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理学”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1-05-29张俊秀杨解人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药理学个性化教学模式

张俊秀 杨解人

[摘 要] 构建“药理学”个性化教学模式。综合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统一化”问题,通过设置个性化的教学内容、编写个性化的教材、选择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建立个性化的考核方式、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从而构建“药理学”个性化教学模式。实现了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及教师的教学风格。通过构建“药理学”个性化教学模式,推动“统一化”向“个性化”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药理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医药学人才。

[关键词] 药理学;个性化;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 张俊秀(1985—),女,安徽歙县人,硕士,皖南医学院药学院药理教研室讲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成人(继续)教育协会委员,主要从事药理学科研工作;杨解人(1955—),女,上海人,学士,皖南医学院药学院药理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药理学科研。

[中图分类号] G6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2-0093-04   [收稿日期] 2020-07-31

“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药学基础课程,是将“药学”“医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联系起来的桥梁学科,在医药学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统一化”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药理学”多样化的教学需求[1],因此,我们采用“个性化”教学模式,优化“药理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医药学人才的综合素质。

一、药理学教学的现状与背景

(一)教学内容多样化

“药理学”中所涉及的药物种类繁多,具有学习内容复杂、知识点零碎、药名难记等特点。学生在学习各种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时,普遍反映药理学难学。

(二)学生专业背景多样化

医学院校的几乎每个专业都开设了“药理学”课程,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法医学”“麻醉学”“药学”“药剂学”“制药工程”“护理学”“应用心理学”“法学”等。但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其专业基础知识的背景各有区别,所能理解的课程内容及接受的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三)教师专业背景多样化

“药理学”教师的本科专业背景主要是临床医学和药学,所以不同专业背景教师的教学侧重点各有区别。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师对临床疾病的认识比较深刻,授课时是“以病讲药理”;药学专业的教师对药物的认识较为全面,讲授时是“以药讲药理”。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存在问题

(一)各专业教学内容统一

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其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各有差异,主要差异是章节数的不同,如临床医学40章、护理学37章、药学30章、麻醉学42章、预防医学30章、应用心理学21章等。但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各个专业采用的是同一本教材,实际上授课时每一章节的具体教学内容(掌握、熟悉、了解)基本一致,对于专业背景多样化的学生来说,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二)各专业的教学方法统一

因教学对象及各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不同,单一的教学方法不适合在各个专业中全部应用。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TBL)、Seminar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Flipped class model,FCM)、人文教学法、网络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千秋,我们应当掌握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灵活选择教学法,将其应用于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生。

(三)各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统一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各个章节中的教授内容与特点不同,单一的教学法很难满足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我们不仅可以在各个章节中分别应用LBL、PBL、CBL、TBL、Seminar、FCM、人文教学法及网络教学法,也可在同一章中的不同部分采用不同方法(如比较法、导入法、口诀法等)。我们应该认识到各教学法的利弊,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法的优势,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式统一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考试结果既是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成绩,也是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终结性考核方式即期末考试,是我校各个专业药理学课程采用的考核方式。该方式可快速考查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是评价学业成绩、衡量教学效果和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是终结性考核评定方式,是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的,这样容易使学生期末“临时抱佛脚”,导致教师不能持续的、全面的观察教学效果和测评,最终出现学生成绩与实际能力不相符合的现象。

(五)教师的教学风格统一

教学风格是指教学活动的特色,是教师教育思想、个性特点以及教育技巧在教学活动中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和经常性的表现。传统教育依据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进度要求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教授统一的内容[2,3]。这样将导致上课时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单调与僵硬,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师生关系疏远。因此,统一的教学风格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不利于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递。

三、构建药理学个性化教学模式

(一)个性化的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对象特点,精选、优化组合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大纲。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添加人文主义、个性化用药及临床常用的新药的内容;为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添加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为药学(含药剂学、制药工程)專业的学生添加临床药学及药物基因组学的内容;为麻醉学专业的学生着重讲解麻醉药物;为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重点讲解口腔疾病的用药;为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增加传染性疾病的用药,尤其是近年来的热点传染性疾病用药;为影像医学专业的学生添加造影剂(对比剂)的药理学讲解;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增加与用药相关的法律以及处方书写的内容。

(二)个性化的教材

为了制定个性化的教材,我们主编了《护理药理学》[4,5]和供非临床医学专业用的《药理学》[6]。《护理药理学》强调护理学用药的特色和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供非临床医学专业用的《药理学》突出了国家基本用药,简化了药理作用的机制。我们主编的《药理学》系列教材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护理药理学》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这两本教材已再版两次,被在校学生使用近9年,均获得了同行专家与学生的好评。

(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1.根据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千秋,我们倡导教师掌握各教学法的优势及存在问题,灵活选择运用多种教学法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别(表2),推進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2.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具体内容(表3)。

(四)个性化的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的教学评价大致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三种[7]。诊断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之前进行,目的是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特性,便于教师设计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案,使教学适应学生的特性与专业背景;总结性评价在一门课程结束或在某个学习阶段结束时进行,主要目的是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确定学生所达到的水准,了解总体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8];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学习单元结束时进行,目的是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弥补不足,从而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9]。诊断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查学生对于传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形成性评价方式考查学生自学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考核方式(表4)。

(五)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青年教师虽有教学热情,但缺乏教学经验,仅凭自己摸索教学规律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很缓慢且困难的事情。而学习身边或外校的名师及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则是一个最简捷有效的办法。通过学习名师名家,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有机融合,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打下基础[ 10 ]。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创新意识,大胆地探索教书育人的新思路、新方法,敢于突破,不墨守成规。教学有法,就是要遵循教学规律。教无定法,是要求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创新改革。只有创新,才能有新意,才能彰显教学的个性,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创新的过程就是个性化教学风格形成的过程[ 11 ]。

综上所述,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存在问题(各专业教学内容统一、各专业的教学方法统一、各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统一、考核方式统一、教师的教学风格统一),我们尝试采用个性化教学模式来解决。综合分析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优缺点,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教师的教学风格进行多元化的选择,构建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及教师的教学风格,实现药理学个性化教学模式。通过药理学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推动“统一化”向“个性化”教学模式的转变,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式的转型,从而提高药理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医药学人才。药理学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药理学的教学效果,而且可推广至其他的医药学科。

参考文献

[1]封芬,谭安雄.药理学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亚太教育,2019(3):32-33.

[2]崔建平.探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教学风格的重要性[J].神州,2017(30):75.

[3]傅禄建.教师的教学风格[J].上海教育,2019(7):70.

[4]杨解人,宋建国,黄正明.护理药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

[5]杨解人,宋建国,黄正明.护理药理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6.

[6]杨解人,宋建国.药理学[M].2版.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4.

[7]宋元龙,席姣娅,高琳琳.参与式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3):369-372.

[8]刘瑞.创客教育背景下的项目式学习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35(9):7-11.

[9]Gibbons J. Reflection, realignment and refraction: Bernstein's evaluative rules and the summative assessment of reflective practice in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programme[J].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018:1-16.

[10]董健.厚积薄发 圆融贯通——在持之以恒的教育实践中创造个性化教学风格[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2014.

[11]闫德明,古立新.教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知识创新的模式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3(10):29-33.

Abstract:Objective:To construct a personalized teaching model of Pharmacology. Methods: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existence of “unific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and to build a personalized teaching model in the course of Pharmacology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personalized teaching contents, the preparation of personalized teaching materials, the selection of personalized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personalized assessment methods. Results: Personalized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assessment methods and teachers teaching style are realized. Conclusion: By constructing a personalized teaching model of Pharmacology, we can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unification” to personalized teaching mode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Pharmacology, and cultivate medical talents with higher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 Pharmacology; personalized; teaching model

猜你喜欢

药理学个性化教学模式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艺术药理学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