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痛定思痛,印度疏忽在哪?

2021-05-28何任远

看世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变种莫迪防疫

何任远

2021年4月28日,印度加尔各答,路边挂着莫迪参加选举集会的宣传海报

5月2日,印度媒体的镜头聚焦在西孟加拉邦阿拉姆巴格。在该邦选举结果揭晓当晚的骚乱中,联邦层面的执政党“印度人民党”在这里的办公室被付诸一炬,有着巨大莲花党徽的宣传画,在主流媒体镜头的注视下化作灰烬。

印度人口第四大邦西孟加拉邦(首府加尔各答),是“印度人民党”一直没能拿下的地方。最新选举结果显示,该邦依然在崔纳姆国大党(Trinamool Congtess,又译为草根国大党)手中。不过,“印度人民党”在该邦邦议会的议席从上届的3个增加到近80个,也算是有所交代。

从今年3月开始,总理莫迪着重在这里陈兵布阵,试图啃下这个一直跟他唱反调的地盘。在第二波疫情暴发前夕,莫迪打算在该邦组织多达20场没有社交距离的选举集会。

然而自4月下旬以来,印度每天新增的确诊病例数,几乎都超过30万。莫迪去年的抗疫成绩,眼看就要毁于一旦。“超级传播者莫迪”和“莫迪辞职”这些词汇,纷纷上了热搜。印度资深媒体人谢卡尔-古普塔这样评价莫迪:“现在没有其他国家充当替罪羊,你现在难辞其咎!”

印度第二波疫情失控,是因为当权者自欺欺人,还是集体疏忽的产物?

政客带头破坏防疫规范

实际上,所有参与西孟加拉邦选举的政党,在组织集会的过程中,都没有遵循社交距离规范,参与者多数也没有戴口罩。而自从第一波疫情暴发,印度的卫生部门就规定,公众外出必须戴口罩,并且保持社交距离。

第一波疫情中,印度实施的隔离措施被认为是“世界最大规模的宵禁”。在2020年3月份全国只有360个确诊病例的时候,莫迪就下达了迅猛的全国宵禁令。下达到小城镇和农村的出门禁令,在当时是非常严格的,甚至在中央邦还发生过老翁出门采购日用品却被警察打死的事。

/莫迪的抗疫战略可以说在一年之内经历了180度的大拐弯。/

2020年3月29日,在长达21天的全国封锁期间,农民工走向加兹阿巴德的一个汽车站

随着今年年初印度确诊病例数开始走低,从政府高层到民间,对疫情的警惕性开始松懈。而实际上,印度卫生部门对第二波疫情的暴发一直保持戒备。路透社披露,政府内部的科学家防疫咨询组(INSACOG)在3月初曾向政府發出警告,称印度出现了新冠病毒变种,并且极有可能暴发第二波疫情。

早在2月,INSACOG领导下的研究人员就发现了B.1.617变种,并且在3月10日告知了印度卫生部管辖的国家疾控中心。这个变种病毒杀伤力大增,在年轻人群体中更加容易传播。INSACOG甚至准备好了媒体通稿,等政府首肯后就向全球发布最新的变种新闻。然而到了卫生部的层面,安排好的媒体发布却被压了下来。

INSACOG的成员在第二波疫情暴发后,纷纷向印度以外的媒体表示,他们的警告被最高当局忽略。他们说,印度内阁秘书拉杰夫·高巴,也就是印度公务员系统的最高首长,肯定在3月初就知晓关于变种病毒的警告。而印度政府并没有澄清总理莫迪当时是否对关于变种病毒的警告知情。

INSACOG的警告非但没有被印度政府采纳,防疫工作更加要为选情让步。3月7日,莫迪在西孟加拉邦组织了第一场选举集会,“印度人民党”的选举人员挨家挨户号召支持者参加集会,试图制造规模庞大、人山人海的效果。没有社交距离、也不戴口罩的集会,成为了病毒超级传播场所。

2021年4月12日,印度西孟加拉邦南部,涂上莫迪头像彩绘的支持者

2021年4月3日,西孟加拉邦帕尔加纳斯地区的竞选活动中,支持者戴着莫迪面具

政客带头破坏防疫规范,民间社会也随之效尤。一时间,各种宗教庙宇的红白喜事,重新毫无顾忌地恢复,板球运动和各种民间节庆也都重新回归。

直到3月24日,印度卫生部才发布了B.1.617变异病毒的消息。INSACOG专家也向路透社表示,卫生部24日发布的通报,跟INSACOG草拟但没能发布的媒体稿相比,措辞温和了许多,一些诸如“该引起严重关切”的字眼遭到删改。卫生部反而强调印度政府的病毒检测能力正在加强,让人们放松了警惕性。

难以承受之严酷隔离

从最严酷最大型的隔离和宵禁措施,到早早宣布第一波抗疫措施已经“完胜”,再到几乎不设防的“佛系”状态,莫迪的抗疫战略可以说在一年之内经历了180度的大拐弯。

实际上,在印度这样贫富悬殊的国度,严厉的防疫措施要是不以经济救援相随,许多活在底层的印度家庭只能面临经济绝境。《种族和民族健康差异期刊》在去年就发表一份报告,声称印度种姓制度中的“贱民”在隔离时期遭受严重的不公待遇;严酷迅猛的防疫措施,对于占印度人口1/4的“贱民”来说,可以带来灭顶之灾。

2020年最后一天,一则新闻在印度社会引起轰动。在中央邦,一个年轻的“贱民”由于疫情失去了工作,无奈在路边吃草,却遭警察殴打,致双手残疾。“贱民”用手机拍下了自己受伤的身体,然后发上了社交媒体,并且留下了遗言:“我的双手被打残了,我以后还怎么生活呢?”随后人们发现,他已经自杀。

“贱民”在疫情期间失去经济来源、不得不吃草的新闻不时见于报端,甚至在莫迪自己的选区也发生过“贱民吃草”的事。当印度《国民先驱报》的记者在现场拍到“贱民”小孩在吃草充饥的时候,莫迪的选区办公室负责人的回应措施是,把负责报道的记者告上法庭。面对反对派议员的质疑,负责人干脆在办公室直播与儿子一起吃草,并且声称他自己也是“吃草爱好者”。

/宵禁期间有超过200名农民工在沿着高速公路返乡的途中死于交通意外。/

2020年5月12日,人们在新德里火车站排队候车,准备返乡

对隔离和宵禁措施产生强烈反感和怨恨情绪的,还有印度基数庞大的农民工。这些在乡村出生长大的农民工,多数前往孟买和德里等大城市谋生。第一波疫情暴发时,莫迪下达的隔离令依然让人历历在目:2020年3月25日,莫迪政府突然宣布在4小时后即将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除了公共活动停摆,所有大城市之间的交通也会被一下子取消。就在莫迪的电视讲话播出之际,数万名农民工拥上了孟买和德里的街头,争先恐后地坐上最后一班交通工具离开大城市。

长途交通工具停擺后,在大城市失去工作的印度农民工选择徒步回家。据印度官方统计,宵禁期间有超过200名农民工在沿着高速公路返乡的途中死于交通意外。而学者估计,实际死亡数字应该更高。另外,有20名农民工以为所有铁路停运了,选择半夜在路轨上睡觉,最终被货运列车碾压致死。

面对各种让社会愤怒的新闻,莫迪再三公开道歉。可以理解的是,面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和经济下滑的压力,莫迪早早宣布第一波防疫成功,解封各种社会活动,也是希望经济能够重启。而随着变种病毒在年轻人群中广泛传播,印度当局受困于两难局面:继续封锁经济,年轻人失去工作将会难以维生;允许各种社交和工作场合重新开放,又会导致疫情反弹。当前的解决之道,是加紧疫苗的生产和注射。

南亚抗疫岌岌可危

时下,尼泊尔疫情曲线走势不妙,正在变成“迷你印度”。尼泊尔人均GDP在南亚垫底,近3000万人口渴望外界救援。

世界银行去年就曾警告,印度会有海量人口因疫情陷入贫困线以下,加上同样受波及的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等,整个南亚地区将会有42亿人陷入贫困。让整个南亚地区雪上加霜的,是印度因为第二波疫情,本来可供出口的疫苗不得不转向应对国内的燃眉之急。

印度所生产的新冠疫苗占全球21%,而在印度暴发第二波疫情之前,斯里兰卡、不丹、尼泊尔和孟加拉等国,均从印度订购了大量阿斯利康疫苗。除了生产阿斯利康疫苗外,印度还自己研发了一款名为Covaxin的本土疫苗,但该款疫苗并没有进行第三期临床试验。

为了遏制本土第二波疫情,印度政府计划在今年8月之前,为3亿印度人注射疫苗。为了满足这个剂量,印度禁止了疫苗的出口。也就是说,在8月份之前,也许本来订购了印度疫苗的南亚各国,都将面临疫苗短缺的问题。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南亚抗疫还须包括中俄在内的各界驰援。

猜你喜欢

变种莫迪防疫
“豪华防疫包”
防疫宣传
防疫宣传
避免污名化!世卫组织改用希腊字母命名变异新冠病毒
变种病毒肆虐印度,人类陷持久战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莫迪 印度做上百App表达对总理的热爱
印度人拿莫迪做了上百个App
奇妙变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