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应用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

2021-05-27李媛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1年5期
关键词:助力知识点美术

李媛

当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盛行,教育领域仿佛也迎来了自身的第二次“进化”。信息化的浪潮已经波及每一个学段、每一个学科,如何更好地利用好这些新兴技术实现教育和信息化的双赢,是值得每一位教育人思考和研究的课题。笔者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从实际教育教学的维度,谈一谈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初中美术课堂应用中的思考。

一、微课应用于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势

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很难看到其在基层美术学科教学中相比传统课堂教学的强有力优势,而微课则开启了笔者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美术领域的一扇门。

由于美术学科的特性,教师示范、作品展评、资源和素材搜集都十分重要。但教师示范所耗时间较长,工具、材料也相对烦琐,还会受到地点、环境等因素的限制。而微课的出现,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体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后,学生还能通过微课反复学习,有利于学生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索学习。微课本身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更能起到广泛的传播作用。

二、微课教学助力师生专业能力提升

教育信息化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能力势必也要提升以顺应时代潮流。作为美术教师,我们更应在挑战中寻求突破。

1.助力教师再学习

(1)助力教学知识点再学习

对“重复的魔力”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书本中重点罗列了重复的形、对称的重复、渐变的重复、分解的重复四个方面的知识。如果是传统课堂,教师大可依照书本的例图分析讲解这四个方面。但笔者认为,微课是可以反复观看、反复研究的,这就需要教师严谨把握教学内容,小到一句话、一个词。所以,笔者在制作微课前重新学习了平面构成的原理,梳理了书本内容,将课程目标定位为“完成重复”和“渐变重复”两个方面。首先,在知识点上,这两方面可以是一个递进的学习,知识点之间的环扣也更加紧密。其次,也更加符合七年级下学期这个年龄段学生在第一课时学习上的自主理解到应用创作。最后,这两方面课程目标的学习内容已经足够,可以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

(2)助力制作视频软件学习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教师必须要学会多种软件的使用技巧。当前可以用于视频编辑的软件太多,所以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软件和拍摄工具尤为重要。笔者用的是“大疆口袋云台相机”,小巧方便,既可以拍摄素材,配套的软件还可以方便地制作视频、图片素材,让教师可以随时随地采集、制作上课资源。

(3)助力素材提取

教师在前期拍摄素材时要学会从生活入手,贴近生活才能让学生学会将知识应用于生活。“重复的魔力”也是一节以设计应用于生活、美化生活为主旨的课程。所以,教师在提取素材时不仅要从书本中精选,还要学会自己拍摄采集新素材,多加入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流行题材,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2.助力学生学习

教师前期的准备十分充分,对课堂的把控也就更加自如。学生通过微课学习,重难点一目了然,理清知识点之后,学习才可能产生知识点的延伸。

“重复的魔力”一课举例学习了两种有规律的重复,学生就会产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重复都一样呢?原来,重复的形式多种多样,课堂只是学习了其中的两个小点。这时候,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组内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可以课后参考微课,再进行资料搜集与整合。以往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善于绘画,有的善于思考,所以完成作业的实效往往不易掌控。有了微课,大家在一起答疑探讨,就很少有学生在作业上犯愁了。这不仅是对这节课知识点的掌握,也是对知识点的深入探究,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创作灵感,开拓思维。同时,在课堂中学生思考迸发的观点,教师可以拿来作为下节课讲解的素材。

当教师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且技术达到娴熟时,信息技术才能与课程深度融合,技术赋能的教学创新才可能發生。笔者认为,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初中美术教育中产生的火花能够迸发出无限的可能。例如,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微课结合,形成多感官刺激。现在越来越多的美术展览会应用到这种技术,可以打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我们不用游历就可以在展览馆感受到敦煌石窟艺术的奇妙、了解《清明上河图》中古代街市的风俗生活。如果教师将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定能给学生带来更加真切深刻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带给美术课堂无限的可能。

猜你喜欢

助力知识点美术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欧几里得:助力几何学的独立与发展
助力乡村儿童阅读推广
美术篇
科技助力等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