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阅读背景下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研究

2021-05-28李科生潘文浩

出版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全民阅读

李科生 潘文浩

[摘 要] 汉语阅读一直是少数民族儿童阅读能力提升的瓶颈,并影响全民阅读活动在民族地区的推广。本研究梳理了近十年来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的认知加工机制和研究方法,发现独特的发音与语序是影响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的重要因素。为提升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能力,建议从优化阅读环境与氛围、挖掘和开发优秀少数民族阅读资源、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培养以及开展阅读能力的系统化研究等方面入手,帮助少数民族儿童突破汉语阅读的瓶颈,积极融入全民阅读活动大潮。

[关键词] 全民阅读 汉语阅读 阅读认知 阅读能力提升 少数民族儿童

[中图分类号] G2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5853 (2021) 02-0056-10

Suggestions on Minorities Children to Participate in National Reading Activities

Li Kesheng Pan Wenhao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Abstract] Chinese reading has long been the bottleneck for minorities childrens reading ability development, which has a deep effect on the promotion of natioanl reading activities in minorities areas. Through teasing out the cognitive processing mechanism and research approaches of minorities childrens Chinese reading in recent ten years, this study finds out that the unique pronunciation and word order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affect minorities childrens Chinese reading. In order to promote minorities childrens Chinese reading ablitiy, it suggests to optimize the reading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e, explore and develop excellent ethnic reading resources, enhance the cooperative cultiv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and focus on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on reading ability as well as other aspects, to help minorities children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 of Chinese reading and actively integrate into the trend of national reading.

[Key words] Nationwide reading Chinese reading Reading cognition Promotion of reading ability Minorities children

1 引 言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文化战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少数民族儿童由于母语是民族语言,而民族语言独特的发音和语序,使他们在汉字识别、语音朗读、句子结构、语义理解和篇章阅读等多方面均存在一定偏差,难以融入全民阅读活动之中,并影响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自信。

本文对国内近十年来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儿童积极参与全民阅读提出切实性建议,以期推动全民阅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纵深推广,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2 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的研究现状

2.1 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的认知机制研究进展

近十年来以张积家为代表的學者从词汇、句子、篇章认知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的认知过程进行了详实探讨,并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2.1.1 词汇阅读的认知机制方面

当前学术界对词汇阅读的认知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汉字识别和双语转换方面。心理语言学者认为汉字识别过程中字形特征是首先被激活[1],但字形激活后,语音和字义的激活顺序问题却存在争论,形成了直通、语音中介和双通道三种不同的理论[2][3]。直通理论认为汉字识别的激活顺序是从字形到字义;语音中介理论认为字形激活后才是语音、字义的激活;双通道理论则认为后期是语音与字义同时激活[1]。少数民族儿童在汉语识别过程中是否具有同汉族儿童一致的特征?国内学者对不同词频条件下少数民族儿童汉字识别的研究发现,首先是字形特征的激活,然后是语音和字义的激活。虽然语音和字义的激活顺序还存在争议,但低频词下语音和字义是同时激活的[3][4],结果有效地支持了双通道理论,说明词频是影响少数民族儿童汉字识别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藏-汉双语儿童汉字识别时间相比汉族儿童更长,说明母语特点也是影响汉字识别的重要因素。对纳西族儿童汉字识别的研究发现,语音和字义同样影响了儿童的汉字识别。除了汉字识别外,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少数民族儿童的语码切换现象,并开展了相关的实证研究,语码切换是指儿童在母语和第二语言间进行快速有效的切换[5],以完成对第二语言词汇的理解。张积家等学者对国内外研究梳理后发现,在双语切换过程中普遍存在语码切换代价现象,即反应时变长、错误率增加[6]。汉语和母语之间的语码切换代价如何?一般认为从相对不熟练的汉语切换至熟练的母语时代价更大[7]。不同语言的熟练程度是造成语码切换代价不对称的首要原因[8]。其次,双语的预期和实验任务的差异也是造成切换代价不对称的重要原因。通过不同实验任务的研究发现,真假词汇选择任务中,维-汉双语儿童从母语切换至汉语的代价更大,但采用数字命名任务得出的结论却相反。

2.1.2 句子阅读的认知机制方面

句子是具有一定语法结构并且能够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句子阅读中句法和语义加工的关系是语言认知研究的重点,包括模块化理论和交互理论。模块化理论认为句法加工在句子阅读过程具有优先性;而交互理论认为句法加工和语义加工在句子阅读中存在交互作用[9]。国内汉族儿童的研究发现,句法和语义等因素共同作用于句子的阅读理解,支持了交互理论;而双语被试研究发现,句子阅读过程中会更多依赖语序等因素,这支持了模块化理论[10]。

就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句子阅读中的句法与语义加工,学界依旧存在争议[3]。但归结来看,形成句子阅读和理解过程特殊性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不同民族语言的语法结构、语序各异。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语法的比较发现,母语语序同汉语一致的儿童,其汉语阅读理解的成绩显著高于不一致的儿童[11]。其次,双语被试在进行句子阅读过程中,存在两种句子转换方式(句内转换和句间转换),其中句内转换存在转换代价现象,造成不同熟练程度的两种语言之间的阅读存在差异,对汉语句子的阅读理解时间更长[12]。第三,实验设计与材料呈现方式的差异,同样会对少数民族儿童句子阅读产生影响,识记前测材料可以影响被试句子阅读的成绩[13]。最后,不同汉语熟悉程度以及词频是影响句子阅读成绩的主观条件[14]。

2.1.3 篇章阅读的认知机制方面

词汇和句子的阅读为汉语篇章阅读奠定基础。弗瑞诗(Frith)认为语音意识是拼音阶段最重要的能力[15],是指个体对自己语言中语音相关成分的觉知与操作能力[16]。国外研究已证明语音意识与篇章阅读能力呈正相关,同时可以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国内研究发现,汉语儿童语音意识的发展同样可以推动其阅读能力提升[17]。而对少数民族儿童篇章阅读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18][19],并且双语之间会出现相互影响[20]。

影响少数民族儿童语音意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首先,汉语的熟悉程度。少数民族儿童被试的研究发现,汉语熟悉度对其语音意识有影响[24][26],能够有效促进语音意识的发展。有趣的是研究者发现,少数民族儿童新掌握的第三语言会显著提升已有的语音意识[24],从而提高汉语的阅读成绩。第二,母语语音意识的发展。少数民族儿童母语的语音意识能够影响汉语的阅读能力[21],母语语音意识缺陷可能会造成儿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22]。第三,词汇与句子理解能力。词汇认知与句子理解会对儿童汉语篇章阅读产生影响[23],对藏族儿童的研究发现语音意识同样可以预测儿童词汇识别的成绩[26],语音意识在阅读的其他方面同样具有积极影响,并贯穿于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的全过程。最后,语义整合、语篇结构和学习方式等因素同样影响篇章阅读与理解[19][24]。

以上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由于有其独特的认知机制,因此词汇阅读方面会受母语结构的影响;句子阅读理解方面受句法加工的影响;篇章阅读方面则会受语音意识的影响。

2.2 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研究方法的研究进展

2.2.1 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的经典研究方法

近十年来学术界对儿童汉语阅读的研究,主要关注汉语阅读的反应时、正确率等内容,其研究方法包括如下几种。

第一,词汇联想方法。是指首先呈现一个启动词,随后让被试说出意识中最先呈出现的词,再根据联想词的数量分为单一词汇联想和连续联想[25]。如果双语表征不一致,儿童联想的数量和时间上会表现出差异;反之,如果一致则两者无差异。盛瑞鑫等人(2007)利用此方法对少数民族儿童汉语词汇阅读研究,发现无论儿童以何种语言作为启动刺激,都会对后期目标词汇的识别产生促进作用[26],说明少数民族儿童双语表征具有一致性。

第二,图片命名与词语翻译方法。是指要求被试利用不同语言对图片命名或将母语翻译为第二语言[27]。通过比较图片命名与词语翻译任务的反应时,可以研究少数民族儿童双语转换的中介因素。杨娜(2013)利用该方法对少数民族儿童双语转换机制的研究,发现熟练双语儿童反应时不存在差异,这说明概念是其双语转换的中介,而不熟练双语儿童在图片命名上反应时更长,表明词汇在双语转换中起中介作用[28],进一步这说明第二语言熟悉度直接影响双语转换的频率。由于该方法具有信、效度高和操作性強等优点,因此对儿童双语语码切换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句子局部畸变方法。是指在保证句子整体完整性的基础上,对句子局部语法和语义进行改变,以实现在句子加工过程中两者的分离[29],进而研究句子阅读的认知过程[30]。张(Zhang)等人(2010)使用句义和句法违背的句子,可以分离出句子加工过程中的句法与句义,发现句法加工早于句义加工[31],同时叶(Ye)(2006)进一步发现阅读早期彼此是独立的,而后期则是相互作用的[32]。

以上研究发现,经典研究大多采用外显研究方法,对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过程中词汇、句子、篇章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了诠释,但对其内在认知过程没有进行溯源分析。

2.2.2 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前沿研究方法

近年来对儿童汉语阅读的研究,主要从内在认知机制入手,通过更精确的设计,力求排除主观因素对被试的影响,其研究方法包括如下几种:

第一,双语Stroop方法。是要求儿童分别运用母语和汉语进行双语颜色词命名的色词干扰任务[33],如果两种语言的语义表征具有共享性,那么在汉语阅读过程中词义和颜色的命名就会出现干扰[34]。张臻(2011)利用该方法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儿童双语词汇阅读中存在明显的词义和颜色命名干扰现象[35]。张学敏(2008)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儿童双语语言内干扰大于语言间干扰[36]。

第二,跨语言的语义启动方法。是以被试掌握的某一语言的概念特征或语义特征作为启动条件,以此加工目标刺激。班胜星等人利用两种语言具有共同表征这一特点,设计了基于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的研究,结果发现一种语言的词汇能够加速另一种语言中相关词汇的认知与识别[37][38][39]。

第三,施事判断与快速句子判断方法。施事判断任务要求被试对句子中代表语义的施事者加以辨识,句子快速判断任务则要求被试同时对语义和语法正确性进行判断。范兰云(2011)利用此范式对少数民族儿童汉语篇章阅读中语义和语法重要程度加以研究,结果发现语法和语义因素是相互独立的,两者共同作用于篇章的阅读理解过程,低年级儿童侧重对语法的认知加工,而高年级儿童则偏向语义加工[40]。

第四,认知神经科学方法。 指利用认知神经学技术从生理角度对儿童阅读能力发展进行研究。当前国内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认知研究主要以张积家、陶云为代表,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RP)、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等新手段来探究认知神经机制[41][42]。ERP技术在时间分辨率上具有优势,可以获取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精确的脑电变化;fMRI技术在空间分辨率上具有优势,可以得到阅读理解过程中精确的脑溯源结果[43]。

以上研究发现,内隐方法具有高效、精确、可重复等特点,对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的内在认知机制进行了系统探讨,有效地推动学术界对该领域深层次的研究。

3 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研究概括及其局限性

3.1 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的认知机制研究概括及其局限性

当前,以张积家为代表的国内学者开始系统地研究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的认知机制。主要从词汇、句子、篇章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重点关注词汇与句子对少数民族儿童篇章阅读理解的影响。但鲜有研究从阅读认知发展轨迹的角度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篇章整体的把握在个别词汇揣摩中起的作用。词汇阅读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汉字识别和双语转换,他们认为儿童对汉字识别多遵循双通道模型理论,汉字识别过程中最先激活是字形特征,但字音和字义的激活顺序在少数民族儿童群体中还存在争议。另一方面,母语和汉语之间的切换代价在少数民族儿童阅读过程中也存在争议,由于不同语言的加工和表征方式存在差异,致使少数民族儿童对汉语词汇的双语切换代价明显大于汉族儿童。未来应注重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剖析语言认知特征,使少数民族儿童在最经济的条件下傳递最大的语言信息量。句子阅读研究主要关注少数民族儿童句法和语义等方面的加工过程,并已系统探讨了汉族和少数民族儿童在句子阅读理解方面的差异,结果发现在阅读汉语句子时少数民族儿童会出现句内转换现象,这可能与少数民族儿童独特的语言认知机制有关。其他学者则认为汉族和少数民族儿童在句子阅读理解中多受句法和语义的交互影响。后期研究可以借助脑磁图(MEG)、事件相关电位(ERP)等更为精密的实验仪器,从脑电磁波变化的角度来探究少数民族儿童句子阅读的具体时间进程,以推动儿童在不同语境中对句子阅读的理解。篇章阅读研究主要关注少数民族儿童语音意识的发展,认为语音意识对汉语篇章阅读起决定性作用。但当前只有林泳海等学者就瑶族儿童母语语音意识对字形和语序的理解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而鲜有学者关注少数民族儿童汉语篇章阅读中情境等因素与母语语音意识的关系。因此,下一步可以重点关注少数民族儿童母语语音意识与汉语语音意识转换的认知机制,提升其在民族语境中汉语的使用频率。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研究仅限于词汇、句子、篇章的某一方面,虽取得了不少学术成果,但这些研究结论整体缺乏说服力。事实上,词汇、句子、篇章理解在少数民族汉语阅读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并具有独特的认知特点。因此,对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的研究需要从多学科角度进行探索,以发掘新的研究范式和手段。

3.2 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研究方法的研究概括及其局限性

随着研究方法和工具的不断进步,研究者更加关注实验设计中的变量控制。少数民族汉语阅读研究中研究方法的创新成为当下的热点。汉语阅读的经典研究方法虽然没有进行系统的溯源,但由于其具有实验设计简洁等特点,在研究中被广泛采用。经典研究中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词汇联想方法,该方法由于操作简便,被广泛运用于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研究中,能够较好地探讨心理词库与词汇深度之间的关系。但该方法存在实验时间较长、误差难以控制等缺陷,因此在实验中容易导致儿童无法长时间控制注意力,在后期研究中逐步被其他方法替代。图片命名与词语翻译方法,该方法具有信效度高、操作性强等优点,在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中,能够很好地分析少数民族儿童双语语码切换代价的大小。但由于该方法在实验中同时包含图片与词语材料,导致其切换代价结果的可靠性不强。因此,在实验前需要考虑对实验材料的标准化评估。句子局部畸变方法,该方法具有信效度好、准确度高等特点,能够在保持句子整体完整性的基础上,实现句子加工过程中句法与语义的分离。但受研究者主观知识水平和句子结构特点的影响,导致难以找到标准化的实验材料。因此,需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的研究者对实验材料的理解。

相比传统研究方法,前沿研究方法更加注重变量的控制,研究主要从内隐机制入手来排除被试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该方法越来越受研究者的追捧,主要包括双语Stroop方法,该方法具有分辨率高的特点,可以用于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过程中双语表征共享性的研究,以及儿童第二语言掌握程度的判定。但该方法对实验材料的要求较高,因此研究过程中需更多考虑民族语言材料的差异,从而确保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信效度。跨语言的语义启动,该方法具有客观性强、不受民族语言限制的特点,可以用于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中词汇表征形式的研究。但是该方法的实验设计较为复杂,需要对多个额外变量进行控制。因此,研究设计中应尽可能排除民族语境、语言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施事判断与快速句子判断方法,该方法具有实验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以同时对少数民族儿童汉语篇章阅读中语义和语法进行研究。但该方法在实验材料筛选方面主观性较大,时常受儿童阅读能力的影响。因此,研究过程中针对不同年龄儿童需要设计对应的实验材料。认知神经科学方法,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等新技术可以将汉语阅读研究从行为学领域延伸到神经溯源领域,为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是该方法的成本较高,仪器操作和数据分析较为复杂,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实验经费等因素。

未来研究中,需要借助其他先进的研究手段,并综合语言学、民族学、教育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经验与方法,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儿童的阅读诉求,从多角度研究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的认知特点。同时也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对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的研究还比较片面,对许多具体问题,如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是否会影响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的发展;不同少数民族儿童接受相同的语言刺激,其阅读改变效果如何;少数民族儿童与汉族儿童在汉语阅读理解方面的差异等,学术界均没有做出有效的解答。此外,当前国内还没有开展对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能力发展的追踪研究,是否可以综合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方法,从更加全面的视野看待少数民族儿童的汉语阅读发展,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4 对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活动及研究的建议

基于现有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认知机制的结论,本研究从优化阅读环境与氛围、挖掘和开发优秀少数民族阅读资源、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培养、关注阅读能力的系统化研究等方面入手,提出建议。

4.1 优化儿童参与社区全民阅读活动的环境和氛围

随着《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等政策的出台,在“公益普惠,深入基层”的基本原则下,全民阅读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44]。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发音与语序偏差,全民阅读的推广在少数民族儿童中遇到瓶颈[45]。近年来,学术界通过运用句子局部畸变、双语Stoop等方法与技术,在汉语词汇阅读、句子阅读理解和篇章阅读等认知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这为指导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提供了依据。从当前情况来看,可以从如下方面加以改进。首先,加强汉语阅读的系统规划。少数民族儿童在汉语阅读过程中需要接触两种语言,并且需要进行双语之间的语码切换,这很容易造成阅读障碍的出现。为此,做好汉语阅读规划十分必要。民族地区可以结合地域文化,定期举办多元阅读活动,使少数民族儿童真正系统地接受阅读训练。其次,优化社区公共场所布点阅览室和读书角。良好的阅读和朗读场地能够有效促进儿童语音与语义双通道的发展,如贵州民族大学志愿者前往花溪区高坡小学,定期在学校图书馆给苗族儿童开展趣味民间故事等活动,当地苗族儿童的汉语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46]。民族地区需要依托基层图书馆增设更多儿童读书角和儿童读书屋,通过营造阅读氛围让更多少数民族儿童参与到汉语阅读活动中来[47][48]。最后,加强社区汉语阅读氛围的打造。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增加汉语接触的频率来实现,民族地区受语言环境影响,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汉语,这导致民族地区汉字识别能力偏低,而词频是少数民族儿童汉字识别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民族社区要加大趣味阅读活动的开展力度,增加儿童汉语使用频率,以推动少数民族儿童参与全民阅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

4.2 挖掘、开发适合少数民族儿童阅读的资源

《全民阅读“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大优秀民族文化的挖掘力度,为全民阅读提供优质读物。但颇为遗憾的是,当前适合少数民族儿童阅读的经典读物较少,且读物的内容偏重汉文化,这可能导致儿童出现认知偏差。因此,开发适合少数民族儿童阅读的优秀绘本读物,成为民族地區全民阅读提升的当务之急。通常而言,本民族的主题绘本更易被儿童接受。但现阶段,双语读物存在数量少、质量低、推广弱等问题[49],这严重挫伤了少数民族儿童参与全民阅读活动的积极性。本着改进这一状况的目的,可以开展如下实质性的工作。首先,以童言童趣为原则,改编、创编本民族喜闻乐见的传统作品。由文化与出版部门牵头,邀请民族学家和民俗专家,对各民族遗传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作品进行收集和整理,在尊重本民族传统和习俗的前提下进行加工和创编,以适应本民族儿童阅读的需要。如藏族说唱体长诗《格萨尔》等经典内容[50],以少数民族儿童年龄、眼动的偏向规律和早期偏重句法加工认知特点为依据,制作适合儿童阅读的双语绘本[51]。其次,以数字化为突破口,丰富读物资源。近年来学术界采用图片命名与词语翻译等方法,证明了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能够显著提高少数民族儿童汉语篇章阅读的能力。数字读本具有生动的图片、声音、动漫等表达优势,可以弥补民族地区亲子阅读活动中父母自身阅读能力的不足,帮助儿童开展更加高效的阅读活动。最后,借助互联网推广优秀民族读物[52]。触屏手机的普及为全民数字阅读提供了有力保障,民族地区家庭可以借助触屏手机,通过专业网络平台获取到优秀的儿童读物。如美国德克萨斯州阅读节网站所建立的少儿阅读的推广模式,值得国内图书馆借鉴。随着“互联网+”阅读的大潮,为挖掘少数民族优秀读物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的渠道,优秀民族读物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广泛传播,以此来增强国家文化的软实力。

4.3 学校与社区融合全面促进儿童汉语阅读能力的提升

近年来高考语文改革对阅读速度和题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少数民族考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帮助少数民族儿童保持良好的汉语阅读习惯,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加强儿童汉语阅读的顶层设计。积极落实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举措[53],通过制定相关行业规范,加强多主体间阅读推广的合作。如加拿大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公共图书馆、非营利性机构、学校、社区等合作参与主办、组织阅读推广活动,提升其土著儿童的阅读能力。其次,强化学校作为推广汉语阅读主阵地的责任担当。作为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指导的主体,学校有责任与义务推动少数民族儿童参与全民阅读。应重点从低年级开始对少数民族儿童双语阅读进行指导。研究表明,早期双语指导可以加速母语对汉语的正迁移,促进汉语篇章阅读的理解[54][55]。同时,学校有必要对老师进行备课与课件制作等方面的培训,以适应儿童汉语阅读认知发展的特点。最后,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结合少数民族儿童语言认知发展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并采用生动风趣的教学形式,激发儿童汉语阅读的兴趣[56]。如对汉语不熟练的儿童,要更加注重汉语词汇的识字以及句子的句法结构指导,而对汉语较为熟练的儿童,则要加强字音与字义的指导。未来,可以在研究方法上通过序列设计(横向和纵向的结合)对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能力的发展进行追踪研究,更加系统地看待少数民族儿童的汉语阅读变化,增加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自信。

4.4 需要关注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的系统化研究

由于汉语阅读的研究涉及到认知科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学科领域。如认知科学中语言发展的脑溯源机制[57],心理学中语言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机制,语言学中语义、语句、语用的关系等。因此,很有必要从系统化视角来探讨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的内在机制。系统论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或环节发生变化或降解, 都会影响到系统整体的功能。因此,就少数民族汉语阅读的认知机制探究而言,儿童对汉语的理解,不是单一词汇、句子、篇章的认知,而需要从整体上对词汇、句子、篇章的认知逻辑加以把握。如篇章的阅读可以帮助对词意的理解,个别词句也不会影响对篇章的整体理解。另外,不同民族认知特点和年龄增长的差异,也是影响少数民族汉语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方法上要采取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序列研究设计[58]。如在3岁到12岁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的追踪研究中,除了考虑年龄增长因素、汉语情境接触频率等因素外,还要同时考虑苗族、壮族、维吾尔族等不同语系的认知特点。以上系统化的观点为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比较研究了解和揭示民族地区儿童汉语学习的认知基础,以及从汉字、词汇、句子、阅读等不同认知加工层面探讨民族地区儿童汉语学习的认知特点和内在规律,从而为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可以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来进一步研究少数民族儿童汉语阅读机制,探究汉语阅读的奥妙。

注 释

[1]Kroll J F, De Groot A M. Handbook of bilingualism: 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e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305

[2]陶云,刘艳,等.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学习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81

[3]马谐,陶云,刘艳.傣族儿童汉字识别的过程特征及教学启示[J].学术探索,2017(5):150-156

[4]刘钰,陶云,刘艳.小学傣汉双语者汉语词汇形音的语义通达特点[J].心理学探新,2011(6):520-524

[5]Hernandez A E. Language switching in the bilingual brain: Whats next [J]. Brain and Language, 2009,109(2-3):133-140

[6]张积家,崔占玲.藏-汉-英双语者字词识别中的语码切换及其代价[J].心理学报,2008(2):136-147

[7]龙红芝,杨欣.表演游戏促进藏族幼儿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的干预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0,31(3):96-103

[8]崔占玲,张积家.汉-英双语者言语理解中语码切换的机制:来自亚词汇水平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0(2):173-184

[9]Pickering M J, Gambi C. Predicting while comprehending language: A theory and review[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8,144(10):1002-1044

[10]馬春花.东乡族儿童汉语语句理解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33

[11]崔占玲,张积家.藏-汉-英三语者语言联系模式探讨[J].心理学报,2009(3):208-219

[12]姜淞秀.简单句句子理解层面的语言转换机制研究:来自蒙—汉双语者的证据[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13]许洁,王豪龙.阅读行为眼动跟踪研究综述[J].出版科学,2020,28(2):52-66

[14]赵小雪.汉、藏族大学生汉语句子阅读的眼动对比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5:27

[15]Frith U. Beneath the surface of developmental dyslexia[M]// Surface dyslexia. Routledge, 2017,301-330

[16]Stuart M, Coltheart M. Does reading develop in a sequence of stages[J]. Cognition, 1988,30(2):139-181

[17]You H L, Gaab N, Wei N, et al. Neural deficits in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fMRI evidence from Chinese children with English reading impairment[J]. NeuroImage, 2011,57(3):760-770

[18]韦晓保.三语阅读能力对少数民族儿童汉语语音意识及读写发展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5):68-75

[19]Chen X, Anderson R C, Li W, et al. Phonological Awareness of Bilingual and Monolingual Chinese Children[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4,96(1):142-151

[20]鲍黎钧.推广双语挂图,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J].科技与出版,2011(9):28-29

[21]林泳海,温庆闻,熊少青.瑶族儿童汉语语音意识与阅读能力的相关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79-84

[22]刘琴.维吾尔族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语言加工技能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2:34

[23]高阳.小学生阅读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2(10):44-47

[24]张秀平,杨晓虹,杨玉芳.语篇理解中语义整合的神经机制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5(7):1130-1141

[25]陈宝国.双语语义表征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J].民族教育研究,2001(1):83-89

[26]盛瑞鑫,热比古丽·白克力,郭桃梅.熟练维-汉双语者汉语语义的通达机制[J].心理学探新,2007,27(1):53-56

[27]Van Assche E, Duyck W, Gollan T H. Whole-language and item-specific control in bilingual language production[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13,39(6):1781-1792

[28]楊娜.藏族大学生藏汉双语词汇表征与语义通达的实验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3:22

[29]Stroud C, Phillips C. Examining the evidence for an independent semantic analyzer: an ERP study in Spanish[J]. Brain and language, 2012,120(2):108-126

[30]常欣,王沛.句子加工:句法违例与语义违例范式下的ERP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56-61

[31]Zhang Y X, Yu J, Boland J E. Semantics does not need a processing license from syntax in reading Chinese[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10,36(3):765-781

[32]Ye Z, Luo Y J, Friederici A D, et al. Semantic and syntactic processing in Chinese sentence comprehension: 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s[J]. Brain Research, 2006,1071(1):186-196

[33]杨国春,李政汉,伍海燕,等.认知控制的一般性/特异性机制:研究逻辑和争论[J].生理学报,2019,71(1):140-148

[34]Chen H, Ho C. Development of Stroop interference in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86, 12(3): 397

[35]张臻.纳西族儿童汉字识别中的形、音、义激活[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1:38

[36]张学敏.蒙古族双语者心理词典表征结构的实验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30-31

[37]王孝龙.维族儿童维汉双语者心理词典表征结构及双语学习机制的实验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4:40

[38]班胜星.彝汉双语者汉语加工模式和双语语义表征的ERP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25

[39]Martin-rhee M M, Bialystok E. The development of two types of inhibitory control in monolingual and bilingual children[J].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2008,11(1):81-93

[40]范兰云.句法和语义加工在傣族儿童理解汉语句子中的作用[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1:29-30

[41]Ge J, Peng G, Lyu B, et al. Cross-language differences in the brain network subserving intelligible speech[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2972-2977

[42]Zou L, Abutalebi J, Zinszer B, et al. Second language experience modulates functional brain network for the native language production in bimodal bilinguals[J]. Neuroimage, 2012,62(3):1367-1375

[43]Yang J,Gates K M,Molenaar P, et al. Neural changes underlying successful second language word learning: An fMRI study[J]. 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 2015,33:29-49

[44]中天社区开展“全民阅读进社区进家庭”活动[EB/OL].[2018-06-06]. http://www.yunyan.gov.cn/xwzx/xzsq/201806/t20180606_2459742.html

[45]张媛.数字时代少数民族地区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5(4):1-4

[46]范力.爱心支教,助學成长: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乐童兴趣班”支教志愿服务活动[C].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学生工作集,2019

[47]李科萱. 西部民族地区基层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现状与对策[J]. 青海民族研究, 2016,27(3):210-212

[48]王开英. 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服务工作的思考:以阿克苏地区图书馆为例[J]. 西域图书馆论坛, 2017(1):11-14

[49]杨翠萍.西部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生阅读现状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2):95-100

[50]增宝当周.审美视阈下藏族当代小说中的格萨尔史诗元素[J].青海社会科学,2019(1):199-204

[51]姜洪伟,王悦.儿童绘本中民族共同体文化图景意识探讨[J].中国出版,2020(22):45-50

[52]李科生, 蒋志辉.“互联网+”支持下的“立体化教材”开发探讨[J].出版科学, 2018,26(1):43-46

[53]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EB/OL].[2019-03-16]. http://www.gov.cn/premier/2019-03/16/con tent_5374314.htm

[54]陶云, 马谐, 刘艳, 等. 不同教学模式对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学习的影响:以云南德宏州傣族儿童为例[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3):89-96

[55]Van Der MEIJ M, Cuetos F, Carreiras M, et al. Electr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language swit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J]. Psychophysiology, 2011,48(1):44-54

[56]欧继花, 李科生, 罗紫初. 阅读动机的研究进展[J].图书馆,2015(12):36-45

[57]赵乐平,范明.互联网群体传播中网络语言的社交属性研究[J].中国出版,2016(3):53-57

[58][美]约翰·W.克雷斯维尔,[美]薇姬·L.查克.混合方法研究:设计与实施[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45-47

(收稿日期:2020-08-30)

猜你喜欢

全民阅读
倡导全民阅读工作研究
倡导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城市
基于不同媒介的阅读推广模式探析
推进无锡全民阅读的对策建议
从全民阅读看图书馆的义务与责任
依托农家书屋提高全民阅读积极性
全民阅读活动与公共图书馆推广服务研究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践行“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复合型文化场所:实体书店的立体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