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词的春雨中流连忘返
2021-05-28陶玉山
陶玉山
一年四季,春天,总是讨人喜欢的。而我,独爱春的小雨润物细无声。“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3月初“天寒雨意浓”的夜晚,如此清静,渐入真道。香茗一杯,诗书一卷,于古诗词中品读春雨,别有一番妙不可言的情趣。
“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谈到古诗词里的春雨,绝对不会落下李后主的这句词。里面包含着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过词的本身,每次阅读都是那么不忍回首,唏嘘不已。而李清照的“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所营造的氛围却让人无比向往。
对于信佛的王维来说,与老友分别是痛苦而伤感的——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次相见。在“渭城”的“朝雨”里,只能“劝君更尽一杯酒”,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而对于刘长卿来说,那年的“闲花细雨”里,却另有一番苦涩。“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他乡遇故知是快乐的,但与好友在霏霏烟雨中“聚散匆匆”的一幕,难免让诗人生出“世事无常”的感慨来,更触动了他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空悲切的心结……
“词中之龙”辛弃疾有词句:“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正因烦心的事太多太杂,人们才会努力去寻找快乐,并竭力试图挽留住快乐。当然,欲图一时之乐,并非难事,譬如可以出去四处走走,在“沾衣欲湿杏花雨”的时节里,来一次“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春游就是极好的。能像诗人张志和那般看破红尘,放下功名,扁舟垂纶,渔樵为乐,则不失为一生的理想境界。这位外号“烟波钓徒”的著名诗人用一首传诵千古的《渔歌子》为我们描绘了他逍遥自在的隐居生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读罢此词,想想都是美妙无比,令人神往的。
南宋诗人陆游在客居京城时曾作《春雨》诗一首,其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两句历来为人赞赏。人们津津乐道于由诗人听觉所勾勒出来的江南春景图:淅淅沥沥下了一夜的春雨,清晨小巷里的卖花女,一切是如此的明艳美丽。但却容易忽略了“一夜”这个关键词,诗人为何听了一夜的春雨?诗人是因忧思过重而失眠,只能听着淅淅的春雨,點滴到天明。诗人又为何而忧、因何而愁?其中当有烈士暮年、壮志未酬的失意,更有对偏安一隅、软弱偷生的南宋朝廷的失望,或许还有对已然“失去”的金戈铁马、意气风发的峥嵘岁月的无限感怀。对于“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陆游来说,临安城那一夜的春雨,必然还藏着一颗浇不灭、吹不熄的拳拳报国心……
俗话说得好:“春雨贵如油。”关于这一点,定居成都草堂数年、久于农耕的杜甫是有切身感受的。他的《春夜喜雨》从一个老农的角度,以欢快、乐不自禁的笔触描写了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于大半辈子颠沛流离、饱经战火蹂躏的诗圣杜甫来说,春雨就是喜雨,就是饱腹的食粮啊。这样,他至少不用担惊受怕、疲于奔命了;至少不会食不果腹了;至少可以安于一隅,儿孙绕膝、颐养千年了。毕竟,好好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瘞花铭。”吴文英的词句所带有的感伤让人过目难忘。谈到春雨,南宋末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则是万万不能不提的。“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词中描绘的情景,勾人心弦,荡人心肠,千言万语,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室外的春雨不紧不慢地下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掩卷眺望,千年时光,如露如电,如梦如幻,伏线千里,无迹可寻。那些描写春雨的经典诗词响彻回荡在耳边,伴随着淅沥的春雨,深深印刻在心中,成为知识积累的一部分,在它们的默默陪伴下,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走进了“柳条随驾绿,花蕊上林红”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