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标”的由来
2021-05-28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1年5期
字面上的“锦标”,指锦制的旗帜,古时常用锦标赠给竞渡的优胜者,而现多用来称呼竞赛中的优胜者所得的奖品,如奖杯、奖牌、锦旗等。
“锦标”最早使用于唐代,是当时最盛大的体育比赛——竞渡( 赛龙舟) 的取胜标志。而竞渡则是春秋战国时的一项体育活动,在唐以前并无“夺标”的规定。到了唐代,竞渡则成了一项独具特色,而又极为隆重的竞赛活动,其目的即在于争夺第一名。为了裁定名次,人們在水面插上一根长竿,缠锦挂彩,鲜艳夺目,当时人们称之“锦标”,亦名“彩标”。
据五代人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记载,唐朝时, 卢肇zhào与同郡的黄颇齐名,但卢肇贫穷,黄颇富有,两人一同赶考,当地刺史嫌贫爱富, 只在离亭为黄颇饯行,却没有邀请卢肇参加。
第二年,卢肇中了状元,衣锦还乡。有一次,刺史宴请卢肇看划船比赛,席间卢肇即兴赋诗道:“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衔得锦标归。”一语双关。
宋代以后,夺标成为竞渡的法定规则,一直沿用到明清。夺取“锦标”者,也因其胜利者的荣誉受到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