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球不重启,我们不休息

2021-05-27小胡

求学·文科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天气情况预报员气象预报

·职业小贴士·

从业者:小胡

从业年限:3年

从业地点:山西省

一句话感受:天气与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做这份工作感觉很有意义

对口专业: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等

从业门槛:本科及以上

能力要求:团结协作能力和较强的分析能力

晋升路径: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薪资水平:10万—15万元/年

入职提醒:地球不重启,我们不休息;宇宙不爆炸,我们不放假

我是一名气象预报员,与风云为伴、与雨雪为伍,观云识天,预测天气情况。和很多人一样,成为气象预报员之前,我以为我会整天西装革履,活跃于电视台,天天面对观众进行天气播报。成为气象预报员之后我才明白,预报员与播报员是不一样的!预报员是通过分析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等,运用专业的知识来判断未来天气走势,再制作出预报产品来服务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播报员则是在电视等媒体上播报天气预报结果。

气象预报员的一天是怎么样的?

下面,让我带大家体验一下一名普通的气象预报员的一天。

早上6点,前往气象观测站,获取气温、气压、风速、风向、空气湿度等气象要素并进行记录。

7点半,与夜班预报员进行工作交接,详细记录前一天的天气情况,及时调阅雷达回波图、卫星云图等资料,分析未来天气走势。

8点,准时收看中央气象台组织的早间全国天气会商,并认真做好记录。这里提一句,天气预报电视会商由中央气象台专家对未来的天气情况进行分析,为各地天气预报提供参考和依据,是气象部门讨论沟通预报思路、交流预报技术、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重要手段。

9点,分析气象资料,这也是预报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海量的气象资料,包括高空图、地面图、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数值预报产品等。过去由于天气资料有限,预报员还需要人工分析天气图,现在则可以通过电脑对各种气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大气环流形势演变趋势,把握天气系统的变化规律,使天气预报更加及时、准确。

10点,参加全省天气会商。

10点半,制作全市各县(区)未来7天的详细天气预报。

11点,进行业务学习。天气预报需要较强的专业能力,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学习内容包括气象信息综合分析方法,系统操作方法以及一些天气系统的形成、发展、消亡原理等。

下午是预报员最为忙碌的时段。15点以前,制作发布本市当日的城市天气预报、旅游天气预报、交通天气预报、农田天气预报等各种专题预报。

16点以前,向省级气象局上传本市各县(区)近7天的天气预报。

17点以前完成报纸、网站气象预报产品的制作发布工作,并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专题气象服务。如遇冰雹、暴雨等特殊天气情况,还须及时将相关预警信息通报给下级气象部门及有关职能部门。此外,我们还须于20点至次日8点间值夜班,时刻关注天气情况以便及时发出相关预警信息。

这就是一名普通的气象预报员的一天,忙碌、紧张、充实。

我们的天气预报产品如何帮助到人们?

前面我提到,我们要制作出预报产品,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那忙碌的一天下来,我们主要制作出哪些预报产品,这些产品可以发挥哪些作用呢?第一个是城市天气预报,这是最常见的预报产品,大家从电视、手机上见到的天气预报信息就是我们气象预报员的作品。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现在天气预报信息越来越详细了,除了气温、湿度、气压、降水量等要素,有的还有出行指数、洗车指数、空气质量等。而时间段的划分也越来越具体,包括逐小时、逐日、三日、七日等,能很好地满足生活需求。第二个是海洋预报,主要是为沿海地区制作的,尤其是渔民,他们不仅需要了解海温、水位、風向、风速等,更要注意海浪、风暴潮、海冰和海啸等。第三个是农业气象专报,与城市天气预报不同,农业气象专报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预测内容包括土壤墒情、干旱、洪涝、霜冻、病虫害等,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其他的预报产品还有旅游天气预报、交通天气预报等,为人们的出游提供便利。此外,我们还会通过人工手段影响天气,如通过人工降雨来缓解旱情;通过建立雷电预警系统,发布雷电预警信息,提醒民众防雷;等等。

气象预报员发展前景如何?

气象站属于国家事业单位,气象预报员属于事业单位编制人员,比较安稳,工作环境相对简单,具体待遇与当地财政收入水平挂钩,不同地区有所不同。

一般刚入职时可定级为助理工程师,随着工作年限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可逐步升为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收入也会逐步提升。除了要干好预报工作,预报员还要承担科研工作,而发表高质量文章对于职称评定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这个岗位还存在调任公务员的可能,这样的话就走行政路线,接下来就和公务员晋升路径一样了。

成为气象预报员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制作天气预报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所以该岗位对专业匹配度要求高,一般都要求大气科学类专业。在大学时,我们要学好大气物理学、遥感与卫星气象学、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原理等这些基础课程,掌握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为进行天气预报打下一定的基础。工作后,我们要参加气象系统内的各种培训和竞赛来提升专业能力,比如中国气象局下属单位干部培训学院,每年会对新职工进行全员培训,对老职工进行轮训。做好天气预报还要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看似简单的一条天气预报,背后其实凝结了广大气象工作者的心血,可以说天气预报结果是讨论出来的。在制作预报成果(各种预报图)的过程中也需要大家分工协作,因此团队协作能力必不可少。

我的一点看法

入行三年来,我有自己的一点感受和看法想跟大家分享。一是预报员工作相对辛苦,遇到极端天气需要值夜班,所以我们的作息常常不规律。而且天气预报每天都需要进行,因此在节假日往往不能正常休息。所以我们常说“地球不重启,我们不休息;宇宙不爆炸,我们不放假”。二是预报员要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比较大。我们预报员和医生有点像,医生是给人看病,我们是给天把脉。我们预报对了,大家都觉得理所应当,预报错了就觉得我们无能,还常调侃我们的工作。其实,预报员对天气进行预测是基于数值预报模式,通过计算机模拟与专家预测,经过本地订正、会商得出结果,存在一定的概率问题,预测失误是在所难免的。三是这是一份需要坚守的工作。天气预报是一项公益事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需要参考天气预报。所以不管别人的看法如何,我们预报员都会坚守职责,努力提升预报质量,服务人民群众。

猜你喜欢

天气情况预报员气象预报
龙江气象预报服务团队助力北京2022冬奥会
江西省天气预报员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
预报员培训的“复盘”方法
基于Logistic回归对晨跑制度的研究
禁忌二三事
航空气象预报人为因素的分析初探
浅析广播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及角色定位
黔东南州预报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当前气象预报服务的特点与改进策略探索
云南省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方法研究