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人物

2021-05-28

小康 2021年15期
关键词:李延年华西村于漪

高铭暄

为新中国刑法学奠基

高铭暄1928年5月出生,浙江玉环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当代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他是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全程参与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制定,是新中国第一位刑法学博士生导师,统编刑法学教科书的主编者,为我国刑法学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作出重大贡献。“我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让人民权利得到保障,让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制裁。”回顾一生的奋斗历程,高铭暄依然充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

李延年

红星永远闪亮

在祖国的边陲古城南宁,有一位低调的战斗英雄,他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延年。1945年,李延年在东北吉黑纵队参军入伍,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战役战斗20多次,为建立新中国、保卫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如今,已90多岁高龄的李延年身体硬朗,精神矍铄,退休后的他依旧保留着在部队时候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始终保持一名老英雄、老党员的质朴本色。为了做好革命精神传承和教育,他常到南宁各大中小学,给孩子们讲历史,讲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孩子们铭记幸福从哪里来。孩子们说:“李爷爷讲了很多真实的战斗故事,李爷爷本人就是那颗闪闪的红星。”

吴仁宝

始终站在农村改革发展最前列

吴仁宝1928年11月出生于江苏江阴,生前曾担任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党委书记、江苏华西集团公司董事长。他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起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始终坚信“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始终站在农村改革发展的最前列,率领华西村民“七十年代造田、八十年代造厂、九十年代造城、新世纪腾飞”,實现了从农业样板村到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再到农村现代化的一次次跨越,走出了一条农村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共同富裕的发展新路,开创了超大型村庄民主管理体制建设的先例。

于漪

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

于漪1929年2月出生,是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语文教师,她以“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极大热情投入工作,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她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主推上海市初级中学语文教改实验,主讲近2000节省市级以上探索性、示范性公开课,其中50多节被公认为语文教改标志性课例,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一辈子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个‘格不是用量化来衡量的,而是国家的要求、人民的嘱托。”于漪说。

猜你喜欢

李延年华西村于漪
把自己的一切交给祖国
“人民教育家”于漪:坚守三尺讲台,胸怀江河世界
华西村:昔日的安静祥和今日的进步变革
李延年 笑度人生 活出非凡
教出说明文的“立体感”——从于漪老师《晋祠》一课的经典性与现实意义说起
华西村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