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城市实验中学:德育修身 文明树人

2021-05-28李斌

山西教育·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育人校园活动

李斌

运城市实验中学成立于1990年,是直属运城市教育局管辖的初级中学。学校主校区现有76个教学班,4500余名学生,专职教师300余名,其中特级教师3名、正高级教师2名、省级名师2名、高级教师62名,研究生学历40余名,参加山西省中考命题20余人次。

近年来,学校坚持“面向全体,追求卓越,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给每个孩子最远的未来”的办学理念,培养的学生阳光、大气,自尊、自立、自信、自强、自律,创造了河东教育的多个第一。学校努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实中品牌,扎实有效地开展并巩固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一、培植浓厚的育人生态,开创自主管理育人模式

1.让理想信念教育成为师生思想发展的底色。学校利用每周教研时间、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强国”平台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每年国庆节、清明节、劳动节、建党节等节日,学校都会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2.不断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目前,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校已开设了包括机器人、航模、太极拳、数学建模等34门课程,分为文化艺术类、体育竞技类、理论学科类、公益服务类、科技实践类、素质拓展类等,百花齐放,灵活多样。

在搞好校内社团的同时,学校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也亮点纷呈。我们组织学生走进万荣县李家大院,感受“善行天下、恩泽乡民”的家训;参观闻喜县花馍之乡及裴氏祠堂,学习传承花馍制作技艺,感受裴氏文化等。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推进少年农学院课程开发,建立实践课程基地,学生依据时令节气,参与种菜、浇水、施肥等活动,丰富劳动实践经验,深化综合实践活动内涵,全力打造实验中学的办学特色。

3.凸显价值引领,提升课程育人效果。学科教研不仅要研究课本知识,更要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学校要求教师密切关注现实问题,在每堂课中融入思政教育,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增进学生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促成学生的道德生成,实现学科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提升。

4.文明创建与各项活动有机融合。学校实行“四位一体”管理体系和“四化”德育工作网络。以学生为主体,组建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促使学生实现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精神自强的长足发展。每年寒假,学校都会开展“迎新春,送春联”、为环卫工人送姜茶、公园捡拾垃圾、为老年公寓的老人送新春祝福等志愿活动。

5.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助力学生健康发展。学校建有三层心理健康中心,配备专职心理教师,积极开发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课校本课程。不仅会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测评,还会重点关注心理有障碍、家庭有问题和特殊体质的学生,发现问题及时干预,让心理教育浸润学生生命,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二、强化高效的管理作风,营造和谐文明的育人理念

1.以鲜明的辦学特色指引育人方向。学校以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坚持育人为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实行“四全育人”,坚持依法治校、文化立校、科研兴校、名师强校。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校长为组长,其余四位副校长为成员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机构,制定了创建“文明校园”工作实施方案,层层压实责任。

2.以“党建立教”为统领,深化全员育人工作。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学校领导班子坚守岗位,带领全体党员干部,不断完善、细化疫情防控方案,积极筹备防控物资,多次进行校园防控演练,想方设法解决全校4600余名师生复课后的就餐、午休等问题,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了社会责任担当,为全校的“育人”工作上了生动的一课。2020年,学校入选山西省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示范校培育创建单位。

3.依法治校,建立“三位一体”法治育人网络。2019年11月,学校聘任运城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魏亮梅为学校法治副校长,指导学校法治工作。同一时期,学校第二届家校委员会成立,进一步促进家校联合,拓展育人渠道,建立“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立多元的教育评价体系。严格按照“划片、就近”的原则,规定时间、规定片区、规定班额进行招生。严格学籍管理制度,人在学籍在,人进学籍进。严格休学制度,严把休学关。

三、充分发挥班主任在育人管理中的骨干作用

1.把教师队伍建设打造成创建文明校园的固本铸魂工程。学校全体教职工以立德树人为统领,聚焦价值引领,坚持守正创新,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尤其是对青年班主任、青年教师每月开展一次系列化的培训活动,提升其班级管理能力与课堂把控能力。开展“青蓝工程”结对活动,让青年教师通过“结对子”的方式迅速成长,做好传帮带。

2.规范德育管理,打造强大的德育队伍。班会活动序列化,每周一下午第八节课开好班会,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系列活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坚持每月一次大升旗活动,对学生开展政治思想专题教育。年级主任每周一第七节课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加强班主任之间优秀管理经验和管理案例的交流,在学习、交流和思考中博采众长,积淀经验,更新观念,引领实践。细化班主任工作细则,让班主任工作有规可依,有法可循。在各年级各班创建积极向上、丰富多元的班级文化,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立体多元育人途径

1.凝练学校精神文化内涵,以优秀的文化力量成风化人。“博学、严谨、爱生”的教风,“会学、勤学、乐学”的学风,“尚德、砺志、求真、创新”的校训,已成为全体师生的精神追求。校歌《实中颂》成为音乐课必学曲目;校徽在教师课件、学校网络媒体、学校宣传橱窗中随处可见。夜晚,亮丽的校徽成为我校的一道风景。

2.将综合实践活动引向深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以“全员参与、人人有社团”为目标,创设良好的社团活动氛围。同时,做好优秀社团的总结推广工作,为优秀社团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逐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3.注重“书香校园”创建活动,浸润学生心灵。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有图书角,图书馆长期开放,同时积极举办读书交流会,让师生相互推荐阅读书目,不断引领全体师生用经典滋养心灵,以文化浸润生命,让生活因读书而精彩纷呈,让校园因书香而魅力四射。

五、创造优美的人文生态,提升环境育人水平

1.确保校园环境净化、美化和绿化。学校聘请专业保洁公司对校园卫生进行整治,不留死角;教室、围墙粉刷一新,修整、硬化路面,每一楼层张贴应急疏散标志;对校园绿化进行整体规划,新栽乔木1500余棵、灌木10000余棵,每一品种的花草树木都贴有识别身份的二维码;在东校区,精心布置两个绿化带,摆放“追求卓越”与“人”字景观石,让校园环境散发出有内涵、有筋骨、有力量的文化魅力,无声地感染着师生。

2.确保校园周边环境利于青少年成长。学校与盐湖区巡警大队合作,在门口建立安全警亭,已投入使用四年,对维护学校周边的安全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学校周围200米内无网吧、歌舞厅、录像厅、电游室、洗浴按摩等休闲娱乐场所。学校保卫科定期排查安全隐患。此外,在校门口安装减速带,为师生提供安全保障。

3.确保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保卫科每周进行一次全校安全隐患大排查,组织全校师生定期与不定期进行防震、防火等疏散演练。学生在遇到紧急状况时不慌不乱,有序转移。安全教育活动不放松,在重大节假日前,学生发展中心通过发布《给家长的一封信》、节假日安全注意事项等形式提醒师生,防患于未然。

六、培育高雅的育人阵地,拓宽新型网络育人领域

学校建设有高标准的舞蹈室、音乐厅、阅览大厅、合唱排练室、创客室、演播大厅等,每个班级都配有图书柜,设立了多个无人值守图书角,用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影响学生,营造浓厚的人文环境。开设校园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平台发布学校新闻、活动通知、教务教研、招生宣传等信息,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拓宽网络育人阵地。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关注师生、家长的思想动态,畅通沟通渠道,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共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学校取得了多项荣誉,先后被授予“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先进学校”“山西省示范初中”“山西省德育示范校”“山西省文明校園”等称号。在上海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赛中多次荣获一等奖,在全国举行的汉字听写大会中取得团体第一名的优秀成绩,展示了运城市实验中学雄厚的办学实力。

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运城市实验中学全体师生将以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为新起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成果,持续打造实中精神文明品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培育时代新人,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市作出新贡献。

(作者单位:运城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育人校园活动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活动随手拍”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