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新生教学力量

2021-05-29邢帅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领导干部可行性

邢帅

[摘 要] “形势与政策”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仅仅依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授,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建立“形势与政策”课专兼职教师队伍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探讨“形势与政策”课兼职队伍中领导干部讲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课程建设及立德树人两个方面,分析了领导干部到高校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是新时代的需要;从引导性、现实性、实践性三方面阐释了领导干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的优势;从机关与高校的衔接方式、领导干部的选拔条件、领导干部的授课频率、领导干部的授课内容四方面论证了领导干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高校;领导干部;“形势与政策”;可行性

[作者简介] 邢 帅(1989—),女,河北青县人,硕士,河北中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2-0049-04     [收稿日期] 2020-09-01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它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政策与现实紧密联系。“形势与政策”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这一鲜明特点决定了“形势与政策”课不能只由高校教师来完成。为此,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各高校要“择优遴选教师队伍”,不仅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中选择,还要“选聘社科理论界专家、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各行业先进模范等参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积极邀请党政领导干部上讲台讲“形势与政策”课。由此可见,“形势与政策”课应建立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职教师包括高校领导干部、辅导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地方领导干部、各行业先进模范等。领导干部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应作为“形势与政策”课兼职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对这一问题提出更明确具体的要求。意见要求要建立和完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高校和讲思政课特别是“形势与政策”课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学期结合学习和工作至少讲一次课。按照中央要求,领导干部已陆续开始到高校讲“形势与政策”课,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但目前这一举措还没有做到经常化,更没有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偶尔为之的做法影响了这一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在思想上对这一举措的必要性缺乏足够认识;二是在理论上对这一举措的可行性缺乏论证,导致行动上的自信心不够;三是在实践上对这一举措的可操作性缺乏研究,导致教改上的实操性不够。因此,解决观念、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存在的问题,对于加速推进这一教改举措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领导干部作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讲授者是新时代的需要

(一)领导干部作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讲授者是课程建设的需要

2018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将“形势与政策”课正式纳入高校本科生思政课范畴,使“形势与政策”课成为高校五门主要的思政课之一。“形势与政策”课地位的“升格”,是由其特殊的功能和作用所决定的。“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为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意见提出要在高校之外择优遴选教师队伍,特别是要积极邀请党政领导干部上讲台讲“形势与政策”课。这说明,“形势与政策”课不能再是过去那种局限于高校內部的封闭式教学,而是应该开门办学、开放办学,特别是要与党政机关联合办学,发挥领导干部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特长,以弥补高校思政课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的欠缺。

(二)领导干部讲“形势与政策”课符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要进行理论讲授,还要将理论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帮助学生客观、辩证、理性地分析社会中的现象与问题,了解社会、接触社会、融入社会,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领导干部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与社会的接触更多,对社会的认知更全面,让领导干部参与到思政课的讲授中去,可以弥补思政课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社会经验不足,发挥领导干部社会经验丰富的优势,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作用。

二、领导干部成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讲授者的优势分析

领导干部到高校讲“形势与政策”课,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引导性、现实性、实践性三大鲜明特点,而领导干部自身所具备的优势与“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是吻合的。

(一)引导性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具有引导性的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形势与政策”课不是一项单纯的教学工作,而是一项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么重要的工作,领导干部是不能缺位的,而应该更多地参与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去,通过发挥他们自身独特的优势,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二)现实性

“形势与政策”课作用不可替代,但也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有些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缺乏兴趣,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不够。解决这个问题,不但要靠高校教师,也要靠领导干部对这门课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更多的领导干部参与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去,通过发挥他们接地气的优势,将自身经验穿插于讲授内容,将理论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帮助学生客观、辩证、理性地分析社会中的现象与问题,了解社会、接触社会、融入社会,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而达到用鲜活的事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实践性

“形势与政策”课对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要求较高,因为这门课不是单纯地讲理论,也不是单纯地讲实践,而是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地结合。高校教师大都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在基层和机关工作的经历,社会经验不足,导致对于有些专题的讲授缺乏生动性与说服力,不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领导干部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与社会的接触更多,对社会的认知更全面,让领导干部参与到思政课的讲授中去,可以弥补思政课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通过发挥他们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优势,从而实现高校教师与领导干部之间的优势互补。

三、领导干部成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讲授者的保障条件

建立机关与高校的有效联系,做好党政机关与高校的衔接,是领导干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的基础与保障。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形势与政策”课要开设四个专题:全面从严治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港澳台工作和国际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按照这四个专题所涉及到的内容,与相关党政机关建立较为稳固的联系。全面从严治党专题,可与党委等相关部门合作。经济社会发展专题,涉及宏观经济发展情况的,可与政府及相关职能厅局合作;涉及国有企业发展情况的,可与大型国有企业合作;涉及民营企业发展情况的,可与大型民营企业合作。港澳台工作专题,可与统战部门合作。国际专题,可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

界定领导干部的选拔标准。让哪些领导干部去讲“形势与政策”课,这就涉及选拔标准问题。每门课程,都要挑选那些专业素养良好的教师进行授课,也就是说,要选择那些符合课程专业要求、专业特点的人才。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一是选择有一定理论水平的领导干部。“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授课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二是选择基层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性强,讲的大都是社会热点问题,需要授课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基层经验及社会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可以理论联系实际,甚至可以适当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增加课程的生动性、说服力与感染力,达到更好的授课效果。三是选择口才较好、知识较为广博的领导干部。“形势与政策”课逻辑性强、内容涵盖广,对于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因此,要选择知识涉猎广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领导干部。

确定地方领导的授课频率。地方领导干部到高校讲“形势与政策”课,如果不能坚持经常,讲课的次数太少,便不能在高校造成一种声势、气势和氛围,其影响和作用就很难充分发挥出来,领导干部的政治优势、接地气的优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势就很难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有必要让更多的领导干部参与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去,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而且讲课时间要有量上的保证。让他们不再是高校请来的“客人”,而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队伍中的“主人”,是经常与高校师生见面的“熟人”。为此,每学期应该邀请某个部门的一位主管领导干部,以報告会的形式为全校师生讲一次“形势与政策”大课;同时,邀请该部门的2~3位其他领导干部,给学院或班级讲“形势与政策”小班课。

明确地方领导的授课内容。地方领导干部的讲课内容应与大学教师错开角度,要结合本系统、本部门的工作职能和工作实际,以理论与实践结合度较高的内容为主。要将大学生关注度较高的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作为讲课重点,联系省情、国情和世情,站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度,有的放矢地、言之有物地去解读热点,破解难点,分析焦点,用生动的事例打动人,用翔实的数字说服人,用铁的事实征服人。要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将弘扬正能量作为讲课的最终目的,用纵向比较去介绍我国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用横向比较去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让领导干部到高校讲“形势与政策”课,是课程建设的需求,是立德树人的需要;让领导干部到高校讲“形势与政策”课,是必要的,更是可行的;让领导干部到高校讲“形势与政策”课,可以提高大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喜爱程度,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授课效果,可以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作用。

參考文献

[1]黄立清.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提升的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10):38-39.

[2]倪丹梅,彭益全.新时代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以南京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9(4):91-98.

[3]王永智.新形势下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调查研究

——以“90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认知状况的调查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2):93-96.

[4]王永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的认知特点与教育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55-59.

[5]刘新庚,罗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创新探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4):58-62.

[6]骆清,刘新庚.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的理论特色与现实践履[J].当代青年研究,2018(1):12-16.

Abstract: Situation and Policy is a practical course, which can not give full play to the key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arrying ou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by relying on the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team of part-time teachers for the course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aking some government officials as the part-time teachers of this courses.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Part one analyzes the need for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teach the course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part two explains the advantages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in teaching this course from the aspects of guidance, reality, and practice; part three demonstrates the system guarantee for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teach this courses from four aspects: the connecting way between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selection conditions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the teaching frequency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overnment officials; Situation and Policy; feasibility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领导干部可行性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研究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