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惠州城市竞争力研究

2021-05-29黄慧清

中国民商 2021年5期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粤港澳大湾区惠州

黄慧清

摘 要: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软、硬件综合实力的全面体现,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城市形象。惠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发展优势,其城市经济水平相比中西部地区更高,但基于历史及自身原因,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其他城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本文首先解析了惠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的竞争力表现,其次,分析了惠州的发展优势和短板,最后提出了提升惠州城市竞争力的相关策略,期望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惠州的深化发展。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惠州;城市竞争力;优势与短板;策略

一、惠州城市竞争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表现

根据中外城市竞争力研究院、中商产业研究院的《GN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衡量标准,分析“2018-2020年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竞争力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可知,2018年到2020年三年内粤港澳大湾区9市2特区各城市的竞争力除了个别变化外,整体上相对稳定,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差距有所缩小。其中惠州的城市竞争力得分三年内都保持在80分以上,并且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三年内的其城市竞争力得分与深圳、香港、广州相比平均相差10-12分,说明惠州的城市竞争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惠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发展优势和短板

(一)惠州的发展优势

1、地理及交通区位优势

首先,在地理区位上惠州临近深圳、广州、香港三大中心城市,处于“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东轴线上。其次,惠州还是深圳城市空间拓展和产业转移的首选城市,其广阔腹地具有极强的容纳承载力,可以与深圳建立合作互补战略关系,其良好的区位优势体现在既是深圳东进战略的直接受益者,又是深汕合作区的重要关口,未来惠州必将成长为深圳并行的重点城市。

2、土地及海洋发展空间优势

首先,惠州的行政区域宽广,陆地面积在大湾区城市群中排列第2,占大湾区总面积的20%。并且惠州的土地开发强度不足10%,其丰富的土地资源为其带来了深化发展的无限可能。其次,惠州海域面积宽广,海岸线较长。惠州的海域面积达到4520km2,海岸线长达281.4km,丰富的海洋生态资源为城市向海发展提供了充足空间和极其丰富的资源保障。

3、石化和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优势

惠州凭借自然资源及区位优势,在很早就确立了发展能源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方针,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吸引国际石化企业投资,参与国际开发项目,让惠州积累了与国际知名企业进行长期合作的丰富经验,成功吸引埃克森、美孚、壳牌,三星、苹果等化工及电子企业来惠投资,区域经济基础较好。

(二)惠州的发展短板

1、惠州高校数量较少,高等人才资源不足

目前惠州的高职本科院校包括惠州学院、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内总共有5所,其中仅有惠州学院为本科院校,其余皆为专科学校。而与之邻近的东莞现有8所高等院校,其中本科类大学四所,包括广东医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在内的高等学府;而香港有20余所大学与之差距更大。

2、惠州内生驱动力不足,对外依赖性较大

惠州凭借丰富的海洋资源、优越的港口区位优势,国内中西部地区不断涌入的廉价劳动力,以及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扶持,吸引了很多境外大型企业的投资建厂。但惠州电子信息产业走的是以廉价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税收优惠政策为代价换取大型企业入驻和产能转移之路,没有自身的优势品牌和核心技术,且创新能力不强,发展的对外依赖性较大。

3、产业结构不协调,城市环境待改善

惠州以能源、化工、电子产品、服装制造等产业为地区经济支撑,将发展重心长期放在第二产业,而第一、三产业相对滞后。据相关统计惠州2007年的三次产业比例为7:57.2:35.8,2010年为6:59:35,2017年为4.3:52.7:43.0,10年期间惠州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比始终保持在52%及以上,超过其它两大产业之和。

三、提升惠州城市竞争力的相关策略

(一)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加大优质人才培养力度

首先,要推动现有高校升级发展,鼓励其打造优势专业,帮助其开办本科专业,提升高等教育层次。要盡快落实“2+10+N”目标体系集中力量打造两所高水平大学,再建设10所高水平的高职学院和一大批研究院,要把惠州学院打造为一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其次,结合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建设更多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对口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研究院,与相关名校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将惠州打造成高等院校聚集地,增强生源吸引力,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高新人才。

(二)探索创新发展道路,提升内生驱动力

其一,要重点围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企业技术改造、核心技术攻关,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创新资源,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建立全面合作战略,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其二,打造大湾区高新产业集群基地。惠州需加大培育和引进优质企业,大力发展高端智能制造业,支持鼓励高科技研发和创新型工业设计,淘汰升级落后产能,促进实体产业与香港、深圳等城市错位发展。

(三)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打造一流宜居宜商环境

惠州应依托海域、人文、气候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业、生态农业、城市人文、户外运动等第一、三产业,促进三大产业结构协调。还要以建设“公园城市”这一新理念为指导,科学规划、协调推进,高品质打造以西湖为中心的中央公园,构建各类主题公园,塑造“公园城市”特色风貌,将惠州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后花园”,从而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结语

在大湾区发展建设中惠州人才资源、内生动能、产业结构及环境方面有着一定短板,需要加强高校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强科技创新增强内生动能,加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城市人文建设,如此方可全面提升惠州的城市竞争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颗新兴明珠。

参考文献:

[1]汪良伟.城市群内城际竞合关系及其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D].广州:暨南大学,2018.

[2]周平,李嘉康.充分利用中心城市优势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品牌[J].南方建筑,2019(12):24-27.

[3]韩永辉,张帆,曹诞.广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贸中心的思路与对策探析—基于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竞争力视角[J].城市观察,2020(2):75-92 .

猜你喜欢

城市竞争力粤港澳大湾区惠州
奔跑惠州
惠州一绝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基于AHP的城市竞争力研究
宁波与长三角洲主要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PCA的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实证分析
“健康惠州”助力幸福惠州
“健康惠州”助力幸福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