开发的重要基础。研究各种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及其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学过程,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而只有在获得了该分子的结构之后,我们才能深入研究其功能和生理生化过程,才能针对该分子进行理性的药物研究。老师除了要为同学们讲解该领域是用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获得某种蛋白质,再结合物理和数学的方法,解析其结构,最后进一步验证其重要生物功能。同时,由于该领域近年来发展迅速,老师还要时刻把最新研究进展介绍给同学们,引导同学们展开讨论和思考,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而在这个领域,我国的施一公院士就是榜样人物。他接连在顶级国际学术期刊《科学》《细胞》上发表具有世界级重大突破的关键蛋白三维结构,并阐明这些蛋白的功能及分子机理。在他的带领下,短短几年,其实验室接连取得世界级重大突破,不断向世界生命科学的最前沿进军,推动我国科技发展。

作为专业课老师,通过为同学们详细分析这些最新的重要研究成果,让学生学习到最新的专业知识。同时,可以适当结合课程内容,相应的介绍施一公院士的事迹,潜移默化地影响同学们的价值取向。2008年,已是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的施一公毅然放弃这一切,全职回归清华大学,决定为祖国生物科学研究献一份力量,后来还放弃了美国国籍[9]。他的成就斐然,荣获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自然》杰出导师奖、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等。通过介绍这样的行业领军人物,激发同学们奋发向上,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他的真实经历也向同学们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引发同学们追随效仿。

(三)结合历史

老师在讲解专业知识时可结合我国在该课程领域的科学技术发展史,让同学们具有民族认同感。结构生物学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自1962年起,全球共有11项生物分子结构方面的研究荣获诺贝尔奖。而我国在这个领域也有辉煌的历史。以结构生物学为例,19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了牛结晶胰岛素的合成[ 10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类物质,在人类认识生命领域的漫长过程中迈出了最为重要的一步,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从而引发了人类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大力研究。这是生物学领域的里程碑式成果。这也是中国结构生物学科技领域发展的起点,可见我们的起点之高,我们当然应该为之骄傲。近年,我国在该领域也走在了国际前沿,我国的结构生物学家颜宁教授等,在这个领域再续辉煌。颜宁教授在清华工作的十年间,就以通讯作者身份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顶级刊物Nature、Science和Cell上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她解析了人类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晶体结构及其在正常机体中的主要功能,那就是该蛋白在多种组织细胞中调节葡萄糖的摄取。当该蛋白发生一定的突变,则会导致葡萄糖转运活性受损,最终引起大脑缺乏能量供应,导致人类相关脑病发作,比如早发性癫痫、小头畸形和发育迟缓等一系列疾病。此外,已知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糖酵解,而无氧糖酵解是一种效率低下的能量获取方式,因此,癌细胞必须更加努力地获取更多的食物,尤其是葡萄糖来维持生存。以往很多研究发现,在几类癌细胞中的确观察到了该转运蛋白的表达水平增高,由此,确定了该葡萄糖转运蛋白是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指标[ 11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看到颜宁教授的研究成果对一些重大疾病如早发性癫痫、小头畸形和发育迟缓、癌症等的发病机理的揭示,这将为人类攻克这些重大疾病提供极大的帮助。对于我国能有这样领先国际的成果,我们怎能不为之骄傲和自豪。

通过在专业课课堂上介绍我国在该领域的科學发展史,让同学们了解到,我国在该科技领域曾做出的杰出贡献,同时,在为我国已有成就感到骄傲自豪,对先辈们的执着探索充满敬佩,满怀民族认同感的同时,也树立起自己要刻苦学习,为实现我国科技强国的目标尽自己全力的决心和信心。

参考文献

[1]钟秉林.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难在哪?[EB/OL].(2018-11-15).http://edu.people.com.cn/n1/2018/1115/c1006-30402794.html.

[2]张华.创造性和想像力是自由个性的表现[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4(5):1.

[3]郭振鹏,刘红梅.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个性培养的内容和重要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4):38.

[4]倪瑛.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13-16.

[5]劉王莹.浅谈全球化对大学生的影响[J].时代教育,2012(11):238.

[6]Hangping Yao,Xiangyun Lu,Qiong Chen,et al. patient-derived mutations impact pathogenicity of SARS-CoV-2[J].2020-02,medRxiv,doi:?10.2139/ssrn.3578153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4.14.20060160v2.full.pdf

[7]Renhong Yan, Yuanyuan Zhang, Yaning Li, et al. structure of dimeric full-length human ACE2 in complex with B0AT1[J].2020-02,bioRxiv,doi:10.1101/2020.02.17.951848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17.951848v1

[8]宋秀慧,王淑彩.新媒体时代偶像崇拜与高校榜样教育耦合研究[J].现代交际,2020(10):23-24.

[9]顾淑霞,周襄楠.施一公:少年壮志不言愁[J].留学生,2010(Z1):26-29.

[10]林其谁,李伯良.成功进行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中的科学精神[J].生命科学,2015,27(6):670-672.

[11]Dong Deng,Chao Xu,Pengcheng Sun,Jianping Wu, et al.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human glucose transporter GLUT1.Nature,2014(510):121-125.

Abstract: In the network er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ing a severe challenge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Innovative talents need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and international vision. This kind of talent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aving strong acceptance ability and being critical. If they do not have strong beliefs, they may also be affected by some unhealthy, distorted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International vision may also weaken their feeling of nationality, affect their sense of patriotism, and shake their socialist beliefs. All these factors mak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e great challenges in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Professional teachers can combine relevant current affairs and transform network information into teaching resources when teach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guiding students to discuss current affairs in class and helping them set up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As professional teachers, we can also teac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ombined with the phenomenon of idolatr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twork era, leading students to set up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with the help of good examples in the professional field. In addition, in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ing, we can introduce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this field 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national identity. We should guide them to work hard and make up their mind to do their bes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making our country to be a strong power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 network; personality; globalization vision; professional course; current affairs; idol

猜你喜欢

时事个性专业课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时事政策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漫画时事
漫画时事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